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摘要:本文談?wù)撃业恼軐W是天人學的哲學觀念。這個哲學觀念從幾點話題來談:第一,如何看待人?第二,如何看待社會?社會是什么的話題。第三,如何看待天?這三個話題我們分條列項逐個來談。最終總結(jié)出了墨家的哲學的價值取向。
關(guān)鍵詞:墨家;勞動者;互相協(xié)助;義理之天
先秦墨家這個是一個從春秋時期一直到戰(zhàn)國末年的一個大的學派,它是墨翟創(chuàng)始的。公元前3世紀一直到后期墨家,它的學術(shù)影響力在先秦時期是跟儒家并駕齊驅(qū)的,并稱為顯學。墨家在哲學上的貢獻就是它找到了第三種講哲學的進路:人天學。儒家哲學的選擇是“人道學”,道家哲學的選擇是“天道學”,墨家哲學的選擇是“天人學”的哲學方向。墨家的理論訴求跟道家、儒家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解構(gòu)傳統(tǒng)的天命觀,要把天管人的思想破除掉,他的講法跟孔子的講法有類似的地方,從抬高人的價值,從重新認識人,把那個天神撇在一邊,這是從人道學方向講起的。但是它區(qū)別于儒家哲學思想就在于它不但要談人,還要從人談到天,重新建構(gòu)一個天的觀念也即人天學。墨家所談“天”的內(nèi)容變化了,不是傳統(tǒng)的天命觀所講的天而是義理之天,是一種道義的擔保者。
墨家從人講到天具體是從他們的主張表現(xiàn)出來的:兼愛、尚賢、尚同、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非命、非攻、尊天、事鬼。他的這十項主張都是圍繞人的話題展開的,談天不過是為了談人。墨家講的天其實是保留了外殼更新了內(nèi)容的,因為這個天是沒有主宰的意思而且墨家是反對命,所以墨家只談天而不談命的。
墨家在人天學哲學理論框架中所涉及到的就這么幾點話題:第一,如何看待人?站在墨家的角度問人是什么。第二,如何看待社會?社會是什么的話題。社會是一個互助體,它要有一個終極的擔保那就是超出人之上的天來作為人道原則的一個擔保。第三,如何看待天?這三個話題我們分條列項逐個來談。
一、如何看待人?
先秦時期對于人的認識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道家理解的人是自然人,人是自然中的一物不是天神的奴仆,但是道家對人的認識只停留在人是自然存在而沒有意識到人是社會的存在。儒家再認識人的過程中更進一步,他們認識到人是社會的存在,人是一種禮義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體現(xiàn)者,并且人是具有主動性的,人不但在神的面前有主動性而且人在道的面前也有主動性的那就是人弘道。墨家應(yīng)該說比儒家又更進一步探索人是什么的問題。墨家認識到人是勞動的存在,人是勞動者,是靠著自己勞動而生存的一種生靈,這是人的特性,墨子認為人只有靠勞動來改變生理上的劣勢。在對人的本質(zhì)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墨家又往前邁了一步,他們意識到人是一種勞動的存在,人只有學會勞動、辛勤勞動才能夠生存下來。
二、社會是什么?
墨子在提出人是勞動者,是一種勞動的存在,這種勞動是廣義的勞動,不僅僅只種地就是勞動,大臣們早朝晚宴也是勞動的表現(xiàn)形式,這么多種勞動形式該如何相互協(xié)作呢?這就是社會的問題了。社會是什么呢?社會在墨家眼里就應(yīng)該是勞動者的互助體,是人與人構(gòu)成的一個相互協(xié)助的關(guān)系那就是“兼相愛”,“兼相愛”所帶來的效果是“交相利”的。一個“兼”字體現(xiàn)了勞動者應(yīng)當互相照應(yīng),不要區(qū)別你我界限,要互相幫助,這樣社會就和諧了。社會的不和諧來自于小我,站在小我的立場上就無和諧可言,所以墨家的“兼相愛”是她們的一個核心的理念,這種愛是沒有差別的,沒有等級區(qū)別的,是一種大愛的表現(xiàn)。
三、什么是天?
墨家在論證“兼相愛、交相利”時候找的最終極的根據(jù)不是在人類社會中找得到的,而是超人類社會的天的層面,這個天是義理之天。用這個天來樹立一種新的信念,一種準宗教的信念來使它的“兼相愛,交相利”有理論的擔保。義理之天分為兩種:
(一)天志
天志就是天是有意志的,這種意志就是他們的意志,體現(xiàn)在“不欲大國之攻小國大家之亂小家也。不予強之暴寡、貴之傲賤?!边@句話中。墨家談到的天,這是他們暢想的義理的一個擔保要素,把他們主張的兼愛、非攻,強力從事等一些人道的觀念借助天的形式表達出來,是講人道的一種獨特的方式。墨家談到的天就是一個工具,它用這個工具就管一個事情“兼相愛、交相利”,別的事情一概不管。
(二)鬼神
墨家認為鬼神也有天一樣的功能,這里講的鬼神不是講封建迷信,只是借用鬼神認為鬼神有一種超人間的力量可以維系人間的兼愛原則。墨家講的鬼神都是有愛心的,專門助人為樂,幫助弱者的。所以他們談的鬼神是為他們的人道原則服務(wù)的,而且墨家的鬼神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希望天和鬼神有一種監(jiān)督的力量,能夠監(jiān)督帝王,希望帝王不能胡作非為“天子有善,天能賞之;天子有過,天能罰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墨家的理論訴求或者說墨家的基本價值取向就是主張到民間里弘道,倡導(dǎo)講奉獻這樣的原則,所以墨家是利他主義者,倡導(dǎo)助人為樂,倡導(dǎo)為社會無私奉獻乃至貢獻出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