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
【摘要】語言就像是一門藝術(shù),呈現(xiàn)著各國的文化。俚語就是美國語言的一種特殊形式,承載著美國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具有獨特的語言味道和歷史悠久。筆者將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討論:對于詞語的翻譯、俚語的定義及特點、文化背景下的翻譯以及俚語的語意功能方面。通過文本的研究想要讓更多的語言學習者了解俚語的翻譯以及透過俚語學習和了解美國的文化。
【關(guān)鍵詞】美國俚語 翻譯
人人都帶著一口行云如水的美式英語,那就是奧馬巴掌管下的大米國。對于學習美國文化,俚語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怎么樣翻譯俚語呢?首先要明白翻譯是什么。對于翻譯的定義,美國翻譯理論家奈達曾說:“翻譯即在譯語中用最自然而且接近的對等語再現(xiàn)原語的信息,第一是語義,其次是文體”,而在中國,嚴復(fù)的“信、達、雅”就是影響力最大、最為人所知的翻譯標準。
一、俚語的定義及特點
明白了翻譯,那么俚語的定義呢?如果把語言比作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那么皇宮里的臣民就是俚語的代表。美國俚語的存在就是美國生活最真實的體現(xiàn)。但是筆者查閱資料,對俚語(Slang)的解釋為:非正式的用語和表達體現(xiàn)在平時的口語中,特別是為某一特定的群體所用,比如:孩子、罪犯、士兵等。同時俚語是一種非正式的語言,它不同于我們的書面語那么規(guī)范,美國人對于俚語的看法也會不同,但相同的是我們可以在其中發(fā)現(xiàn)共同的特點。以下是特點:生動形象:在生活中與朋友或者家人吵架,生氣時說的話通常會比較激烈一些?!癵o to hell”字面意思就是下地獄,其實就是滾蛋。與時俱進:許多新創(chuàng)的俚語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在變化,就像拆掉一所舊房子貼上新磚一樣,例如:skirt婦女。曾經(jīng)廣為流傳的俚語現(xiàn)在已經(jīng)一去不復(fù)返了。而cop、guy等詞卻一直沿用至今。通俗易懂:通常我們說一個人得到某樣東西很難得,就會說他是幸運兒lucky dog。
二、俚語的翻譯
1.巧用一詞多義。筆者通過查閱資料找到以下句子:tell me whats your beef?譯句:你在抱怨什么?我們通常翻譯beef為牛肉,但從字面理解這個意思是錯誤的,所以在這個句子里,這樣的翻譯是不妥當?shù)?。而且筆者發(fā)現(xiàn)beef作為動詞時表示:老是抱怨;大發(fā)牢騷。因此要巧用一詞多義。通過對俚語的學習,我們既可以掌握單詞的多重含義,又可以了解美國俚語的多種用法,一舉兩得。
2.具體語境。Bed of roses:Bed是床。我相信大家已經(jīng)熟知bed這個英文單詞,雖然簡單,但在我們學習英文方面有著很大的影響。不防讓我們來具體看一看。第一眼看到這個詞組,不知道大家會想到什么,但筆者第一眼就想到一個人躺在充滿花香而又柔軟的床上,是不是感覺特別愜意。人生最美的時光莫過于在一天勞累后躺在床上美美地睡上一覺,想想都覺得舒服。因此這個短語近幾百年用來比喻稱心如意的境遇。然而這個詞組與帶有否定意義的詞連用,意思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筆者找到一個例子。My sister Daisys husband has died,and she works at a full time job and has three young babies to take care of when she gets home in the evening.I know that she is not bed of roses.(他的姐姐黛西每天忙碌一天回到家還要照顧三個小孩子,他的丈夫已經(jīng)去世,她的日子真是過得不太舒坦)。所以具體語境下的詞語還是有很大的差別,要因場而論,因詞而論。
3.歷史背景下的演變。Unless youve an ace up your sleeve,we are dished.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藏著豐富的文化,通常譯文為:我們輸定了,除非你有錦囊妙計。An ace up ones sleeve 通常給初學者的解釋為“錦囊妙計”,而且還受很多初學者的喜愛。但是這樣的翻譯從異化法來看存在一些基礎(chǔ)的問題。錦囊妙計一詞筆者經(jīng)常在古裝劇里聽見,它是指中國古代宮廷戰(zhàn)斗或者爭奪邊疆的時候用的神機妙策,而在西方玩賭牌的時候藏在衣中的“王牌”才是這個詞組的真正意思。所以從此得出結(jié)論,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和背景產(chǎn)生不一樣的意思。一般人不了解這個詞和短語的背景知識就會產(chǎn)生一些錯誤的聯(lián)想,導致翻譯上出現(xiàn)問題。最后經(jīng)過許多學者的商討,還是采用異化法更加妥當:“除非你手中有A,不然我們還是輸定了。”
4.俚語的語意功能。俚語通常用于口語,具有豐富的感情色彩,能渲染氣氛,表達某種隱含的情感,通過一些修辭手法,比如:比喻、委婉、夸張、借代等,充分展示了俚語在時代背景下、在具體環(huán)境下的多重的功能,豐富娛樂了大家的生活。筆者找到了一些相關(guān)例子: she is expecting 我們翻譯為她正在待產(chǎn)中或者懷孕 (委婉)、 Cold fish 冷若冰霜的人(比喻)、I am so hungry that I can eat a horse 太餓了可以吃下一頭馬(夸張)。
三、總結(jié)
綜上對俚語翻譯的淺析,不同文化背景的詞語翻譯會不一樣,每個詞語在具體的語境中也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色彩,給每個詞語“戴帽子”就會搖身一變,就如同人一樣,稍作修飾也會讓人眼前一亮。不管是俚語的翻譯還是其他語言的翻譯都存在相通之處。所以要正確把握對于美國俚語的正確翻譯,還需更深刻地了解美國的文化以及時代背景,畢竟知識是無限的。
參考文獻:
[1]孫致禮.新編英漢翻譯課程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2]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7版[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9.
[3]徐袖珍.美國俚語的修辭特征及語言特點[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