江超
夸美紐斯曾說過:“要尋找出一種有效的數(shù)學方法,使教師少教,給學生多學?!彪S著以“自學互幫”為核心理念的課改的推行,深感收益之時,也堅信學生也必將是一生多學,我把運用該理念指導教學的兩個片段寫下來,與大家共勉,以求拋磚引玉之效。
片段1:《角平分線的性質探究》
教具準備:用硬紙條、紅毛線自制右圖。
學具準備:刻度尺、白紙、鉛筆等。
【教師活動1】展示自制教具,讓學生觀察紅毛線與上面兩紙條形成的夾角的關系。
(評析:用直觀教具引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活動1】觀察老師展示的教具,把結果寫在草稿紙上。
(學情分析:此前幾節(jié)課研究了全等三角形,學生比較容易看出有兩個三角形全等,并且在此基礎上,我用手有意提醒學生觀察拉線與相鄰紙條形成的夾角大小關系。由于有全等的基礎,因此較易得到相等的結論。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無論角度大小怎樣改變,拉線都能平分夾角,因此,我們把這個工具可以稱為簡易角平分儀器。)
【學生活動2】
(1)想一想,仿照角平分儀器的結構,用尺規(guī)怎樣來畫角平分線呢?
(2)嘗試用直尺、圓規(guī)畫∠AOB的平分線。
(3)自學教材,領會右圖的構建方法。
(4)正確用直尺、圓規(guī)畫∠AOB的平分線。
(評析:合理利用教材,組織學生自學。)
【教師活動2】為什么要以大于的長為半徑畫?。吭囈辉囈缘扔诨蛘咝∮诘拈L為半徑畫弧能找到C點嗎?
(評析:突破教材知識中的難點,選擇時機恰當。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導”,并把握好教師導的角度。)
【學生活動3】繼續(xù)嘗試后面兩種情況下畫角的平分線。和同學交流你作圖的結果,嘗試總結三種情況畫圖的結果。
【教師活動3】根據(jù)觀察找兩個有代表性的同學發(fā)言。并且肯定:以大于 的長為半徑畫弧一定能夠找到C點;以小于 的長為半徑畫弧找不到C點;以等于 的長為半徑畫弧有時能夠找到C點,有時卻找不到,這主要取決于畫圖的準確性。結論:按教材上講的方法進行較好。
【學生活動4】猜一猜,平角的角平分線與平角的邊的位置關系如何?再畫圖驗證。
【教師活動4】引導學生由此得到過直線上的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的方法。
(評析:知識的延伸,思維的拓寬,在較少的時間獲得較多知識,以突出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活動5】請同學們在一張白紙上畫∠AOB,兩人為一組再設計一種畫∠AOB的平分線的方法。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并推廣折疊的方法畫角的平分線:折疊使角的兩邊重合,從角的頂點出發(fā),在角的內(nèi)部沿折痕畫一條射線,便得到角的平分線。
(評析:合作互幫,共享成果。學會把復雜的事情簡單處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興趣。)
【學生活動6】請同學們在這條角平分線上任取一點,向角的兩邊做距離。并且觀察這兩個距離的大小關系。最好能想辦法驗證。希望同學們四人一組合作完成。
【教師活動5】引導學生進行總結。
驗證方法一:折疊,兩個距離能完全重合。因此,這兩個距離是相等的。
驗證方法二:這個圖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利用角角邊容易證明是全等的。因此,這兩個距離相等。
【教師活動6】先讓同學們七嘴八舌總結出角平分線定理,只要有角平分線,這條線上的一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就行。鼓勵同學們來探究命題證明的三部曲。
再讓同學們來證明。要證明,就得有圖形,已知條件,求證。引導學生先根據(jù)命題畫出圖形,再結合命題的題設寫出已知條件,由結論部分寫出求證。最后進行證明,并且得出角平分線定理。
(評析:這是實驗的升華,實驗的結果是否正確,用學會的方法加以論證,并且是正確的話,可以作為定理,成為其他命題的推理依據(jù)。培養(yǎng)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
【學生活動7】仿照角平分線性質定理的證明方法和研究,完成角平分線的判定定理的證明。
【學生活動8】在學生具備這些知識后,立即進行鞏固練習,教材練習:找圖上的建筑設計位置。鼓勵學生用兩種畫角平分線的方法找到位置。對用折疊方法找到位置的同學給予正確的肯定。
(評析:這節(jié)課是教師在積極調(diào)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證明,并且合作交流完成了學習任務。充分體現(xiàn)了自學互幫的教學理念。)
片段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性質習題課》
【學生活動1】總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首先,每個同學獨立寫在草稿本上,然后查閱資料矯正,最后同桌同學交換檢查。
【教師活動1】注意巡視同學們練習的進展情況,以便及時發(fā)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指令。
(評析:因為全等三角形的四個判定方法在教材上很容易找到,就是有個別懶惰的不寫完,所以要求學生之間互相檢查督促。這是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結合。)
【學生活動2】知道兩個三角形全等后,可以得到哪些結論?也就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質有哪些?要求與活動1相同。
【教師活動2】注意巡視同學們練習的進展情況,以便及時發(fā)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指令。
(評析:因為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在這一章沒作總結,所以較多學生不知道全等三角形的用處,我在巡視的時候特別留意學生總結的情況,讓同學們在與同桌交流后,還與周圍的同學繼續(xù)交流,并且在此基礎上,組織了全班同學進行交流。
在交流中,同學們除了總結出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之外,還發(fā)現(xiàn)了兩個全等三角形的周長、面積也相等,甚至還有同學發(fā)現(xiàn)在兩個全等三角形的對應位置畫的線段也是相等的。這完全是一個意外生成:我在教學三角形全等時,讓每個同學用白紙剪了一對全等三角形,并且讓同學們把它夾在書里,復習總結時把它拿在手上看到來說或者寫,有個學生夾得時候不小心,把三角形折了,于是就產(chǎn)生了兩個全等三角形的對應位置畫的線段一樣的折痕,也就有了這個結論。這時我就因勢利導,對應位置畫的線段不方便研究,建議大家找一些特殊的線段來研究,這就引來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平分線、中線、高相等。并且我還進一步引導同學們把結論: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平分線、中線、高相等作為定理進行了證明。)
【學生活動3】證明: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平分線、中線、高相等。
練習要求:三人為一個學習小組,每個同學各選三條線段中的一條進行證明。然后交流檢查。
(評析:這三個性質的證明,既鞏固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又學習鞏固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同時學生對自己的發(fā)現(xiàn)來加以證明熱情很高,這節(jié)課的效果可見是很好的。)
總之,我們在運用自學互幫的思想指導教學時,并非是八股論調(diào),一成不變,而是通過教師去播下那粒種子,學生去把它變成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