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瑋穎(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蘇南通226006)
消化內科高齡合并感染患者的護理體會
徐瑋穎(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蘇南通226006)
消化內科疾病類型多且病情復雜,其中高齡住院患者因機體免疫能力降低加上病程長及侵襲性介入診療術等,極易發(fā)生合并感染[1]。而一旦出現院內感染,很可能對患者的病情康復產生消極作用,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安全。本文將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消化內科發(fā)生院內感染的147例高齡患者納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臨床特點,總結護理體會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消化內科住院高齡患者共147例,其中男83例,女64例;年齡均在60歲以上,平均66.5歲。
1.2 醫(yī)院感染發(fā)生部位的分布147例住院患者中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部位分別為下呼吸道52例(35.37%),上呼吸道36例(24.49%),胃腸道感染28例(19.05%),泌尿系統(tǒng)17例(1.16%),其他14例(9.52%)。
2.1 減少感染相關危險因素在護理工作中,我們應當對可控環(huán)節(jié)進行改進,減少危險因素從而降低老年患者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幾率。(1)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患者入院后多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有針對性的對高危人群實施醫(yī)院感染相關知識教育,合理安排檢查,鼓勵患者積極治療。(2)積極治療合并的其他疾?。鹤o理上患者入院后對老年患者的身體素質做綜合評估,積極監(jiān)測和關注患者體溫、電解質、血象、肝腎功能,控制基礎病及合并癥。(3)加強臥床護理:對于長期臥床患者應加強護理,定時翻身,拍背,增加患者四肢活動等。(4)減少激素的使用:糖皮質激素會降低免疫功能,抑制機體的淋巴細胞發(fā)育和分化,降低免疫防御反應,給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以可乘之機。(5)減少侵襲性操作:在對其進行侵入性操作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原則,定時對其病室內的空氣進行消毒處理。
2.2 加強高?;颊叩娘L險護理分析發(fā)現呼吸道、胃腸道、泌尿系統(tǒng)是易感部位。如果護理人員在患者病情的早期對清除口腔分泌物和異物不夠重視,會造成一些分泌物和異物被患者吸入了支氣管,從而造成肺部感染[2]。還有一些消化道的疾病,容易導致患者胃部的容物返流。此外口鼻咽腔的血液、分泌物和嘔吐物很容易被患者吸到肺中。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對于高齡患者應注意清除患者口腔內的異物和分泌物,避免患者吸入支氣管乃至肺部導致呼吸道感染。同時注意避免口鼻腔分泌物誤吸造成呼吸道感染和食物反流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有肝硬變、胰腺炎、消化道惡性腫瘤、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結腸炎和慢性胃炎等上消化道出血的各種疾病時,由于患者的免疫力降低,身體的各項機能隨之下降,因此更容易在治療期間被感染。
2.3 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護理上也要嚴格掌握抗菌藥物使用的適應癥,做到及時準確的執(zhí)行醫(yī)囑,根據抗菌藥物的藥代動力學特點更加合理的使用抗菌藥物。對于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嚴格執(zhí)行每隔6~8小時給藥;對于明確規(guī)定滴注時間的抗菌藥物要準確計時;對于需要避光的抗菌藥物還要注意選擇避光罩和避光皮條[3]。把握好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的適應癥和抗生素使用指征。嚴密觀察藥物作用和不良反應的過程,并做好對應的舉措。
2.4 針對性的感染管控措施感染管控措施在預防和控制感染傳播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護理上要對醫(yī)院內感染產生足夠的重視,充分意識到管理措施的重要性,有針對性的對感染高?;颊吆图覍賹嵤┽t(yī)院感染相關知識教育,最大程度避免交叉感染。其次定期對病房進行全面消毒,保證病房內的溫度和濕度在適當的水平,可以定時對消毒效果進行檢測,確保消毒消化最大化。再者應根據消化內科高齡患者自身的特點和感染的危險因素等,制定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同時特別要注意呼吸道的管理和預防感染。
醫(yī)院感染是指在醫(yī)院中發(fā)生的一切感染。其發(fā)生不僅造成患者住院時間的延長,也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全球面臨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和重大社會問題,消化內科高齡患者的感染狀況與其健康問題息息相關,高齡患者因各種原因已經成為醫(yī)院感染的主要人群,因此對于醫(yī)院高齡患者感染的控制越來越受到醫(yī)學界的重視和關注。為減少消化內科高齡住院患者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率,本文從臨床護理體會的角度通過減少感染相關危險因素、加強高?;颊叩娘L險護理、在治療上應合理適量地使用抗菌藥物、強化對患者醫(yī)院感染的控制和監(jiān)測等方法,不僅提高消化內科高齡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生存質量,同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4]。
[1]孔建立.消化內科患者感染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2015,2(14):2730.
[2]馮秀娟,蔡惠芳,唐學萍.品管圈降低消化內科患者醫(yī)院感染率的效果評價[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5,23(34):5573-5577.
[3]熊愫兵,鄭曉春,楊蓉.消化內科長期住院患者醫(yī)院獲得性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4):3164-3166.
[4]周昌貴.消化內科患者感染的臨床分析[J].大家健康,2014,8(6):93.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4.088
2095—9559(2017)04—3309—02
201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