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秋
(上海市青浦區(qū)白鶴中學,上海 201709)
初中體育教學中男女生學習差異及解決對策
梁曉秋
(上海市青浦區(qū)白鶴中學,上海 201709)
初中體育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實行因材施教,其中最突出的教學問題是學生性別上的差異。初中時期的男女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興趣偏好等各個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這給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造成很大的影響?,F(xiàn)階段初中體育教學存在很多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地解決。本文主要闡述初中教學中男女生學習差異的特點及產生的原因,并探討初中體育教學中解決男女學生學習差異問題的方法。
初中體育教學;男女生學習差異;解決對策
體育教學的開設是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和增強學生身體體能的主要途徑,體育教學的成效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初中開展體育教學,大多是偏向實踐教學,學校和教師都注重追求教學取得的成果。然而,對男女學生學習差異的影響作用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使得男生與女生的體育學習程度不斷地擴大。因此,教學體制要不斷地改革創(chuàng)新;社會和家長要重視綜合性教學的重要性;學校和教師要深入分析初中男女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與學習差異,從而完善體育教學方式。這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并且對增強全民體育意識和提高身心素質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具備健康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F(xiàn)階段國內的初中生大多數(shù)處于12~16歲的年齡段,身體各種機能處于發(fā)育健全階段。但是由于身體的性激素分泌特征的不同,從而造成男生與女生之間在身體機能和心理特征方面有很大的差異。就身體發(fā)育特征而言,在初中時期,女學生的身體發(fā)育速度要比男學生快。這是個體發(fā)展中最主要的一個階段,大部分女生在身高上展現(xiàn)出優(yōu)勢,甚至很多女生的體能要優(yōu)于男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初中學生處于青春發(fā)育前期,女生的第二特征顯現(xiàn)的比較快,造成很多女生不接受自身身體上出現(xiàn)的變化,這些心理上的特征影響到初中體育教學效果。就心理特征而言,大部分的初中生具有思維活躍、好奇心強、比較好勝等特點。其中很多的男學生還具有攻擊性與爆發(fā)性,他們偏好帶有冒險性、刺激性、競爭性的活動;相對來說女生是比較文靜的,她們偏向復雜性、協(xié)同性的活動。初中時期的男生與女生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這是進行體育教學課程必須考量的因素之一,同時還是開展實效教學的前提。
2.1 初中男女學生外部形態(tài)存在差異
初中學生處于發(fā)育成長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男女生不論在心理上,還是在身體上都會出現(xiàn)很大的變化,并且男女生在生理上的特征差異也是越發(fā)的明顯。通過科學的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男生在體態(tài)上比較偏向強壯美。而針對外部線條來說,女生要比男生有優(yōu)勢,女生大多追求健康美。除了在身體外部形態(tài)認知的不同之外,初中男女生在心理上的特征也有很大的差異,這個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男女生在學習動機上的不同,譬如男生希望自己具有強壯高大的身體,希望通過體育鍛煉來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大多數(shù)的女生比較矜持,看中身材的曲線,希望通過體育運動讓自己的體態(tài)更加勻稱、線條更加分明。因此,中學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期間要因材施教,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制定多元化的教學內容,科學有效地設計教學課程,從而有效地引導男女生的體育學習。
2.2 初中男女學生行為意識存在差異
根據(jù)有關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初中男女學生的行為意識,特別是在行為內在美的認知和理解有很大的差異。在初中體育集體教學活動過程中,男生的團體協(xié)作意識沒有女生強,同時男生的協(xié)調能力也比較差,從而造成男女生混合體育教學處于無序、松散的狀態(tài)。相比較男生來說,女生具有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她們能夠在集體體育活動中展現(xiàn)較強的團結性。初中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男生可以及時地進行自我調整,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體育活動的樂趣,并且很愉快地完成體育學習。但對女學生來說,女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很容易感到枯燥、無聊,無法真正地體會到運動學習的快樂,甚至還會出現(xiàn)學生逃避體育運動的現(xiàn)象。
2.3 初中體育教學理念落后
初中體育教師以及相關的體育教育的管理人員,都比較注重體育教學取得的最終成果,因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在教學體系與方式上的完善與優(yōu)化,還是單一地、盲目地采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形式,從而忽視了男女學生的性別差異與個體差異的發(fā)展。
2.4 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繁雜
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大綱制訂的教學內容發(fā)現(xiàn),體育教學內容是比較繁多的,對于處在青春發(fā)育階段的初中生來說負擔過重。除此之外,初中體育教學的開展必須注重男女學生身體上的差異,創(chuàng)造性運用教學內容,實行因材施教,要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在體育學習上的興趣,從而真正的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2.5 初中體育教學中缺乏對理論知識的引導
現(xiàn)階段的體育教學是比較注重實踐性,而對理論性教學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且現(xiàn)階段的理論教學還是偏重整體性教學,從而忽視了男女生的性別差異,阻礙了男女生之間的均衡發(fā)展,大大降低了體育教學的成效。同時,當前初中體育教學時間相對其他課程教學來說是非常少的,男女生學習的體育知識是相同的,然而,男女生無法獲得最適合自身發(fā)展的體育知識,進而造成男女生從體育課中取得學習成果是非常低的。同時男女學生不具有科學的體育知識儲備,如在進行籃球訓練時,教師教學內容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投籃與過人等基本動作上,而對籃球的歷史背景與精神是一無所知的。此外,教師在男女合上體課堂對籃球比賽規(guī)則進行講解時,由于男籃與女籃在比賽規(guī)則和運動技巧方面存在很多差異,因此,學生不能掌握適合自己的相關知識。甚至學生沒有真正地掌握在籃球運動中出現(xiàn)的誤傷與應急解決辦法,當男女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不同的誤傷與擦傷,他們不具備相應的理論知識去有效地應對。除此之外,學生對體育運動后的營養(yǎng)和衛(wèi)生知識的了解也是非常欠缺的,還不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3.1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引入男女學生差別教育理念
到目前為止,各國教育學者對教學模式提出了差別教育這個概念,如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湯姆林森提出:“差別教育是將學生的個體差異當作教學的重要組成因素,教學計劃需要從學生的基礎、興趣來設計差異化的教學模式?!蔽覈鴩鴥鹊慕逃龑W者華國棟,也認為“差別教育既要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還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得到充分的教學效果。”所謂差別教育,就是針對男女學生自身特征差異,進而制訂不同的課程教學方法,以適應男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從而使集體教學的最優(yōu)化得以實現(xiàn)。將差別教育思想理論引入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地規(guī)避傳統(tǒng)體育集體教學方式的缺陷,發(fā)展和完善體育集體教學方式,進而創(chuàng)建高效化、合理化及人性化的體育教學。
3.2 植入人性化概念,實施初中體育訓練強度的差別
根據(jù)初中男女學生在身體素質上存在的差異,在體育教學課程制定上,要合理的制定出不同鍛煉強度的活動內容。男學生普遍是偏好運動的,一般能很快地在融入體育學習過程中,并產生學習興趣和樂趣,還能夠長期的堅持體育鍛煉。針對男學生這一特征,制定出適合男生的運動強度的體育活動,譬如長跑、籃球等運動項目,進而鍛煉了男生的體能。大部分的女生不適合高強度的體育活動,同時她們也不喜歡,甚至排斥或害怕過強的體育鍛煉。但是女生的體育教學必須實現(xiàn)一定的運動效果,運動強度是必須有的,因此,女生的體育鍛煉應根據(jù)女學生具有比較好的柔韌性和堅持性來設計課程訓練內容,在減少運動強度的同時,還能提升其柔韌性,譬如:健美操、羽毛球、體育舞蹈等運動項目。
3.3 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實施初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差別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有效地融入差別教育理念的前提是要做到在男生與女生實行差別化的的體育教學方式。(1)初中男女學生之間的心理特征存在差異,針對體育教學的改革,要開設不同的知識理論教學課程,基于初中男女生的心理特征的差異性,應進行差別化的體育知識理論教學,從而促進初中男女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初中男女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其心理上對于美的認知和理解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在制訂體育課程教學時,體育教師及相關的體育管理人員要注重考慮男女生在美的認知上的差異,實施差別性的體育教學內容。針對他們不同的學習目的向其提供比較適合的體育鍛煉方式,不僅完成了體能鍛煉,還能滿足他們心理上的需求。
3.4 升華教學內涵,實施初中體育教學評價方式的差別
根據(jù)初中男女學生運動偏好的不同,男生偏好具有強度大、刺激性強的運動項目,如跳高、足球等體育項目。就這些體育項目的成效來說,一般很容易在學習和訓練過程中將其顯現(xiàn)出來,可通過簡單的考核方法考察。由此在每學期期末時教師要對男學生的體育學習成效進行整合的考核與評價,并且要將體育考核結果納入學生的總成績之中。就女學生而言,女生進行的運動項目比較復雜,如健美操、體育舞蹈等體育活動,因此要運用綜合評價方法對女生的體育學習進行考核與評價;可以將女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之間自行設計節(jié)目內容,再對其實施整體綜合性考評,然后用分數(shù)的形式評出學生的成績,并將其納入學生的總成績中。
3.5 其他方法
除了以上差別教育方法外,還可以通過男女學生小組結合的方式,促進男女學生性別意識的發(fā)展。主動地發(fā)展自身的性別意識能夠認識到自身與異性的差別,知道自己該如何與異性進行交流與溝通,尊重異性等。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采取男女小組合作方式,使男女能夠在合作中相互了解、幫助,增強性別意識的同時,實現(xiàn)良好的自我認識。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讓男學生展示他們的力量優(yōu)勢,讓女學生展示她們的柔韌性與合作性,通過男女學生合作進行體育學習,充分地感受性別之間的差異,更好地理解對方及發(fā)現(xiàn)對方的優(yōu)點,有效地提高整體教學成效。
初中男女學生都是處在青春發(fā)育時期,男女學生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的特征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初中體育教學必須重視男女學生的個性特征,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對男女學生進行差別教育。要針對男女學生的學習差異問題開設多樣化體育知識教學課程,進而有效地激發(fā)初中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達到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健康發(fā)展的目的。
[ 1 ] 李龍江.初中體育要注重“差異化”教學[ J ].中國教育學刊,2016(2):106.
[ 2 ] 蔡賡,張馳,李格.初中體育男女分班、混班教學與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惱[ 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5(3):101-104,110.
[ 3 ] 范海林.試論差異化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J ].東方企業(yè)文化,2014(9):361.
G807.2
A
1674-151X(2017)12-11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3.060
投稿日期:2017-05-12
梁曉秋(1983—),中教二級,本科。研究方向:中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