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榮華
“投機取巧”,原指利用時機和巧妙手段謀取個人私利,亦指不愿下苦功夫,憑小聰明僥幸取得成功。而在貫徹落實大連市金州新區(qū)“2014內(nèi)涵發(fā)展、方法創(chuàng)新、師德建設”主題年的會議精神后,筆者對本?,F(xiàn)有的語文教學模式進行了大膽創(chuàng)新,采取了“目標分層實施”的教學模式,并把“投機取巧”新譯為“投薪指路”“機會均等”“各得其所”“巧授圖逸”,這體現(xiàn)了新課標要求下的“自主創(chuàng)新合作”的語文學習以及高品質(zhì)課堂倡導的“以學定教、先學后教、順學而導、少教多學”教學理念。
目標教學流程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筆者提出的目標教學流程是:第一,啟情導入。即教師結(jié)合小學語文教材和相關(guān)單元重點,借用多媒體技術(shù)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積極參與學習情景。第二,初讀識字。即教師先出示識字教學的目標“會認哪幾個字”,然后再出示識字教學的步驟與方法: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對于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字典、同桌、老師認會,實在不會的可以圈上;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生字;同桌查讀生字條,不會的教會;全班抽查生字,運用識字方法點撥學生不會的字;擴新詞讀。第三,指導寫字。即先出示目標“我會寫的字”,然后再出示相關(guān)步驟方法:觀察字形;小組內(nèi)交流書寫要點;仿寫,教師巡視指導;教師范寫;學生修改;展評。第四,讀文感悟。即先出示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或是“體會文章的中心”,然后再出示相關(guān)步驟方法:出示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引導學生自讀圈畫體會;小組交流;匯報、點撥、指導;實踐運用。
“目標分層教學”的實踐運用
自上學期開始,筆者采用“目標分層教學模式”。從最開始抵觸,到后來的逐步適應,直至今日愛不釋手,這種新型、高效的教學模式,給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以及教師的教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以及積極的變化。
“機會均等、各得其所”:尊重學生主體性,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 本班班額較大,且大多屬于農(nóng)民工子女和留守兒童,多數(shù)家長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這使得學生們已有知識基礎參差不齊,個體能力差異比較大。在班級授課、老師主講的原有課堂教學中,以同樣的教材、同樣的標準、同樣的教學模式來培養(yǎng)不同層次的學生,顯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往“授之以魚”的教學方式最顯著特點是:學優(yōu)生不用學、學困生學不懂,而中等生不會學。在語文課堂中,能力較強的學生往往是課堂發(fā)言的主角,能力平平的學生被動復制前者的答案與回答技巧,而能力較差的學生游離課堂之外,參與性極低。而“目標分層教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成為優(yōu)化單一班級授課制的有利途徑。它要求教師從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處理好集體教學與個別教學的關(guān)系,通過預設目標和方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集體交流,結(jié)合教師的個別指導,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每一位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通過小組討論的生生互動,以學優(yōu)生帶動中等生,以中等生輔導學困生,進而使學優(yōu)生吃得好、學困生吃得飽、中等生學會吃,讓所有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與提高。不僅如此,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方式也大大轉(zhuǎn)變,由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到探究學習,學生們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這里所說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不會的內(nèi)容先由同桌教,然后由小組教(三人教一人),最后再由全體教(多人教一人或多人)。
“投薪指路、巧授圖逸”:發(fā)揮主導作用,減輕教師負擔 教師應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發(fā)者,更是情感的熏陶者。不過,在以往的教學中,有些教師無疑成了知識的“搬運工”——老師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安安靜靜地聽講;老師連珠炮般地提問,學生如流水般地應答。一堂課下來,老師往往筋疲力盡、聲嘶力竭,而學生則是興趣缺缺、收獲寥寥。老師的付出與學生的所得不成正比。而“目標分層教學模式”則真正落實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將教師從連篇累牘的“全講頻問”中解放出來——
首先,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即指明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和怎樣學;其次,教師要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即組織學生如何理解教材,有效地展開討論與交流,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最后,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激勵者,即針對學生的表現(xiàn),除了指出不足之外,更重要是給予他們鼓勵,調(diào)動他們探索問題的積極性。
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而“目標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使教師的主導作用集中在引導學生如何學以及解決學習過程中難以解決的問題上。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廣大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合作地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能力,努力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從而真正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和學生的學業(yè)負擔。
結(jié)束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目標分層教學模式”,既尊重了學生個性的差異,又注重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還保證了班級整體攜手共進,使語文課堂兼顧基礎,注重能力。筆者認為,高效課堂的建立,必然要依靠高效的教學模式。隨著教學實踐的不斷深入、教學理念的不斷完善、教學資源的不斷發(fā)展變化,相信“目標分層教學模式”也會日趨完善,必將成為構(gòu)建高品質(zhì)課堂的一大亮點。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qū)南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