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瑋
摘要:目前,若要促進工會干部知識水平與工作能力的提高就必須依靠工會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而這也是完成新時期歷史任務的一項重要手段。為此,新時期工會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務必在各個方面都有所創(chuàng)新,不僅要以經濟發(fā)展的需求為基礎,同時也要將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充分融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培訓活動的實效性,從而真正意義上讓工會干部的整體素質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與時代發(fā)展需要相一致。鑒于此,本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加強工會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意義展開了論述,重點探討了新時期創(chuàng)新教育培訓工會干部的途徑,旨在有效提升工會干部的素質。
關鍵詞:教育培訓;工會干部;培訓內容
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及日漸深入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僅對干部隊伍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也對新時期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F(xiàn)階段,擺在各級黨委與組織部門面前的首要任務便是怎樣讓這一工作從傳統(tǒng)模式中突破出來,使之與新形勢相適應,進而服務于黨的建設與經濟建設。為此,我們要以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為目標,在落實“十五”干部教育培訓規(guī)劃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培訓工作,以多渠道、多層次的培訓方式來有效提升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
一、加強工會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加強對工會干部的教育培訓,是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的需要
毫無疑問,工會干部的整體素質始終都關系到具體工會工作的實施,只有具有了較高整體素質的工會干部隊伍,企業(yè)工會的日常工作才能得以有序開展。工會若要與新形勢相適應,承擔起自身職責,就必須展開積極學習,而其中必須學習的一項內容就是工會十五大精神,除此之外,諸多與職工利益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也在學習的范圍之內。目前,兼職是大多數(shù)基層工會普遍存在的一個現(xiàn)象,由于平時的工作量非常大,因而他們很難在黨的理論、法律法規(guī)以及工會業(yè)務知識的學習上投入較多的精力。針對這一情況,要在工會干部理論和業(yè)務知識的培訓上做進一步加強,利用培訓其理論與業(yè)務知識,來讓工會干部正確認識、牢固掌握最新的政策方針理論,充分認識到工會工作不僅是新形勢下的一項必要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項,要知道工會的職責便是維護廣大職工的特殊權益,為單位工作發(fā)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2]。
(二)加強對工會干部的教育培訓,是新形勢下工會履行職能,更好地服務廣大職工的需要
對職工合法權益的維護,無疑是企業(yè)工會的基本職責。目前,職工隊伍在社會經濟機構日趨多元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大部分都為非公有制職工,在全國職工總數(shù)中占到了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在企業(yè)職工總數(shù)的比重更大,占到了百分之八十左右;農民工是組成產業(yè)工人的中堅力量,職工勞動關系變化巨大[3]。工會在代表與維護職工利益方面的作用愈加突出。但一些基層工會干部還有諸多的不適應,這其中既有思想觀念、業(yè)務水平方面的,也有的知識結構、工作方法方面的,尤其是缺少職能維護方面的途徑與方法,進而對深入開展工會工作造成了很大制約。新形勢下,工會面臨各種新的任務,建立一直高素質的工會干部隊伍是非常有必要的。為此,新形勢下,要充分結合新的情況,有計劃的對基層工會干部展開培訓,使廣大工會干部的能夠在日常的工作中投入進更多的責任心,愛崗敬業(yè),在牢固掌握、熟練運用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基礎上來給予廣大群眾更優(yōu)質的服務,讓群眾真正能夠通過法律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在面對工會其它業(yè)務知識時更加熟練,可對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予以有效解決,以此來在組織動員職工的同時,有效實現(xiàn)對勞動關系的協(xié)調。
(三)加強對工會干部的教育培訓,是工會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堅持黨的領導,立足實際國情,把握時代特點,正確處理工會和企業(yè)的關系是若要進一步發(fā)展工會事業(yè)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工會事業(yè)獲得長遠發(fā)展的基本條件。工會是代表的是職工,其要對職工的合法權益予以維護,應想職工所想,急職工所急,對他們的合法權益盡最大努力的維護,但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將工會和企業(yè)的關系的處理好,需知企業(yè)若要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就必須有效維護職工的利益。除此之外,在企業(yè)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過程中,工會需充分發(fā)揮監(jiān)督職能,在引導全體職工樹立“三意識”(即責任意識、主人翁意識、憂患意識)的同時,還應通過各類活動的積極開展(如崗位技術創(chuàng)新建議等)來讓職工的潛能得以進一步挖掘,最終有效提升全體職工的個人素質與技能水平。
二、創(chuàng)新工會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建議
(一)培訓內容的實效性與創(chuàng)新性
各項職工活動的開展,理應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并且始終都應該結合新時期的中心任務,要確保工會干部培訓教育工作的開展能夠達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根本目的。為此,培訓和教育工作一定要將相關會議精神(如十八大精神等)充分結合起來,從科學發(fā)展觀出發(fā),融合不同院系、不同層次的基層工會干部,在確定培訓教育目標時充分聯(lián)系起工作重點與難點,圍繞當前社會上的一些重難點、熱點問題,將解決實際問題納入重點培訓教育內容的范疇[4]。
首當其沖的,應該是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新形勢下的迫切需求,是工會干部培訓活動需要充分聯(lián)系的關鍵要素,以此來尋找培訓工作的特點、難點,然后在不違背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將相關工作有序開展起來。不僅要繼續(xù)使用傳統(tǒng)培訓方法,還可以召開一系列專題講座,如社會保障、勞動合同的簽訂、勞動爭議調節(jié)與仲裁等,以此來有效激發(fā)工會干部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通過對授課方法和方式予以積極改進,將工會干部培訓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質量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第二步便是對工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繼承與發(fā)揚傳統(tǒng)方法僅僅是培訓和教育工作的其中一項任務,除此之外還要在培訓理念上堅持與時俱進,使干部潛能得到最大化的發(fā)揮,從而全面提高其個人素質。當然,任何培訓的最終目的都應該是工會干部個人能力與素質的培養(yǎng),而并不是為了滿足崗位需求。因此,培訓活動的組織與開展,既要對崗位技能的培訓引起重視,同時也要高度重視培訓知識結構的完善性,將更多的新內容注入到培訓活動之中,始終跟隨社會發(fā)展的步伐。
根據(jù)需要培訓則是最后一步。以調查的方式對不同層次、不同行業(yè)干部工作的實際需要予以了解,避免培訓的內容與群眾、工會工作的實際相背離,真正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整個培訓活動的開展始終都應該保持遵循“按需培訓”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意義上讓工會干部的培訓教育工作可按需所學、按缺所學,利用啟發(fā)思路與工作方法,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培訓形式要因勢利導、靈活多樣
創(chuàng)新工會干部教育培訓,需立足于成人的認知規(guī)律,對其培訓方式展開積極探索。不論是從課程開發(fā)的針對性,適應性還是超前性上來說,都要求積極創(chuàng)新教育培訓手段。所以應根據(jù)培訓對象的不同有針對性的提出學習要求,在教學手段上注重多樣化,以主導式、啟發(fā)式代替過去的灌輸式,將一些新的方法不斷引入進來,如參觀學習、案例分析、講座交流以及社會調研等,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對以下三項引起重視。
第一是在辦班前,展開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對不同培訓對象想學、所缺的內容予以了解,再確定好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調研選題,以免一般化教學出現(xiàn),即“上下一般粗、左右一個樣”。
第二是在培訓上采用“三位一體”的模式,即“課堂講授、學員互動、現(xiàn)場教學”,利用同一個主題的指導,實現(xiàn)多種教學形式的配合和補充,直觀形象的呈現(xiàn)出整個教學過程,使學員對培訓的吸引力與感染力有一真切感受。
第三是逐漸采用現(xiàn)代手段,如遠程教育、網絡教學等,讓學員以長期系統(tǒng)的主動學習代替短暫的“充電”與被動接受學習。
(三)培訓機制的健全完善
相較于其它有準入機制的培訓而言,工會干部崗位培訓雖然也會頒發(fā)上崗證書,但其并不在法律認可范圍內。加之,工會干部的換屆選舉是每3-5年就會進行一次,所以干部隊伍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上級工會也未認真落實對基層工會的培訓與考評。除此之外,正如上文所述,兼職現(xiàn)象在基層工會干部中十分普遍,日常工作已經讓其暈頭轉向,因而對工會工作就并不上心,也就對培訓不感興趣,為考核而培訓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為此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培訓機制。
首先,上級工會應針對基層工會干部建立起教育培訓檔案。上崗培訓要在工會干部就任之初就要積極展開,且不可脫離事先制定的計劃,而知識面與綜合能力的培訓則是對已經取得上崗證書或連任的工會干部的重點培訓內容。同時也要將績效考評與工會干部教育培訓的效果聯(lián)系起來,考評內容包括是否參加業(yè)務培訓、參訓課時等,以讓工會干部能夠自覺參加培訓。
其次還要將激勵約束機制的作用發(fā)揮出來,以此來推動工會干部教育培訓的順利開展。這里的激勵約束機制便是要求調訓部門、培訓學校以及培訓對象三者之間要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要從工會干部教育培訓的實際出發(fā),將教育部門評價考核的方法與經驗引入到教育培訓工作中,在充分結合分類分級、定性定量要求的基礎上來實現(xiàn)對考核指標體系的制定,保證所制定體系的科學性、全面性[5]。同時,還要科學的評估工會干部教育培訓學校的質量,培訓計劃是否可行合理,培訓內容是否具有針對性,培訓方式是否契合培訓內容,安排的師資能否勝任教學工作等均包含在評估范圍內。工會干部教育培訓收獲理想成效離不開科學的培訓評估,其可在第一時間將培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給找出來,并加以改進,以讓培訓工作的科學化、效益化進一步實現(xiàn)。
(四)要提升整合培訓師資隊伍
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工會干部教育培訓師資隊伍是促進工會干部隊伍素質提升的重要保障。任務重、師資力量弱,是現(xiàn)目前各級工會干校普遍存在的問題。然而,為了有效解決該問題,兼職教師的聘用無疑是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具體來說,理應從承擔學歷教育的教師當中來選拔,以各種活動(如進修深造、基層掛職鍛煉等)來讓干訓師資隊伍進一步壯大。[6]同時,也可以邀請那些具有較強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經驗的校外學者、專家、工會工作者、黨政領導等加入到教師隊伍中,以此來優(yōu)化、改善教師知識結構,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與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總之,在高度重視工會干部培訓與教育工作的基礎上,還應該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不僅要保證培訓教育工作能夠有序開展,還應該不斷對具體的內容與方法進行更新與優(yōu)化。在建立健全培訓教學制度方面做不斷加強,以全面提升工會干部的整體素質,充分發(fā)揮出其服務與保障職能。
參考文獻:
[1]陳璽.淺議如何做好新形勢下工會培訓教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5(33):17.
[2]杜敏.論新時期創(chuàng)新教育培訓工會干部的途徑[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0):160-161.
[3]李建軍,韓酈.創(chuàng)新教育培訓思路提升工會干部素質[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1):35-37.
[4]趙永煒.對新時期工會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創(chuàng)新的幾點思考[J].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2):25-27.
[5]許建平.創(chuàng)新教育培訓工作提升工會干部素質[J].中國職工教育,2011(04):55.
[6]許建平.工會干部培訓工作亟待創(chuàng)新[J].工會信息,2011 (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