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黃岡 438000)
美國外語教學5C標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李黎
(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黃岡 438000)
5C標準是美國外語教學理事會為全美外語教學制定的教學標準。本文從5C標準、國內高職英語教學現狀以及如何將5C標準應用到高職英語教學中等方面來探討。結合國內目前高職英語教學實際,將5C標準與英語教學結合在一起,提高教學水平同時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5C 標準;外語教學
美國外語教學理事會(ACTFL: AmericanCouncil on theTeaching of ForeignLanguages)于1993年聯合其他三個美國外語組織(美國法語教師聯合會、美國西語教師聯合會、美國德語教師聯合會)一起,為全美K-12年級的外語教學制定教學標準。經過七次修改,于2000年發(fā)表了《21 世紀外語學習標準》(Standard for FLL in the 21st century,下文簡稱“《標準》”)?!稑藴省房梢院唵胃爬? 個以英語字母C 開頭的單詞,即: Communication (語言交流) 、Cultures (文化溝通) 、Connections (相關知識)Comparisons (比較能力)和Communities (社團活動) ,因此,也簡稱5C標準。5C標準不僅僅適用于中小學的外語教學,同樣適用于大學外語教學。同時,5C標準的每一項內容是緊密相連的,不能割裂開來。
在我國從小學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的各個階段均開始英語教學。除了課堂上的老師講授之外,還有各種培訓機構、補習班。各種機構在教師水平、教學質量、教學方法上參差不齊,沒有一個統一的補習培訓標準,也造成了目前當前外語教學較為混亂的現狀。
目前我國國內高職英語順應社會發(fā)展,無論對教學,教材,還是教師素質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務求與時代相結合,體現高職特色,以行動為導向,跟職業(yè)掛鉤等。但是大部分高職院校仍然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學模式和方法相對陳舊,雖然不斷提倡添加新內容新方法,但是由于國內長期英語教學模式固定和單一,即使創(chuàng)新,仍走不出老套英語教學的怪圈,即“換湯不換藥”。
眾所周知,英語同其他語言一樣, 我們學習它的最終目的是用來溝通,即與人交流。 所以在英語教學之前,我們應該將最終的學習目的定為與人溝通交流,而不是應付考試或者為了達到高職畢業(yè)生英語標準而進行的應試教育。5C標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3.1 Communication目的語溝通
當老師開始備課之前,要將目的語溝通作為本次課的終極目標。 具體來說,溝通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interpersonal 人際溝通
人際溝通,要求學生能在理解語境的基礎上,做出符合語境相應的答復。不同程度的回答, 體現了說話者的英語水平的不同。日常教學可以在口語和聽力教學中體現。
比如: 對同一個問題: 你家有幾口人?不同漢語水平的人回答是不一樣的,“四口人”、“我家有四口人” 、“我家有爸爸、媽媽、弟弟和我”。同樣的道理可以運用在英語對話中。又如最簡單的問候:“How are you?”以及 “How old are you?”多一個單詞,句子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樣。 通過對方的回答,你可以知道,他到底有沒有理解你的語言,從而找出相應的英語教學方法。
(2)interpretive 理解詮釋
理解詮釋指的是在溝通中,學習者能夠理解對方的語言,或者能夠理解文本。比如在歷年的四六級寫作考試中,給出了幾幅國外的漫畫,要求學生能從漫畫中理解其所要表達的意思,這對學生的要求非常高。首先需要學生看懂漫畫,其次要在看懂的基礎上能夠結合自己的觀點將之表達出來。雖然目前高職院校對學生考英語四、六級不做要求,但是在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中也會出現類似的題目。包括以后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也需要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要想看懂漫畫,首先需要對國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包括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教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還要穿插與之相對應的文化方面的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3)presentational 表達演示
表達演示指的是學生能夠用語言來傳遞信息,解釋概念,表達自己的情感,包括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
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每個教學單元都會有一個固定的主題,老師可以試著將這些主題分散或者細化,將它作為作業(yè)給學生布置下去,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將主題表達出來,這樣一方面可以觀察學生對于本單元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學生的演示來檢驗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其實這三種模式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尤其是人際溝通,在口語或者書面語的溝通中,都是在理解對方的語言或者文本上進行的。而從對方的角度來說,他就是在表達演示。比如英語考試寫作中的一個題型是給出一份郵件,寫一份回復。在我看來,這個就是三個模式的融合,所以我們不能將這三個方面拆開來看。
3.2 Cultures 文化交流
通常文化跟語言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在學習一門外語的同時,一定會學習對方的文化。我們判斷對方語言學的好不好,其中一個標準是看對方能不能地道地進行表達,是否符合目標語的文化習慣,獲取并理解對方的文化知識。
比如我們在學習“How are you ?” 的時候, 課本上給出的回答往往是“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 可是,事實上,去過英語國家的人都知道,見面打招呼回答 “How are you?” 往往是I’m great/ good/ doing great / not bad/ 等。這就需要老師對當地的文化有很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學生看到的僅僅是課本上的,需要老師將課本外的知識傳授給他們,而不是照本宣科,那樣就失去了教學的意義。
3.3 Connections(相關知識)
相關知識即關聯其他學科知識,這點跟目前職業(yè)英語教育非常符合。要求既學習英語又不能脫離自己的相關專業(yè)。每個專業(yè)都有自己的專業(yè)英語,通過關聯其他學科而獲取信息。這個目標是希望學習者能夠通過學習外語來加強和擴展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通過學習專業(yè)英語,學會從另一個視角來看待同一個問題。簡單來說就是:觸類旁通、博聞廣見。這就對教師有較高要求,高職英語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自己的英文知識,還要不斷加強學習專業(yè)相關知識,使自己在教學中游刃有余。
3.4 Comparisons(比較能力)
比較,即要求學生具有進行語言的比較和文化的比較,還包括比較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就會體會到語言的比較,比如中文和英語語序的不同、名字順序的不同等等。比如,很簡單的問候,中國人會問:“你吃了嗎?”外國人會問“What’s up?”如果不了解對方的文化和風俗,就會鬧笑話,外國人會真的以為你要請他吃飯,中國人會真的以為別人在問你的頭上是什么。此外,還有文化的比較。比如同樣是婚禮,美國的婚禮新娘穿白色,中國的傳統婚禮新娘穿紅色,顏色的不同,代表的意義也不同。還有感恩節(jié)和中秋節(jié)同樣都是團圓的主題,但是在這些節(jié)日中,有意義上的相同,也有習俗上的不同,感恩節(jié)外國人要吃火雞,中秋節(jié)中國人要吃月餅,感恩節(jié)主要是宗教性的節(jié)日,在國外不信教的人是不過的,而中秋節(jié)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風俗節(jié)日,在中國人人都過。學生通過學習,或者通過老師組織的一些活動來切身感受文化差異的影響。
3.5 Communities(社團活動)
通過參加各種外語社團活動,來鍛煉自己運用語言的能力。目前在國內各個高校,英語社團種類繁多,通過參與社團活動,讓學生能使用這門語言。除此之外各個學校還有英語角,找到志同道合的學習伙伴,提高英語水平。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上,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參加英語角、英語演講、寫作比賽、舉辦英文話劇、唱英文歌曲等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除了上述的各種活動之外,可以根據國外的節(jié)日來舉辦各種相應的游園活動,鼓勵更多的學生參加,通過各種活動來加深對國外文化的認識和了解。
在美國,雖然各個州的教育規(guī)定不同,教材不同,教學模式也不盡相同,但是整個大的外語教學都遵循5C標準。各個州在5C的基礎之上,根據自己州的學生特點制定符合本州學生學習的外語教學大綱。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在除了學習文化知識之外還要對所學目標語的國家風土人情有一定的認識。在國內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我們也可以結合5C標準和自己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相應的教學標準,弱化分數、弱化枯燥的語法教學,強化口語和文化教學,將英語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
1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ACTFL).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S]. Kansas: Allen Press Inc. 1999.
2 ACTFL Professional Programs.ACTFL Proficiency Guidelines.2012,https://www.actfl.org/publications/guidelines-and-manuals/actfl-proficiency-guidelines-2012.
3 李磊. 基于 5C 標準的美國基礎外語教育及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0(6).
4 張飛. 美國“5C”外語學習標準導向下的高校英語教學探討[J]. 吉林農業(yè)科技學院學報, 2016(2).
(責任編輯:譚銀元)
Applying5CStandardofAmericanForeignLanguageTeachingtoHigherVocationalEnglishTeaching
LILi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gang 438000,China)
The 5C standard is the teaching standard made by the America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ouncil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5C standar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and how to apply the 5C standard to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way of applying 5C standard to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so as to promot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interest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5C standar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2016-11-06
李 黎,女,講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
H319
A
1671-8100(2017)02-00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