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丹丹
摘要:隨著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微課程教學也由此誕生。如果可以將微課程與課堂教學巧妙結合,不單有利于學生突破知識的重難點,還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愛上學習并主動學習,極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與主動性。本文就探究了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創(chuàng)新運用微課程來提升教學質量及效率。
關鍵詞:初中政治;微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
在現(xiàn)代化的教育中,因為受到應試教學的影響,學生學習一直處于在被動狀態(tài),學習效率低。而政治課因為枯燥等原因,一直不受學生喜愛,常常要通過背誦記憶來學習,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政治書本的內容有時和現(xiàn)實脫節(jié),無法激發(fā)起學生對政治的熱情。因此,在初中課堂教學中迫切需要創(chuàng)新,讓學生愛上政治。
一、微課程簡介
微課程是借用微課形式來完成教學的一種創(chuàng)新課堂模式。通過播放輔助的教學短視頻來教學,以這樣形式為學生提供鞏固課堂知識的方法。微課程視頻包含大量教學設計、構思,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練習的渠道。并且可在進行反饋學習、點評中根據(jù)輔助性教學資源形式有關導向教學,通過組織活動調節(jié)課堂氣氛,打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下可以回顧、預習大量信息。同時微課程也有自己的特點:第一,時間短。一般不超出10分鐘,與傳統(tǒng)45分鐘相比,只是對某類問題片段進行回顧。第二,內容少。這也是和傳統(tǒng)課堂的一個區(qū)別。傳統(tǒng)課堂中,對整個系統(tǒng)內課程開展分析、研究,之后進行集體授課。但微課形式則是把一些重點擴大,詳細講解,通過微課開展私下一對一復習,由此更好完成對一些薄弱知識點的重新回顧。第三,主體突出,內容具體。微課程主要是針對某一個主題,對主題進行深入研究,直接明了,可以讓學生理解各內容,由此獲得更多有效信息。并且微課程資源結構情景化,其選擇的教學內容簡單、明了,且通過微課程的視頻進行教學,其效果更好,也能讓學生更直觀了解內容。
二、微課程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運用
1.精心設計,突出重點。在初中政治的微課的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明確微課程目標,突出重點,以學生作為出發(fā)、落腳點,最大限度去考慮學生的發(fā)展,結合教學難點、重點、熱門考點、知識疑點等等,深入分析、處理知識要點,選擇有代表性及針對性的生活素材,精心設計主題,讓教學內容更明確。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去掌握、理解知識,可對教學內容自主完成,提升微課教學的有效性。
例一:在學習《法不可違》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六年級教學中的應用一課時,其教學重難點在于一般違法行為、嚴重違法行為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為了可以深化學生對此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借用主題,結合現(xiàn)實中的違法典型制作成微課。如“三鹿奶粉”事件,或是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的案例,引導學生對此開展交流、討論。通過案例分析、案例說法、案例感悟等,讓學生可以正確判斷違法犯罪的行為。由此增加學生的法制意識,并且還可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巧妙入題,調動學生熱情。微課教學時間比較短,常常在5- 10分鐘左右,因此微課課題切入要簡潔、明了。通常課題切入方式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模式:從學生生活實踐、實際問題著手,讓學生去自主思考、交流、體驗;第二種模式:教師“留白”,通過設疑來引發(fā)學生的認識碰撞,激發(fā)學生好奇心。第三種模式:教師通過有趣的畫面,快速切入課程主題,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或是借用簡單且生動的語言直接切入,指明方向。
例二,在學習《尊重和維護隱私權》一課時,其重難點是幫助學生構建隱私意識,懂得如何尊、維護隱私權。在開展微課教學時,可借用以下視頻情景入題:一位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因為錯過了一課堂,在未經(jīng)得一位美國同學的同意之下抄了該同學的課堂筆記,后來這位美國同學以中國學生侵犯他人隱私為由將其告上法庭,最后到底是誰勝訴?這一案例顯然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有所區(qū)別。當案例一播放后,很多學生都紛紛表示,這種算不上是侵犯他人隱私,應該是中國學生勝訴。通過這種“留白”式的引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之后再繼續(xù)播放視頻,最后勝訴的是美國學生。所有的同學極為詫異,都認為這并不是什么大事,更談不上侵犯他人隱私。而事實并非如此,中國學生的這一做法也確實侵犯了他人隱私。從這里再切入至課堂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3.精心選擇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率。在選擇微課的教學方式方面,教師一定要重視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同時還要結合好微課以及學生的特點,對教學方式進行合理、有效的選擇,為微課教學創(chuàng)造出閃光點并提升教學效率。除單純知識的講授外,教師還可通過一步一步的深入講解,啟發(fā)思維講授,拓展創(chuàng)造的講授等,積極引導學生獨立的思考及深入式的探究,自主發(fā)現(xiàn)、實踐,達到內化知識、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例三,在學習《維護消費者權益》一課時,教師可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實際,借用一些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真實案例,圍繞所要教學的目標制作成微課:李X與家人到XX飯店吃飯,將衣服放在座位旁邊的凳子上,吃飯后發(fā)現(xiàn)衣服內的3000元現(xiàn)金、手機等物品已被人盜走,就要求飯店賠償。店方則認為已在餐廳顯眼之處貼有告示,認為已做到提醒義務,李X財務被盜是自己保管不善所造成,應該不用賠償。而李X則認為店內雖有告示,卻未提供有效的存包服務、保安等措施,應付賠償責備。在視頻播放后,提出一系列有聯(lián)系的問題,如:店家到底要不要為客人的財物丟失負責?客人是否也要對自己財務丟失而負責?以此啟發(fā)學生思考、交流、分析,引導學生拓展運用。因此此次微課所選用的內容也是和學生生活有關系的,因此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教師引導學生拓展運用,開展實踐調查,讓學生到各飯店、酒店去查詢有關問題,之后運用已有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探究出合法維權的方法,把學習、生活、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有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維權及自我保護意識。
結語:綜上,在新時期的教育理論下,對學生開展教學不能過于傳統(tǒng),而是要采用創(chuàng)新的方法,將微課巧妙融入課程中,提升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興趣及教學質量。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總結、反思,找到適合的微課材料,制作成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可以更好接受微課內容。
參考文獻
[1]陳志蓮. 初中政治微課教學的探索[J]. 知識窗(教師版),2016,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