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畑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湖北武漢 430205)
在信息科技發(fā)展迅速的今天,中國的高等教育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也面臨著挑戰(zhàn)。近年來,針對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嘗試不斷涌現(xiàn),其中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上的應用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和研究。該模式不同于傳統(tǒng)的以課堂教學和課后習題講解為主要學習活動的課堂模式,融合了網(wǎng)絡等優(yōu)勢教學資源,豐富了教師的教學途徑,加大了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參與度,轉變了學生角色,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和發(fā)展。
隨著網(wǎng)絡的高速發(fā)展,“微博、微信、微電影”等新詞層出不窮。在這樣的“微時代”背景下,微課的出現(xiàn)和其在教學中的應用就變成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了?!拔⒄n”(micor-lecture/micro-lesson)作為一個新型教學手段,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教學活動。微課概念是2008年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David Penrose提出。而在我國,“微課”這個定義是由先行者胡軼生于2011年首次提出的。他認為微課是基于學科知識點而構建、生成的新型網(wǎng)絡課程資源。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文秋芳教授將微課定義為“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就某個知識點或某項微技能開展的3~5min,結構完整的教學活動的微視頻。”目前我國有多項針對高校英語教師舉辦的微課大賽。“微課”這一展示形式把握了教育發(fā)展的脈搏,全國范圍內的大賽則給教師提供了廣泛交流與深入探討的平臺,對大學英語的改革與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顛覆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顛倒了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方式,課前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知識點,課堂上老師再進一步深化學習內容,并針對學生的疑難點進行解答,即把知識點的鞏固和內化以及問題討論放在課堂上進行。2007年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高中的自制視頻課。美國學者Salmankhan于2011年提出“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即學生在課外觀看學習教師創(chuàng)建的7~12min微視頻課程后回歸課堂,在教師和同伴的協(xié)作下開展討論,完成作業(yè)。翻轉課堂是集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移動學習、多模態(tài)混合式學習為一體的教學模式。
國內外對翻轉課堂的研究日趨成熟,學者從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等理論研究以及教學實證研究等方面進行了論述,如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高校也開展了翻轉課堂的實證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成果。2012年,翻轉課堂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受到國內研究者關注。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交際能力,同時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在課程方面,大學英語課程的設計應充分考慮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各高校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采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英語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個性化學習。”作為多年在一線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筆者深有感觸。目前在校大學生,尤其是獨立學院的學生,英語聽說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啞巴式英語”和 “聾子英語”現(xiàn)象比比皆是,大多數(shù)學生的聽說能力不足。
在學生方面,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shù)學生的聽力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薄弱,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上,教師是教學主體,而大多數(shù)學生基本都是被動接受信息。在聽力播放時,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很多內容聽不懂,久而久之,他們對大學英語的興趣會逐步降低。在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上,課堂互動少,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興趣。很多學生反饋,老師播放的聽力資料對他們來說有點難,僅靠播放一兩次很難聽懂。在這種情況下,老師為了讓學生能提高聽力,就會反復播放多次,然后再進行聽力文本的講解以及詞匯的講解,使學生能夠通過訓練從而提高聽力水平。一堂課的時間有限,有時候課堂時間僅僅只能讓學生聽兩篇文章,效率低下,同時教師加大了聽力部分的訓練時間,這樣口語討論的時間會被壓縮,無法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既提高聽力同時也提高口語。相反,有的教師考慮到課堂的進度安排,壓縮聽力時間,這樣會使學生無法在課堂上聽懂并掌握所學知識,不利于學生聽力水平地提高。
對于教師來說,在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常通過導入引出每個單元的主題,在導入部分做簡單的口語活動,通常以教師提問題,學生回答問題的形式為主。然后再開始播放音頻文件,聽力播放次數(shù)與學生的現(xiàn)場反饋相關,一般播放2~3次。如果有剩余時間,再進行口語練習。反之如果時間不夠,會讓學生課后完成口語練習,這樣教師無法真正起到監(jiān)督和管理的作用,這給口語教學帶來了難度。
在課前階段,教師通過網(wǎng)絡搜集相關教學資源,制作相關單元的微課視頻、微課講義、微測試等相關學習資源,發(fā)布到所建的網(wǎng)站上。學生觀看教師發(fā)布在網(wǎng)站上的所有學習資料,記錄筆記,完成知識點相應的微測試和練習題,思考教師所布置的思考題,可以在線上與教師交流溝通。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材第三版第三冊第三單元Love your neighbor為例,在課前,我們把該單元內容分解為兩個主題:傳統(tǒng)社區(qū)和互聯(lián)網(wǎng)時期新型社區(qū)。我們針對美國傳統(tǒng)社區(qū)這一主題制作了課前兩分鐘導入微視頻,介紹了美國三種形式的社區(qū),然后插入這個單元的音頻文件作為聽力練習,并設置了3個問題的測試。視頻最后插入一個信息時代下的互聯(lián)網(wǎng)新型社區(qū)的視頻,引發(fā)學生思考。
在課中階段,教師可以基于學生在觀看微視頻時的反饋,以及課前練習中反映的問題,總結出疑難點,在課堂上采用分組討論的形式解決疑難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與教材知識相關的聽說訓練活動;學生在課堂上觀看教師準備的相關電影片段,進行小組討論。以Love your neighbor為例,在課堂上用10min時間核對聽力測試題答案,并讓學生針對傳統(tǒng)社區(qū)形式和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下新型社區(qū)形式進行小組討論,并讓他們發(fā)表觀點。
在課后階段,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與學生水平設計一套完整、體、操作性強的評價體系,評價內容包括自主學習時的表現(xiàn),小組協(xié)作學習中的表現(xiàn);學生實行課后評估與反饋,以便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改進學習方法。采用期中考試、期末考試、英語聽力和口語考試來評估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微課和翻轉課堂順應了當代網(wǎng)絡科技時代的發(fā)展,這種新的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從而提高英語聽說能力。
[1]盧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4(4):33-36.
[2]文秋芳.輸出驅動假設與英語專業(yè)技能課程改革[J].外語界,2008(2):2-9.
[3]柳善姬.微課在大學英語視聽說翻轉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海外英語,2017(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