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梅
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只重點關注于顯性知識,并將其作為教學重要方向,忽略了“默會知識”的重要性,促使學生語言的學習存在一定缺陷,最終影響學生整體學習效果,并且在語言整體效果運用等方面還會出現(xiàn)急劇下滑的問題。因此,如何利用隱性知識學習提升小學生語言學習能力,是現(xiàn)階段教育工作者首要解決的難點,基于此,筆者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默會知識的運用進行詳細解讀。
長期教學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顯性知識與默會知識二者之間有著相互對立的概念,價值在性質與知識運用等方面更是存在差異,造成兩種教學方式在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出現(xiàn)不同。通過對默會知識的分析,可知其具有實踐性、情境性、虛擬性與文化性的特點,如果只利用單一的語言表達方式,則難以對其進行詳細描述,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默會知識的運用,則能夠增加學生對教材的解讀能力,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對默會知識進行解析
所謂默會知識主要是指,將理論知識作為動態(tài)、客觀的基礎,從而開展的學習工作,也可將其稱之為緘默知識,對于顯性知識來講,默會知識也稱作內隱知識。通過哲學角度分析,默會知識無法理論直觀化角度對其進行思考。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默會知識主要分為兩種:其一,語文教材。小學生學習過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記硬背,學生很難掌握漢字寫法以及筆順。而學生在唐詩宋詞等知識的學習中,若是也采取機械背誦的學習方式,很難了解唐詩宋詞的具體知識內容,而學生只有通過對作者寫作思想等進行了解,在這一基礎上進行背誦,才能有效提高自身語文能力,從而豐富學生自身默會知識,改善學生知識的運用情況。另一方面,師生交流。在對小學生進行教學時,應與學生進行及時溝通,只有思想上進行交流,才能更好實現(xiàn)語文教學目標,不是只按照語文教材進行學習。
二、默會知識——教材對話教學的運用
默會知識的重要價值則是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水平,更是現(xiàn)階段開展小學語文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增加教材對話教學內容,合理地利用多元化的角度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進行培養(yǎng),同時還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通過默會知識教學的開展,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語言總結和語感表達能力的提高,還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實現(xiàn)自主對問題的探究,這是默會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要體現(xiàn)。
例如,在《彩色的翅膀》教材教學中,其教材的實質為表達中華兒女的愛國主義情懷。在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問題設定的方式,使學生帶著問題對教材進行默讀,即“小高為何將昆蟲帶至寶石島?”之后,開展學生自主閱讀時間,通過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交流,在意見傳達的過程中,強化對教材概念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默會知識——協(xié)作交流的運用
語文教師教學中,應和學生進行及時溝通,并將學生作為教學中心,為更好運用默會知識奠定良好基礎,從而加強學生交際關系。一般來講,小學生因自身年齡特點,所以,對知識擁有較大的好奇心,這時教師為學生設定一個問題之后,學生就會積極投入交流中,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深入了解,能有效剖析問題的本質,使默會知識充分發(fā)揮自身價值,使其在語文教材中的應用具有促進作用。例如,教材《伯牙絕弦》中,主要講述知音難遇且知音情誼的故事。文中俞伯牙和鐘子期之間的情誼,是人們認可且難以尋找的情感。在此過程中的教學工作,教師可采用相關資料擴展的方式,面對教材的內容進行理解。之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能夠對自身的意見得到有效交流,不僅促進學生自信心的提高,還能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目的。
四、默會知識——情境引入
關于默會知識的運用,前提要素主要為以下幾點:第一,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默會知識,可通過對情境的引入,實現(xiàn)教學效果全面提高的目的。在實際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教師在授課中往往會忽視默會知識的價值,加之對默會知識的概念理解不夠充足,從而難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诖耍趯嶋H的授課過程中,教師應增加教材教學中的默會知識的運用,開展輔助各項輔助教學工作。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教材主旨的理解,還能有效地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語文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
例如,在《月光曲》內容教學中,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前期,可對《月光曲》的樂曲進行播放,使學生能夠在聆聽的范圍內,對曲子的類型、內容、構成以及思想感情進行充分鑒賞。通過《月光曲》樂曲的播放,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加之對默會知識的引入,使學生能夠從深層次的角度對教材的內涵進行充分解讀。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的教學運用默會知識,需要教師在語文教材的基礎上開展,使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加強,從而提高學生整體語文水平。在對默會知識進行應用時,教師還應為默會知識營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重點強調教學情境營造。另外,教師還應將教學方式進行不斷優(yōu)化,使語文課堂更加豐富多彩,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氛圍,促進學生之間的和諧交流,使學生與語文教材更好溝通,進而提升小學語文整體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彭陽縣第五小學 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