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漢英“狗”與“其他動物”同現(xiàn)詞語概念界面研究①

        2017-03-11 19:31:54廖光蓉尹鉑淳
        外國語文 2017年5期
        關鍵詞:源域隱喻語義

        廖光蓉 尹鉑淳

        (湖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①文中同現(xiàn)是指“狗”與“其他動物同時出現(xiàn)于同一概念結構/經驗結構,而非同一形式結構,因此不包括“其他動物的”隱喻、轉喻等非直陳式表達。

        漢英“狗”與“其他動物”同現(xiàn)詞語概念界面研究①

        廖光蓉 尹鉑淳

        (湖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漢英語分別有哪些“狗”與“其他動物”存在四個方面:經驗基礎、形成結構、語義變換和英漢互譯策略與等值?!肮贰迸c“其他動物”同現(xiàn)的詞語概念?同現(xiàn)的經驗基礎是什么?詞語形式結構怎樣?詞語概念如何變化轉換?漢英語如何互譯及實現(xiàn)等值?理想的翻譯可能在以下幾個方面均實現(xiàn)等值:經歷、文化、認識、形式、意義、識解、概念化、附加色彩、經濟性、規(guī)約笥等,制約較為全面等值的主要因素是源語與的語詞語概念的經驗基礎,其次是概念化方式,等等。

        詞語概念;經驗基礎;形式結構;語義變換;漢英互譯

        0 引言

        就馴養(yǎng)歷史和用途而言,狗是與人類互動最為頻繁的家畜。獨立于語境的詞語意義即形式所表征的概念,包括命題,可稱為詞語概念(Fillmore,1982;Evans et al.,2006:206-207)。詞語概念中同現(xiàn)的“狗”與“其他動物”(包括“狗”的其他成員和“人”)不是任意的,邏輯上具有受制于文化的內在聯(lián)系。詞語主要包括派生詞、復合詞、成語、俗語、諺語等。詞語概念變化是指概念中心成分保留或發(fā)生非本質性的變化,詞語概念轉換即中心成分發(fā)生本質性變化,和原概念不屬同一范疇(廖光蓉,2011:10)。本文探討漢英語“狗”與“其他動物”同現(xiàn)的詞語概念的四個方面:經驗基礎、形式結構、語義變換和英漢互譯策略與等值。文內漢語詞語宋體加“”、英語詞語字母全部大寫表概念;漢英語仿宋體表詞語。

        1 漢英語“狗”與“其他動物”同現(xiàn)詞語概念的經驗基礎、形式結構和語義變換

        人的經驗可源自直接或間接的真實經歷或傳說,是主客觀相結合的。主觀方面包括人類中心主義思想、人對動物的優(yōu)越感、對動物的評判、賦予動物的象征色彩、比較動物的優(yōu)劣等。下面分語言來討論。

        1.1 漢英語均有

        1.1.1 “狗”與“兔”

        犬兔之爭*漢語語料均出自《漢語大詞典》。和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英語語料均出自Oxford English Dictionar。的經驗基礎相同:“兔”與“狗”均為“狩獵”事件的要素,“狗”是受事兼施事,“兔”是對象。犬兔之爭是一個定中結構,犬兔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犬兔之爭作為的域“毫無意義的爭斗”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成員代整個行為事件范疇,結果語義變化。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是一個主謂賓結構,作為的域“先下手為強”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成員代整個行為事件范疇,結果語義變化。

        在下列漢語詞語概念中“狗”與“兔”同現(xiàn):1)目兔顧犬,2)兔死犬饑,3)兔盡狗烹,4)獲兔烹狗。1)—4)的經驗基礎相同:均為“狩獵”母事件的要素即受事兼施事和對象,不同的經驗基礎:1)“狗”和“兔”同為母事件的子因果事件“目,顧”的要素即受事、對象;2)“狗”和“兔”同為母事件的子因果事件“死,饑”的要素即施事、施事;3)“狗”和“兔”同為母事件的子因果事件“盡,烹”的要素即施事、受事;4)“狗”和“兔”同為母事件的子因果事件“獲,烹”的要素即受事、受事。“目兔顧犬”是一個主從復合結構,目兔和顧犬均為述賓結構,兔和犬均作賓語。“目兔顧犬”作為的域“及時補救”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成員代整個行為事件范疇,結果因概括而語義轉換?!巴盟廊嚒笔且粋€主從復合結構,兔死和犬饑均為主謂結構,兔和犬均作主語?!巴盟廊嚒弊鳛椤皵橙藴缤龊螅Τ疾皇苤赜谩钡脑从?,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轉換。“兔盡狗烹”是一個主從復合結構,兔盡和狗烹均為主謂結構,兔和狗均作主語,但在概念層面狗所表征的是“烹飪”行為事件的受事。“兔盡狗烹”作為“給統(tǒng)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的源域,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轉換?!矮@兔烹狗”是一個主從復合結構,獲兔和烹狗均為述賓結構,兔和狗均作賓語?!矮@兔烹狗”作為“事成后排斥以至殺害有功之臣”的源域,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轉換。

        1.1.2 “狗”與“羊”

        牧羊犬和sheep dog的經驗基礎:同為“放牧”事件的要素即受事兼施事、對象。牧羊犬是一個定中結構,牧羊是一個述賓結構;sheep dog是一個定中結構,單純詞sheep作定語,是一個轉喻,即受事代行為+受事。

        在漢語詞語概念“若不今朝邀赦免,何至他年作犬羊”中,與“狗”同現(xiàn)的也有“羊”;經驗基礎相同:兩者均被認為低能、弱勢。犬羊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犬羊作為“任人宰割者,如俘虜、囚犯等”和“外敵”的源域,即本體隱喻,結果語義轉換。

        1.1.3 “狗”與“貓”

        1)阿狗阿貓/阿貓阿狗和2)①a cat-and-dog life,fight like cat and dog②to rain cats and dogs的經驗基礎相同:均為家畜且較常人前人后而為人所熟悉,不同的經驗基礎:1)均命賤易養(yǎng);2)①相克,②同為“下暴雨”事件的要素即伴隨結果也即“滑落”事件的要素即施事(在古代英國鄉(xiāng)下,夏天貓和狗經常喜歡爬到農舍屋頂上睡懶覺,天突然下起暴雨,在屋頂上站不穩(wěn),紛紛滑了下來,看起來好像隨著大雨從天上掉下來)。

        阿狗阿貓/阿貓阿狗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阿狗/阿貓和阿貓/阿狗均為前綴+根詞的派生詞。阿狗阿貓/阿貓阿狗作為“任何輕賤的,不值得重視的人或著作”的源域,是一個本體隱喻,結果語義轉換。cat-and-dog life是一個定中結構,cat-and-dog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cat-and-dog作為的域“爭吵”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爭吵”行為事件的施事代行為,結果語義轉換。fight like cat and dog是一個中狀結構,like cat-and-dog是一個介賓結構。Like cat-and-dog作為“兇狠”的源域,是一個明喻,結果語義轉換。to rain cats and dogs是一個中狀結構,cats and dogs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cats and dogs作為的域“大”的媒介,是一個跨框架的復合轉喻,即首先子行為事件“紛紛滑下”的施事代行為“紛紛滑下”,然后“下雨”主行為事件的行為構成要素結果即子行為事件“貓狗紛紛滑下”代行為構成要素方式“大”,結果語義轉換。

        1.1.4 “狗”與“狗”

        狗咬狗和Dog does not eat dog的經驗基礎相同:狗類有不同的成員。狗咬狗是一個主謂賓結構,作為“壞人之間互相攻擊”的源域,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轉換。Dog does not eat dog是一個主謂賓結構,作為“同類不相殘”的源域,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轉換。

        1.1.5 “狗”與“人”

        Love me, love my dog的經驗基礎:狗是家養(yǎng)的,與主人同在一個屋檐下,英語民族將狗視作家庭的一分子。該諺語是一個并列句,兩個分句均為動賓結構,me和dog均為賓語。該諺語作為“愛我就要愛我一切”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部分代整體,結果語義變化。

        打狗看主人的經驗基礎:漢民族認為狗從屬于主人。該俗語是一個主從復合句,主從句皆為主謂賓結構。該俗語作為“在對人懲罰或者報告前要考慮到上層人際關系”的源域,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轉換。在英漢語文化模式中,“狗”與“人”的地位差異甚大,英語文化中的“狗”與“人”地位幾乎平等,二者為家庭成員關系,漢語文化中的“狗”和“人”則不平等,“人”是主子,“狗”類似于其奴仆。

        1.2漢語獨有的“狗”與“其他動物”同現(xiàn)詞語概念的經驗基礎、形式結構和語義變換

        1.2.1 “狗”與“馬”

        在下列詞語概念中“狗”與“馬”同現(xiàn):1)犬馬戀主,2)聲色犬馬。1)的經驗基礎:“馬”與“狗”同為“狩獵”事件的要素,“狗”是受事兼施事,“馬”是工具之一。2)的經驗基礎有二:一是同為常見的貴族娛樂、健身的工具;二是家養(yǎng)寵物犬和騎馬均為奢侈。犬馬戀主是一個主謂賓結構,犬馬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作主語。犬馬戀主作為“臣下眷懷君上”的源域,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變化。聲色犬馬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聲色也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聲作為的域“歌舞”的媒介,是一個復合轉喻,即首先行為構成要素結果代行為本身“歌”,然后部分“歌”代整體“歌舞”,結果語義轉換;色作為的域“女色”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形式單位的部分代整體“女色”,結果語義變化。犬馬也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犬作為的域“遛狗”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受事代行為+受事,結果語義轉換;馬作為的域“騎馬”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受事代行為+受事,結果語義轉換。聲色犬馬作為的域“舊時統(tǒng)治階級的淫樂方式”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四個成員一起代整個范疇“淫樂方式”,結果語義轉換。

        1.2.2“狗”與“鷹”

        上蔡鷹盧、放鷹逐犬和犬牙鷹爪的經驗基礎相同:均為“狩獵”事件的要素即受事兼施事;狗受命追逐,鷹負責捕獲;其武器分別是牙和爪。上蔡鷹盧是一個定中結構,上蔡是定語,表地名;鷹盧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上蔡鷹盧作為的域“牽犬臂鷹,出城打獵”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受事代行為+受事+目的,結果語義轉換。放鷹逐犬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放鷹和逐犬均為動賓結構,鷹和犬均為賓語。放鷹逐犬作為的域“打獵”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行為+受事代目的,結果語義轉換。犬牙鷹爪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犬牙和鷹爪均為定中結構,犬和爪均為定語。犬牙鷹爪作為“善攫取的手段”的源域,是一個本體隱喻,結果語義轉換。

        1.2.3“狗”與“雞”

        (1)雞犬桑麻;雞犬相聞;雞鳴狗/犬吠,雞飛狗叫/跳;雞犬不/無驚,雞犬不寧/安;雞犬不留;雞鳴狗盜/狗盜雞鳴/啼;偷雞盜/摸狗,偷狗戲雞;指/打/捉雞罵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2)斗雞養(yǎng)/走狗/犬;(3)一人得道,雞犬飛天,雞犬皆仙,淮南/王雞犬;(4)丹雞白犬;(5)土雞瓦犬/狗,陶犬瓦雞;(6)雞腸狗肚,雞零狗碎。它們的經驗基礎相同:雞、狗同為家養(yǎng)動物且均為各自類別即禽類和畜類中較為普通的種,又較低賤。不同的經驗基礎:(2)斗雞和養(yǎng)/遛狗均被認為是游手好閑的無聊游戲;(3)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學得了《丹經》三十六卷,能依法合成丹藥。他吃下已熟的丹藥后白日飛升,到了天上仙界。剩下的仙約留在器皿中沒帶走,劉家的狗去舐,雞去啄,一時都變成了仙雞仙犬,飛上天去。于是人們可以聽到雞在天上鳴,狗在云中吠。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4)均用作盟誓和祭祀的祭品;(5)均作為陶藝的對象;(6)屠宰及切分與形體均小因而內臟更小。

        雞犬桑麻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雞犬和桑麻均為聯(lián)合結構。雞犬桑麻作為的域“鄉(xiāng)村的安靜生活”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屬性特征代領主,結果語義轉換。雞犬相聞是一個主謂結構,雞犬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但在概念層面雞犬所表征的是“聞”行為事件的受事,也是一個轉喻,即施事代行為“叫”的構成要素也即結果“聲音”。雞犬相聞作為“彼此居住得很近”的源域,是一個轉喻,即行為構成要素結果“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代原因,結果語義轉換。雞犬不聞是一個主謂結構,雞犬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但在概念層面雞犬所表征的是“聞”行為事件的受事,也是一個轉喻,即施事代行為“叫”的構成要素也即結果“聲音”。雞犬不聞作為的域“極為荒涼冷僻”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行為事件“聽不到雞鳴狗吠的聲音”代人的評判,結果語義轉換。雞鳴狗/犬吠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雞鳴和狗/犬吠均為主謂結構。雞鳴狗/犬吠作為的域“聚居在一處的人口稠密”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兩個行為事件代人對其評判,結果語義轉換。雞犬不/無驚是一個主謂結構,雞犬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雞犬不/無驚作為的域“行軍紀律嚴明,連雞狗都沒有受到驚動”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行為事件代人的評判,結果語義轉換。雞犬不寧/安是一個主謂結構,雞犬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雞犬不寧/安作為的域“騷擾得厲害”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行為事件代人的評判,結果語義轉換。雞犬不留是一個主謂結構,但在概念層面雞犬所表征的是“留下”行為事件的受事;雞犬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雞犬不留作為的域“屠殺殘酷,連雞狗都不能幸免”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行為事件代人對事件的評判,結果語義轉換。雞飛狗叫/跳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雞飛和狗叫/跳均為主謂結構。雞飛狗叫/跳作為的域“亂成一團”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施事+行為代行為構成要素原因,結果語義轉換。雞鳴狗盜/狗盜雞鳴/啼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雞鳴/啼和狗盜均為主謂結構。雞鳴狗盜/狗盜雞鳴/啼作為的域“微不足道的本領”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施事+行為代人對事件的評價,結果語義轉換。偷雞盜/摸狗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偷雞和盜/摸狗均為述賓結構。偷雞盜/摸狗作為的域“偷竊的行為”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行為+受事代行為,結果語義轉換。偷雞戲狗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偷雞和戲狗均為述賓結構。偷雞戲狗作為的域“不務正業(yè)”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行為+受事代代人對事件的評判,結果語義轉換。指/打/捉雞罵狗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指/打/捉雞和罵狗均為述賓結構。指/打/捉雞罵狗作為的域“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是罵那個人”的源域,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轉換。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是一個并列句,嫁雞隨雞和嫁狗隨狗均為聯(lián)動結構,雞和狗均為賓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作為“女子出嫁后,不論遇到何種情況,都要與丈夫和諧共處,樸樸實實,恪守婦道”的源域,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轉換。

        斗雞養(yǎng)/走狗/犬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斗雞和養(yǎng)/走狗/犬均為述賓結構。斗雞養(yǎng)/走狗/犬作為的域“游手好閑的無聊游戲”的媒介,是一個復合轉喻,即首先行為+受事代行為,然后成員代范疇,結果語義轉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是一個并列句,前一個分句是主謂賓結構,后一個分句也是主謂結構,雞犬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雞犬皆仙是一個主謂結構,雞犬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雞犬皆仙作為“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得勢”的源域,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轉換?;茨?王雞犬是一個定中結構,雞犬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茨?王雞犬作為“投靠別人而得勢的人”的源域,是一個本體隱喻,結果語義轉換。丹雞白犬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丹雞和白犬均為定中結構。丹雞白犬作為的域“盟誓”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受事代行為構成要素目的,結果語義轉換。土雞瓦犬/狗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土雞和瓦犬/狗均為定中結構。土雞瓦犬/狗作為的域“徒有虛名”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受事代人對它的評價,結果語義轉換。陶犬瓦雞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陶犬和瓦雞均為定中結構。陶犬瓦雞作為“徒具形式而無實用的東西”的源域,是一個本體隱喻,結果語義轉換。雞腸狗肚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雞腸和狗肚均為定中結構。雞腸狗肚作為“狹窄的度量”的源域,是一個本體隱喻,結果語義轉換。雞零狗碎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雞零和狗碎均為定中結構。雞零狗碎作為的域“零碎細小”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領主代人對它的評判,結果語義轉換。

        1.2.4“狗”與“狼”

        (1)狼上狗不上(2)狼嗥狗叫和(3)狼心狗肺的相同經驗基礎有二:狼是狗的祖先,形體、大小相似;不同的經驗基礎:(2)具有相似的低能即鳴叫,(3)皆狠毒。狼上狗不上是一個并列句,兩個分句均為主謂結構。狼上狗不上作為的域“不齊心”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領主代人對行為事件的評判,結果語義轉換。狼嗥狗叫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狼嗥和狗叫均為主謂結構。狼嗥狗叫作為“惡人狂呼亂叫”的源域,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轉換。

        狼心狗肺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狼心和狗肺均為定中結構。狼心狗肺作為的域“心腸像狼和狗一樣兇惡、狠毒”的媒介,是一個復合轉喻,即首先行為構成要素材料代行為事件“救活”,然后代人對事件的總結概括,結果語義轉換。出自一個傳說。戰(zhàn)國時的民間醫(yī)生扁鵲往伏牛山治病,看到草叢中有一具尸首,像是剛死不久。他想把他救活,可是心肺已壞。此時忽見一只狼來了,他用手術刀一投,將狼扎死,取了它的心,安在尸首腔內;又見一只狗亦來了,捉住它又取了它的肺也安在尸首腔內,經過搶救,尸首活了,卻猛地站起來抓住扁鵲道:“盜賊,還我財物!”扁鵲說:“是我救了你的命,怎么說我是盜賊?豈有此理!”那人拉住扁鵲死死不放,口口聲聲喊道:“還我財物!”扁鵲無奈,同去陽城見縣令。聽了二人申訴后,縣令對扁鵲道:“你趁他熟睡之際,盜他所帶財物,尚未離去,被他醒后捉住,速將財物還他?!北怡o道:“此人為狼心狗肺。如若不信,當場查驗?!笨h令點頭應允。扁鵲說:“把他的內臟打開看看?!蹦侨四懬?,不愿意。扁鵲說:“看看我封的刀口也可。”那人解開懷,果然一眼看出,有新縫刀口在身??h令驚呆了,那人還想狡辯下去。這時,扁鵲一跺腳,卻飄然而去……縣令急忙追趕,直至山頂,卻見他面朝東方,盤腿而坐,叫他起來,他卻不言語了??h令名人查看扁鵲治病的地點,果有死狼死狗還在。只是一個沒有心,一個沒有了肺。他說:“那人真是狼心狗肺呀!”(《醒世恒言》)

        1.2.5“狗”與“虎”

        畫虎不成反類狗和虎父無犬子的經驗基礎相同:品質或智能上優(yōu)劣對立。畫虎不成反類狗是一個并列句,前個分句為主謂結構,后個分句為述賓結構;狗與虎均為賓語。畫虎不成反類狗作為“不切實際地攀求過高的目標,實現(xiàn)不了,會鬧笑話”的源域,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轉換?;⒏笩o犬子是一個主謂賓結構,作為“出色的父親不會生出一般的孩子”的源域,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轉換。

        1.2.6“狗”與“豬”

        (1)狗彘不食其余,景升豚犬;(2)行同狗豨,豬卑狗險;(3)豭狗。(1)和(2)的經驗基礎相同:均為常見的家畜,且皆低賤;不同的經驗基礎:(2)無恥;(3)的經驗基礎:同為家畜,且均卑鄙低劣。狗彘不食其余是一個主謂賓結構,狗彘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狗彘不食其余作為的域“人的品行極端惡劣”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行為事件“不食”代行為構成要素原因,結果語義轉換。景升豚犬是一個定中結構,豚犬為聯(lián)合結構;景升豚犬作為“自己的子女”的源域,是一個本體隱喻,結果語義轉換。行同狗豨是一個中狀結構,狗豨為聯(lián)合結構;行同狗豨作為的域“人的行為卑鄙惡劣到了極點”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行為+方式代人對行為的評判,結果語義轉換。豬卑狗險是一個聯(lián)合主謂結構,是一個轉隱喻;首先作為的域“豬狗”的媒介,施事+行為代施事;然后施事作為“卑鄙陰險的人”的源域,本體隱喻;結果語義轉換。豭狗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作為“卑劣之人”的源域,是一個本體隱喻,結果語義轉換。

        1.2.7“狗”與“驢”

        驢鳴狗吠的經驗基礎:同為常見的家畜且都低賤,且均具有共同的低能即鳴叫。驢鳴狗吠是一個聯(lián)合主謂結構,驢鳴和狗吠均為主謂結構。驢鳴狗吠是一個轉隱喻,首先作為“聲音”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施事+行為代行為構成要素結果“聲音”;然后行為構成要素結果“聲音”作為“拙劣的文字言語”的源域,是一個本體隱喻,結果語義轉換。

        1.2.8“狗”與“狐”

        在下列漢語詞語概念中“狗”與“狐”同現(xiàn):(1)狗走狐淫,狗黨狐朋;(2)狐鳴狗盜;(3)犬跡狐蹤。(1)和(2)的經驗基礎相同:形體、大小相似,不同的經驗基礎:①均具有相似行為特征即卑鄙;②均具有相似的低能即鳴叫和偷盜;③的經驗基礎:“狗”與“狐”均為“狩獵”事件的要素,“狗”是受事兼施事,“狐”是對象。狗走狐淫是一個聯(lián)合主謂結構,狗走和狐淫均為主謂結構。狗走狐淫作為的域“卑劣淫亂”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行為事件的施事+行為代要素即人對事件的評價,結果語義轉換。狐鳴狗盜是一個聯(lián)合主謂結構,狐鳴和狗盜均為主謂結構。狐鳴狗盜是一個轉隱喻,首先作為的域“狐、狗”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行為事件的施事+行為代施事,然后施事作為“造反者”的源域,是一個本體隱喻,結果語義轉換。狗黨狐朋是一個聯(lián)合定中結構,狗黨和狐朋均為定中結構。狗黨狐朋作為的域“一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yè)的朋友”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成員代整個范疇,結果語義轉換。犬跡狐蹤是一個聯(lián)合定中結構,犬跡和狐蹤均為定中結構,兔和犬均作定語。犬跡狐蹤作為的域“低弱的身手”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行為事件的行為構成要素結果之一代人的主觀評價,結果語義轉換。

        1.2.9“狗”與“貂”

        貂狗相屬和狗續(xù)貂尾的經驗基礎相同:貂與狗品質上優(yōu)劣對立。貂狗相屬是一個主謂結構,貂狗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貂狗相屬作為“真?zhèn)位騼?yōu)劣混雜在一起”的源域,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變化。狗續(xù)貂尾是一個主謂賓結構,貂尾是一個定中結構。狗續(xù)貂尾作為“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后面,前后兩部分非常不相稱”的源域,即結構隱喻,語義變化。

        1.2.10“狗”與“鼠”

        (1)鼠狗輩,鼠盜狗竊和(2)狗逮耗子的經驗基礎相同:均為常見于平常百姓家的動物;不同的經驗基礎:①均有相同的習性即小偷小摸;②貓才是正宗的抓耗子能手,也是其崗位職責。雖然狗也能抓,但卻是代貓履行職責。鼠狗輩是一個定中結構,鼠狗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鼠狗輩作為“無恥卑劣之徒”的源域,即本體隱喻,語義轉換。鼠盜狗竊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鼠盜和狗竊均為主謂結構。鼠盜狗竊作為的域“像鼠狗那樣奔竄偷盜”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成員代范疇,結果語義變化。狗逮耗子是一個主謂賓結構,作為的域“多管閑事”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行為事件代人對事件評判,結果語義轉換。

        1.2.11“狗”與“龍”

        土龍芻狗的經驗基礎:龍源于傳說,龍與狗品質上優(yōu)劣對立。土龍芻狗是一個聯(lián)合定中結構,土龍和芻狗均為定中結構。土龍芻狗作為的域“名不副實”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領主代所屬即人的主觀評判,結果語義轉換。

        1.2.12“狗”與“蠅”

        狗茍蠅營的經驗基礎:有相似生存行為特征即不擇手段。狗茍蠅營是一個聯(lián)合主謂結構,狗茍和蠅營均為主謂結構。狗茍蠅營作為的域“為了名利不擇手段,像蒼蠅一樣飛來飛去,像狗一樣不知羞恥”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施事+行為代人對事件的評判,結果語義轉換。

        1.2.13“狗”與“蛙”

        蛙鳴狗吠的經驗基礎:有與生俱來的能力即鳴叫。蛙鳴狗吠是一個聯(lián)合主謂結構,蛙鳴和狗吠均為主謂結構。蛙鳴狗吠是一個轉隱喻,首先作為“聲音”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施事+行為代行為構成要素結果之一“聲音”;然后“聲音”作為“淺陋拙劣的詩詞及文章”的源域,是一個本體隱喻,結果語義轉換。

        1.3英語獨有的“狗”與“其他動物”同現(xiàn)詞語概念的經驗基礎、形式結構和語義變換

        1.3.1“狗”與“矮種馬”

        dog-and-pony show的經驗基礎:PONY與DOG同為“表演”事件的要素即施事。dog-and-pony show是一個定中結構,dog-and-pony是一個聯(lián)合結構。dog-and-pony 作為的域“精心安排的、盛大的”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行為事件的施事代人對事件的評判,結果語義轉換。

        1.3.2“狗”與“跳蚤”

        He that sleeps/lies down with dogs must rise up with fleas的經驗基礎:兩者是寄生者與宿主關系。該諺語是一個主從復合句,謂語均為中狀結構,dog和flea都分別在狀語中作介詞with的賓語。該諺語作為“與惡人交終會變惡”的源域,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變化。

        1.3.3“狗”與“獅”

        (1)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和2)Every dog is a lion at home的經驗基礎相同:獅與狗在勇敢、兇猛、強壯和威嚴等方面顯著對立。1)是一個比較句,dead lion是living dog的參照;該諺語作為“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源域,是一個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變化。2)是一個主系表句子,lion at home是一個中定結構,是dog的參照;該諺語作為“奴才仗勢逞兇狂”的源域,即結構隱喻,結果語義變化。

        1.3.4“狗”與“熊”

        Fight dog, fight bear的經驗基礎:熊與狗在神奇的本領等方面顯著對立。該諺語是一個并列句,兩個分句均為動賓結構,dog和bear均為賓語。該諺語作為的域“兩物相形,好丑愈見”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行為+受事代行為構成要素結果之一即感受,結果語義變化。

        1.3.5“狗”與“人”

        Love me, love my dog的經驗基礎:狗是家養(yǎng)的,與主人同在一個屋檐下。該諺語是一個并列句,兩個分句均為動賓結構,me和dog均為賓語。該諺語作為“愛我就要愛我一切”的媒介,是一個轉喻,即部分代整體,結果語義變化。

        2 漢英“狗”與“其他動物”同現(xiàn)詞語概念互譯策略及等值

        比較理想的翻譯是能在以下幾個方面均實現(xiàn)等值:經驗、文化、認識、形式、意義、識解、概念化、附加色彩(包括感情、語體、形象)、經濟性、規(guī)約性等,制約較為全面等值的最大因素是源語與的語詞語概念的經驗基礎,其次是概念化方式;概念化方式包括直陳和非直陳,非直陳又包括明喻、隱喻、轉喻、轉隱喻等。下面以經驗為主線展開。

        2.1若經驗同,且概念化相對直陳,可直譯或意譯,能在較多方面實現(xiàn)等值

        基于“放牧”概念,若把牧羊犬的限定成分直譯為herding sheep,只損害了的語的經濟性;若意譯為sheep或herding,在形式結構和概念化方式不能實現(xiàn)等值;sheep是轉喻,即受事代行為+受事;herding也是轉喻,即行為代行為+受事。sheep dog的限定成分概念化方式是轉喻,依仗語境若直譯為羊犬,只損害了的語的規(guī)約性;若意譯為牧犬,在經驗、認識、識解、形式、意義、概念化、經濟性、規(guī)約性幾方面均可實現(xiàn)等值。

        2.2若經驗相同,且非直陳概念化,最好直譯,能在較多方面實現(xiàn)等值

        依仗語境,下列變換了的詞語概念最好直譯,可實現(xiàn)經驗、認識、形式、意義、概念化、經濟性、規(guī)約性幾方面的等值。

        (1)源于“狩獵”事件:放鷹逐犬,犬兔之爭,目兔顧犬,犬馬戀主,兔死犬饑;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獵人是施事,犬和鷹均是受事兼施事,馬是受事兼工具;兔是犬和鷹追捕的對象。這些是英漢民族所共享的。

        (2)源于同類/同宗:狗咬狗,狼上狗不上,狼嗥狗叫;Dog does not eat dog。英漢民族民俗上都認為,狗是一類,其中成員眾多;狼是狗的祖先。

        2.3若經驗基本相同,但文化相異,且非直陳概念化,詞語概念只能意譯并加注,能實現(xiàn)等值的方面較少

        下列變換了的詞語概念最好意譯并加注,只能實現(xiàn)經驗、意義基本等值,但能異化。異化即使譯文偏離本土主流價值觀,保留原文的語言和文化差異(劉澤權 等,2009)。

        (1)源于食狗肉的飲食文化

        “何至他年作犬羊”中的羊犬,雞犬不留,偷雞盜/摸狗,偷狗戲雞;兔盡狗烹,獲兔烹狗;雞腸狗肚,雞零狗碎;這些詞語概念意譯并加注,可傳播文化,以促進認同、弘揚比較先進的動物權益觀,也可促進消解成見即漢民族廣泛食用狗肉。殺雞宰羊的經歷是漢英兩個民族普遍共有的,但是屠狗對英語民族而言卻是久遠的過去了,現(xiàn)在基本上不食狗肉了。加注的內容為羊犬、兔盡狗烹、獲兔烹狗、雞腸狗肚何以作為源域,雞犬不留、偷雞盜/摸狗、偷狗戲雞、雞零狗碎何以作為媒介。

        (2)源于雞犬被作為鄉(xiāng)村安靜生活的象征

        雞犬桑麻,雞犬相聞,雞犬不聞,雞鳴狗/犬吠,雞犬不/無驚,雞犬不寧/安,雞飛狗叫/跳;雞犬是漢英兩個民族都家養(yǎng)的禽畜,但所賦予的象征意義不一樣。加注時需說明何以作為媒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象征,即以雞、狗肉作為肉食品補充的農耕民族飼養(yǎng)雞犬更為常見,有雞犬的地方肯定有人家。

        (3)源于評判

        1)低賤質劣:阿狗阿貓;土雞瓦犬/狗,陶犬瓦雞;指/打/捉雞罵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景升豚犬;驢鳴狗吠;蛙鳴狗吠。雞、犬、貓、豬、驢、蛙是漢英兩個民族都經歷的禽畜,但漢民族對其主觀認識不一樣,即認為貓狗低賤質劣。加注時需說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認識,即漢民族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尤甚;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源域或媒介和源域。漢語形式上偏好雙音節(jié)和四音節(jié)(下同)。

        2)低能:雞鳴狗盜/狗盜雞鳴/啼,狐鳴狗盜,犬跡狐蹤。雞、犬、狐是漢英兩個民族都經歷過的禽畜,但漢民族對其主觀認識不一樣,即認為雞、犬、狐無能。加注時需說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認識,即漢民族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尤甚;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媒介或媒介和源域。

        3)卑鄙無恥:狗彘不食其余,行同狗豨,豬卑狗險,豭狗;狗茍蠅營。雞、犬、豬蠅是漢英兩個民族都經歷過的禽畜,但漢民族對其主觀認識不一樣,即認為豬、狗、蠅卑鄙無恥。加注時需說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認識,即漢民族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尤甚;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媒介或源域或媒介和源域。

        4)不務正業(yè)、淫亂:狗走狐淫,狗黨狐朋。犬、狐是漢英兩個民族都經歷過的動物,但漢民族對其主觀認識不一樣,即認為犬、狐不務正業(yè)、淫亂。加注時需說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認識,即漢民族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尤甚;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媒介或源域。

        5)好爭吵:a cat-and-dog life與fight like cat and dog中的cat and dog。犬、貓是漢英兩個民族都有的家畜,但英語民族對其主觀認識不一樣,即認為貓狗是死對頭,有些類似漢民族視雞猴相克不到頭。加注時需說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認識,即英語民族特別注意到了貓狗好爭斗這一客觀現(xiàn)象后進行了抽象概括;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媒介。

        6)品質優(yōu)劣相同或對立:鼠狗輩,鼠盜狗竊;畫虎不成反類狗,虎父無犬子,貂狗相屬,狗續(xù)貂尾。狗、鼠、虎、貂是漢英兩個民族都經歷過的動物,但漢民族認為品質上狗和鼠均低劣,且尤劣于虎和貂。加注時需說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認識,即參照人類基于客觀的評判;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源域或媒介。

        7)品質惡劣:He that sleeps/lies down with dogs must rise up with fleas;狗、跳蚤是漢英兩個民族都經歷過的動物,但英語民族認為狗和跳蚤品質惡劣。加注時需說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認識,即任何民族均有人類是中心的思想,差別只是嚴重程度不一樣;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源域。

        8)能力相同或強弱對立:犬牙鷹爪;Fight dog, fight bear;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Every dog is a lion at home。犬、鷹分別是漢英兩個民族共有的“狩獵”概念里的受事兼施事,也都了解牙或爪是其捕獵利器,但漢民族特別注意到了這一客觀現(xiàn)象并進行了抽象概括。加注時需說明為什么會特別注意即功利思想;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源域。狗、熊、獅是漢英兩個民族都經歷過的動物,但英語民族認為品質上狗劣于熊和獅。加注時需說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認識,即參照人類基于客觀的評判;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源域。

        (4)源于先進的人生觀

        斗雞養(yǎng)/走狗/犬,聲色犬馬;雞、狗、馬是漢英兩個民族都家養(yǎng)的禽畜,也都斗雞、遛狗、跑馬,但對其認識不一樣。加注時需說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認識即先進的的人生觀,也即為人類的事業(yè)奮斗,為他人提供更多的物質財富,樹立更強大的精神追求;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媒介。

        (5)源于家養(yǎng)的狗被認為是家庭成員:Love me, love my dog;漢英兩個民族都家養(yǎng)狗,不過卻是英語民族先把其作為寵物的。加注時需說明為什么英語民族把家養(yǎng)的狗當作家庭成員,即英語民族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要輕些;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媒介。

        2.4若經驗不同,且非直陳概念化,詞語概念只能意譯加注,能實現(xiàn)等值的方面較少

        下列詞語概念只能意譯加注,且只能實現(xiàn)意義基本等值,但能異化并傳播文化。

        (1)源于獨特的經歷:上蔡鷹盧;to rain cats and dogs中的cats and dogs;dog-and-pony show。鷹、狗是漢英兩個民族都經歷過的動物,但上蔡是漢民族所獨有的的一個地方。加注時需簡要敘述該歷史典故,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媒介。貓、狗是漢英兩個民族都經歷過的動物,但to rain cats and dogs所表征的客體是英語民族所特別經歷的。加注時需簡要描述之,同時需說明何以兩次作為媒介。狗、矮種馬是漢英兩個民族都經歷過的動物,但此類馬戲是英語民族所特別經歷的。加注時需簡要描述之,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媒介。

        (2)源于獨特的風俗:丹雞白犬;雞、犬是漢英兩個民族都家養(yǎng)的禽畜,但漢民族有用丹雞白犬作盟誓和祭祀祭品的古俗。加注時需簡要描述之,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媒介。

        (3)基于傳說:一人得道,雞犬飛天;雞犬皆仙;淮南/王雞犬;狼心狗肺;狗逮耗子;土龍芻狗。雞、犬、鼠、狼是漢英兩個民族都經歷過的動物,但漢民族有關于雞和犬、狼和狗、狗和鼠的獨特傳說。加注時需簡要描述之,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源域或媒介。龍是漢民族傳說中的動物,加注時需說明為什么龍的品質優(yōu)秀,即其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權勢、高貴、尊榮的象征,又是幸運與成功的標志;同時需說明何以作為源域或媒介。需要注意的是,漢語譯為龍的DRAGON,與英語譯為loong的中國“龍”有本質的區(qū)別。DRAGON是西方神話中一種強大的生物,外形好像長著類似蝙蝠肉翼的蜥蜴。

        3 結語

        詞語概念的經驗基礎、所標記經驗的某一屬性特征的客觀凸顯、人對其某一屬性特征的主觀注意、語言的類型屬性特征、概念化經驗的方式、經濟性、規(guī)約性或文化模式等會制約形義的生成和理解,無疑更會制約翻譯的等值。全面等值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想,異化不失為一個較好的選擇,不同的民族之間,正如同一民族的不同個體之間需要增進相互了解,才能更和諧地相處。這對民族性應該不會有什么負面影響。

        Evans,Vyvyan & Melanie Green. 2006.CognitiveLinguistics:AnIntroduction[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Fillmore,Charles J. 1982. Frame Semantics[G]∥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LinguisticsintheMorningCalm. Seoul: Hanshin Publishing, 111-137.

        廖光蓉.2011.語義的變化轉換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劉澤權,張麗.2009.異化之異化:韋努蒂理論再批評[J] . 外語研究(3):75-80 .

        InterfacesofWordandExpressionConceptsofDOGCo-occurringwithANOTHERANIMALinChineseandEnglish

        LIAOGuangrongYINBochun

        Which are formal unit concepts of DOG co-occurring with ANOTHER ANIMAL respectively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hat are the experiential foundations of their co-occurring? How are their formal structures? How do their semantic meanings shift and transform? How are they translated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how is the equivalence realized? The equivalence of comparatively idealized translation could be realiz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experience, culture, knowledge, from, meaning, construal, conceptualization, additional meaning, economy, conventionality, etc. The major factor controlling comparatively comprehensive equivalence is the experiential foundation of the word and expression in the source and target language, the next is the conceptualization way, and so on.

        word and expression concept; experiential foundation; formal structures; semantic meaning shift and transform;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H030

        A

        1674-6414(2017)05-0075-08

        2017-03-2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詞概念框架視域下漢語超常與規(guī)范研究”(13BYY121)的階段成果之一

        廖光蓉,男,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認知語言學研究。

        尹鉑淳,男,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生,主要從事認知語言學研究。

        責任編校:馮革

        猜你喜歡
        源域隱喻語義
        多源域適應方法綜述
        基于參數(shù)字典的多源域自適應學習算法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語言與語義
        《活的隱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上”與“下”語義的不對稱性及其認知闡釋
        可遷移測度準則下的協(xié)變量偏移修正多源集成方法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劍南文學(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
        認知范疇模糊與語義模糊
        德里達論隱喻與摹擬
        當代修辭學(2014年1期)2014-01-21 02:30:06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在线观看| 天堂8在线新版官网| 最新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日韩制服国产精品一区| 成人小说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4hu44四虎www在线影院麻豆| 美女扒开内裤露黑毛无遮挡| 久久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中文字幕文字幕视频在线|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一区| 午夜无遮挡男女啪啪免费软件|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不卡| 激情 一区二区| 开心五月激情五月天天五月五月天 |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富婆猛男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 欧美粗大无套gay|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乱码|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视频| 国产成人自拍视频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暴力一区|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 蜜桃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色欲av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 日本一区免费喷水|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久久亚洲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av一二三四区四色婷婷|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婷婷丁香激情|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国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