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團勛
摘 要:課堂導入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較為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也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常采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導入教學指的是教師通過特定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快速高效地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當中。為提升導入教學的有效性,則需教師結合教學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
關鍵詞:小學語文;導入教學;多樣化;有效性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有機的組成部分,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對課堂導入藝術引起足夠重視,講究導入藝術,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本文中,謹對語文課堂教學導入藝術做一些簡單的探討。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語文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對真實生活的寫照。要想讓學生更主動快樂地學習語文知識,就要將語文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這樣既可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又能提高學習熱情,為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深刻理解做好鋪墊。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善于從學生所熟知的生活著手,以熟悉的話題作為新課的導入。這樣自由而歡快的談話更能將學生帶入文章所描繪的情景當中,從而更有效地學習,為實現(xiàn)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真正解讀搭好橋梁。
二、結合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導入對提高新課教學效率極為重要。有效的新課導入可以對整個課堂教學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推動整體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例如,在教學《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一文時,在導入新課階段可設計這樣一個故事:“我有一個小時候玩得要好的小伙伴。我的學習成績好,她的學習非常差,但是這并不影響我們成為好朋友。后來,我考上了大學,畢業(yè)后當上了人民教師。而我的這位好朋友則早步入社會,如今事業(yè)也小有成就。而我們各自擁有了不同的人生軌跡。俗話說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一點在我和朋友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大家覺得呢?”聽完這段小故事,孩子們也似乎有所感悟,默默點頭贊同。我也借助這樣一個小故事順利將新課牽引出來。
三、直接導入法
直接導入也叫開門見山導入,這種開門見山式的導入是通過簡短的導語,將所要學習的課題一下子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在接觸課題后迅速轉入課文內容的學習,這樣既能節(jié)約課堂的教學時間,又能加快教學節(jié)奏,而且還能促使學生對新課保持一定的新鮮感。例如,在學習《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課時,可以這樣導入,文章主要圍繞邱少云同志展開的,用的是第一人稱。作者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班長,叫李興元。這篇課文是作者在朝鮮戰(zhàn)場上奪取三九一高地時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感人事跡。直接導入,言簡意賅,并且還能讓學生快速明白文章的大致脈絡,直接導入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至課文上來,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四、以設疑入文
古人有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薄耙伞笔屈c燃學生思維探索的火種。“疑”能使學生心理上對新知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教師在導入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定要抓住此契機誘導學生解決懸念,以此來推動教與學達到最佳結合點。巧妙的導入一般蘊藏著豐富的問題情境,這樣,也必定能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處于欲答而難以言表的著急狀態(tài),此時,教師再順勢引領學生快速進入課文當中,效果也是非常可觀的。例如,在分析課文《蘑菇該獎給誰》時,“小黑兔與小白兔參加跑步比賽各是什么結果呢?”待學生回答后,教師再適當用激情的語言將問題引出來:“小黑兔真了不起,蘑菇該獎給它對不?但是,為什么兔媽媽卻將蘑菇獎給了小白兔呢,大家想知道其中的緣由嗎?”在問題的激發(fā)下,大家都不自覺地對兔媽媽的做法產生疑問,進一步將想探究下文的欲望激發(fā)出來了。教師再將新課導出來,師生就問題一起探究,在互動交流中推動了課堂教學的發(fā)展。當然,設疑式導語的設計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拘一格的,這就需要教師結合不同的內容設疑,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一定會使得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設疑導入最大的意義所在。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導入教學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好的導入能讓學生整節(jié)課都輕松快樂,注意力會更加集中,課堂教學效率也能得到成倍提高。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針對不同的課文、不同的情景精心設計導入方法,巧妙導入新課,從各個方面刺激學生,使學生產生學習新課的欲望,接著再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究海洋中去學習。
參考文獻:
[1]龐秀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7).
[2]吳小英.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文理導航(下旬),2014(5).
[3]宿奎濤.巧用多媒體,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4).
[4]謝麗紅.演繹精彩的課堂前奏:數(shù)學新課導入設計[J].教學月刊小學版(數(shù)學),2012(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