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菲
今年春晚的演出現(xiàn)場,所有人起立共同為老紅軍王定國慶祝105歲生日的場景深深打動了億萬觀眾。
王定國精神飽滿,氣定神閑。身材不高卻步伐驕健,臉上雖然有老年斑,但皮膚顯得干凈透亮,一雙洞察一切又包容一切的眼睛,一口地道濃郁的四川話,利落、有力地操筆運字,王定國的傳奇人生如同書案上鋪開的宣紙上那水墨畫般,在聽者的腦海里渲染出一片火樣的紅花。的確,作為現(xiàn)在世年紀最長的女紅軍,王定國的長征情結(jié)不僅蘊結(jié)于心中,更傾注于筆端,感染每一個走近她的人。
“對兒女一概不管”
王定國的紅色家庭里,有5個兒子、兩個女兒。一個家庭就如一條船,作為家庭的長輩,一個重要責(zé)任就是把這條船引到平穩(wěn)安全的航道上。王定國的小兒子、擔(dān)任她的秘書的謝亞旭說:“我覺得我的父母做到了。我們這一大家人,兄弟姐妹7個,那么多親戚,這個家的整體方向沒有發(fā)生變化,大家的生活都很安穩(wěn)平和。父母啟發(fā)開導(dǎo)我們?nèi)绾紊詈?,這個‘好的概念,其實就是那句老話‘平平淡淡才是真。 ”
謝覺哉平常不多言語,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無聲地感染著王定國和孩子們。對待孩子,王定國和謝覺哉的原則是一碗水端平,絕對不會特別溺愛哪個孩子。王定國非常佩服謝老的教子之道。與天下所有的嚴父一樣,謝覺哉對子女要求非常嚴格,但他的嚴格卻不是在小孩子的屁股上作文章。王定國從來沒有看見過謝老生氣或發(fā)火,家里氣氛非常民主?!八冀K在跟孩子講道理,很細致的,用他的方式告訴孩子這個事是怎樣的來龍去脈,而且讓他能心悅誠服地接受”。
在謝家,開家務(wù)會是例行的儀式。謝覺哉在世時,每逢家務(wù)會他都會將孩子們召集過來,拿出一個問題放在桌面上,讓大家發(fā)表意見,說出道理來。有時候王定國會讓小兒子亞旭也發(fā)表意見,但他當時年齡太小說不出來什么。
與謝老潛移默化的教子方法相比,王定國教育兒女的方式更極端,她的態(tài)度是“一概不操心”。謝覺哉過世后,王定國曾對所有的孩子說:“我?guī)Т竽銈儙讉€,還照顧你們的父親。現(xiàn)在我要自己做事情了。以后你們的事情我一個不管,你們的下一代我一個都不帶。”對此,王定國的解釋是:“國家是一只鼎,家庭也是一只鼎,鼎就是炒勺,好不好,看你怎么炒。經(jīng)營家庭很不容易,年輕人應(yīng)該自己安排生活,我著什么急?高興就好!”
2003年,非典偷襲北京城,其時王定國恰好在杭州度假。謝飛不幸身染非典,正在生死線上搏命。這一噩耗立即被陪伴母親度假的謝亞旭封鎖起來,畢竟母親已經(jīng)是90多歲的老人了,怎么經(jīng)得起這樣大的打擊呢!可是,保密工作沒能做好,這個秘密最終被王定國自己揭開了。一天清晨,王定國看到一張報紙,順手翻閱,突然看到電影導(dǎo)演謝飛患非典正在醫(yī)院治療的消息,她說:“這不是謝飛嗎?謝飛沒有去拍電影啊!”身邊人忙解釋說這個“謝飛”不是她兒子“謝飛”,王定國認真地說,“我不會弄錯人的,我的兒子我還不知道。還有哪個謝飛呀?報紙上明明寫著是謝飛嘛!中國只有一個導(dǎo)演叫謝飛!謝飛他沒有事兒,都放心好了!”老人的話,既是對大家的安慰,也是對兒子的祝福,在場的人聽了無不覺得鼻子酸酸的。
不久,傳來謝飛痊愈出院的好消息。王定國聞訊哈哈大笑:“我說沒事就沒事吧!謝飛早就好啦!人已經(jīng)出院嘍,沒事兒了,不怕!”愛子未必要憐子,到底是經(jīng)歷過太多人生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老人的心胸之寬廣超出常人,面對突發(fā)事情時自然也就不會自亂方寸,徒增憂傷。
粗枝大葉的生活習(xí)慣
對養(yǎng)生,王定國的態(tài)度是“隨心所欲”。前半輩子,一直生活在缺吃少食、戰(zhàn)爭動蕩的年代,王定國在生活起居上、飲食上形成了粗枝大葉的習(xí)慣?!吧顭o規(guī)律,吃飯沒鐘點,飲食不講究”,就是她90多年來生活的真實寫照。通常,只要有事情做,王定國中午肯定不休息,連飯也不按時叫,一定要把事情干完才可以去吃飯、睡覺。如果沒事情做,她隨時都可以睡覺。這也許是長期在部隊行軍中養(yǎng)成的習(xí)慣。在飲食上則是喜歡吃什么就吃什么,王定國最喜歡吃的是東坡肉、甜食和油炸食品,正是流行養(yǎng)生之道老年人最忌諱的。對于生命,王定國的態(tài)度從來都是積極進攻,對生活,她的態(tài)度從來都是難得糊涂,不違背自然規(guī)律。
王定國老人健康長壽的秘訣,就是她自己總結(jié)的:“對生命要積極進攻,不能消極防御,對生活就該難得糊涂,不違背自然?!?/p>
陶醉書法世界中
每一個走進老紅軍王定國位于北京亞運村的家的人,都會被墻上到處掛著的老人的書法、繪畫作品所吸引——“記臘子口”、“八年抗戰(zhàn)憶延安”、“紅軍西進歌”等書法作品展示老人獨創(chuàng)的“王體”筆鋒,繪畫作品“強渡嘉陵江”、“雄雞一唱天下白”及“紅軍不怕遠征難”等,則明顯是老人對紅軍、對長征的深情禮贊。老人曾說,她要把過去和現(xiàn)在能記起來的事情,用紙和筆寫出來、畫出來,留給后人。 “我是半路出家,沒有正式拜過師,純粹是瞎畫,找點事干心里就不慌了。畫了幾十年了,沒什么進步。這幾年精力不夠了,水平也退步了?!?寫字和畫畫是王定國社會活動中重要的一部分,“畫畫和寫字只是喜歡而已,能不能搞出名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高興就好”。
王定國非常喜歡動筆,沒事就要潤潤筆。在采訪時筆者發(fā)現(xiàn),王定國那寬大的畫案上堆滿了宣紙,周圍放著許多寫好、畫好的作品,也了解到凡是有人向她求字,她無不答應(yīng)。 她的書法充滿智慧和靈氣,一點兒不顯蒼老。
前些年,王定國還出版了一本裝幀精美的繪畫作品集,里面是一只只栩栩如生千姿百態(tài)的貓狗、一個個身著民族服飾的妙齡少女、一幅幅令人賞心悅目的山水。作為“中華壽星完美榮譽獎”的獲得者,王定國的書法繪畫作品很受好評。“事情太多了,不能保證每天都畫,只能有時間畫一畫?!?/p>
王定國真是個閑不住的老人,正像昔日她在長征路上,無論多苦多累都緊跟隊伍往前走?;蛟S,她的人生就是另一條長征路,她的人生長征正在進行! (責(zé)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