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秀紅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142-01
群文閱讀是近幾年在全國興起的一種新的小學閱讀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小學語文老師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根據(jù)學生情況指導學生進行多篇主旨相同或相似的文章來達到增加學生閱讀量的教學模式。群文閱讀模式的興起和運用,一方面可以增加小學生的閱讀量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另一方面還可以激發(fā)小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豐富小學生的眼界和閱讀視角,讓小學生在閱讀文章的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語言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1 拓展主題閱讀內(nèi)容
在當前的小學教學中,教師普遍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時間教學中往往只是注重單篇文章的閱讀和講解,容易限制小學生的閱讀想象能力。因此在當前教學改革中,改變教學模式和方法才是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關(guān)鍵。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應(yīng)該首先通過閱讀材料的選擇和改變,將小學教材中同樣主題的課文放在一個單元中,通過閱讀群的方式來講解相應(yīng)的閱讀方法和理解思路。因此,這就要求小學教師在講解閱讀群時能夠圍繞相應(yīng)的主題進行多元開發(fā)和利用。在講解閱讀知識的同時進行課外知識的補充,幫助學生進行多角度的認識世界。并且鼓勵學生自主的收集相關(guān)的知識,結(jié)合課本知識進行學習。比如,在講解《雅魯藏布江》時,在講解完課程時,可以將相應(yīng)的寫風景名勝的文章組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閱讀群,擴大學生的閱讀視角,并讓學生多各國眾多的風景名勝進行了解和學習,并學習對于風景的寫作手法,這樣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 鼓勵記錄閱讀感受
小學群文閱讀的運用首先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其次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記錄閱讀感受來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寫作表達能力。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在講解了相關(guān)的文章和基礎(chǔ)知識后,可以通過課下布置作業(yè)的形式或者是課堂上回顧文章的方式來記錄閱讀感受。
關(guān)于閱讀感受記錄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和父母進行溝通,向父母表達閱讀內(nèi)容和感受,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和家長的溝通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溝通激發(fā)閱讀興趣來實現(xiàn)堅持群文閱讀,最終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將閱讀內(nèi)容與自身生活經(jīng)歷進行對比,從而形成更加真實的閱讀感受。在這一過程中,無論學生的閱讀感悟是否透徹,對于學生來說都是獨特的閱讀感受,教師應(yīng)該給予鼓勵和支持,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學階段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智力和心理發(fā)展水平進行教學,這就要求教師能夠?qū)⒄n文講解得簡單易懂,更有利于關(guān)注學生多元的理解。
3 調(diào)整文章講解順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開創(chuàng)相較于傳統(tǒng)的單篇閱讀,最大的不同點就是打破了傳統(tǒng)的閱讀形式,通過閱讀群的組合形式,為學生閱讀文章和學習提供了舉一反三的機會,使學生對文章進行拓展性閱讀,從而有利于學生加深對閱讀主題的認識。因此,在文章講解時要注重文章展開的順序,這樣才能夠發(fā)揮閱讀群的最大效果。
文章順序的確定要根據(jù)文章主題和特點,選取篇幅較短的文章進行講解,按照由短到長、由淺入深的節(jié)奏進行講解,達到循序漸進的效果,這樣才能加深文章的可讀性和可理解性。正確的順序性才能保證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和深淺方面進行把握,對這一主題進行全面的把握和理解。比如,在講解《長江之歌》時,應(yīng)該先從詩歌著手,一方面是因為詩歌比較短,有利于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以及對內(nèi)容的掌握。在講解完課本知識后可以引入相應(yīng)描寫長江的短文或者是散文,這樣可以讓學生多角度的理解長江,并學習不一樣的寫作手法。
4 加強指導閱讀方法
閱讀群文教學法不僅能夠讓學生在知識掌握方面提高技能,還能夠讓學生在同一主題下學習更多的寫作手法以及閱讀方法。這樣才能夠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作為保證。
群文閱讀教學中,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閱讀多篇相同主題的文章,這樣就要求教師講解多種閱讀方法,當前使用的閱讀方法主要有朗讀、默讀、精度和略讀,這些閱讀方法通常是人們?nèi)粘I钪惺褂玫姆绞健T诮虒W過程中,首先應(yīng)該通過朗讀讓學生初步的了解本節(jié)課程要學習的內(nèi)容,然后再通過默讀等形式進行深入的理解,最后,在講解完課程后對于課外的文章進行略讀。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將各種方法傳授給學生,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片段欣賞后,教師還應(yīng)該設(shè)置一定的話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課文和文章的整體把握;第二,文章的體裁和作者的寫作風格,第三,與學生自身的生活和感情相關(guān)。因此,在課堂上通過文章內(nèi)容和寫作方法的介紹和講解,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課外相關(guān)主題文章閱讀,這樣可以將課外和課堂內(nèi)相互結(jié)合,實現(xiàn)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5 調(diào)整閱讀教學步驟
群文閱讀教學的主要步驟包括:確定主題、通篇閱讀、片段賞析、精彩借鑒、主題開發(fā)。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靈活調(diào)整教學步驟,比如在確定主題之后,就進行主題開發(fā),讓學生擴展閱讀,參與商議所要拓展閱讀的文章,并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所有文章進行整體上的閱讀和把握。此后,在課堂中,教師應(yīng)鼓勵學生相互合作或組成學習小組,對所學文章內(nèi)容進行概括和分析。
片段賞析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階段,首先要對文章片段進行講解,尤其是其中的事物背景、修辭手法和寫作方式。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進行表述心得、分享體會和討論意見。要引導學生結(jié)合所閱讀的“群文”進行交流,品鑒所有文章的共性與個性,以此帶動提升全體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在整個班級中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
總之,群文閱讀不僅是要讓學生在課余能夠多讀幾篇文章,而是要通過閱讀開拓學生的視野,提升其思維能力。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充溢階段,教師應(yīng)當在這一時期,通過探索“群文”奧妙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同一主題園地中主動閱讀、自主探究,全面提升閱讀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曹姍.淺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5(13).
[1] 陳淑娟.小學群文閱讀教學需關(guān)注的三個問題[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5(07).
[3] 宋春曉.群文閱讀教學策略面面觀[J].語文學刊,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