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峰
乘著愛心的翅膀飛翔
◎周海峰
每當我回顧擔任班主任工作時,總有一個叫小軍的學生浮現出來:他是一個調皮、聰明但又可愛的同學。課堂上,我總能聽見他獨到的回答;下課時,我總能在談笑風生的男孩堆里尋見他的身影;走廊上,我總會看見他與教師熱情地打招呼。小軍學習挺有潛力,課外知識面也廣,但成績卻徘徊在20名的位置,與初一最好成績相比,相去甚遠。他本質不壞,但是日常行為表現卻是“大事不犯,小事不斷”。
比如,學習委員急匆匆地告訴我:“老師,今天小軍又沒交物理和英語作業(yè)?!笨记趩T匯報:“老師,今天小軍沒參加早讀,直到第一節(jié)課過十分鐘才到教室”。體育課后,班長趕忙跑來跟我說:“小軍跟初三的同學打起來了,是為了爭一個籃球架?!?/p>
問題出在哪里呢?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學生,我該怎么去轉變他呢?
首先,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如果,一個教師在學生違紀后簡單粗暴地批評,久而久之就會使其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從而破罐子破摔,失去積極進取之心。所以,我選擇教育引導,使之成為可塑之材,盡管這需要花費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于小軍本人,我要學會尊重他的人格,加強和他的溝通,多傾聽他的心聲。另外,我要善于發(fā)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多用賞識和鼓勵的語言對待他,從而提高他的自信心。再者,當他做錯事時,我給予其耐心。他屢犯,我屢教,從不嫌棄。
其次,做好家長的教育工作。當小軍違紀時,我主動及時尋求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希望家校雙管齊下。我多次與小軍的家長進行溝通,從家長的話語中,我得知他們有“重智育輕德育”的錯誤觀點。面對這一問題,我沒有氣餒,努力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指導他們明辨是非,使家庭教育真正起到作用,形成較好的家校合力。
最后,抓住學生心理,擊中要害??v觀小軍的性格:他爭強好勝、很要面子、喜歡自己在班里是中心人物。但現實是,班里有好多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使得他難以一時勝出。另外,他家長反映其在家里學習很認真,有時學習到晚上12點多,而他在學校卻不怎么學習。所以,他以一個假象來蒙蔽同學和老師,讓人覺得他很聰明,不需花精力讀書也能考出好成績??梢?,其內心深處有被認可的需求。在一次放學后,我專門留下他,與他談心。我指出他上課不認真聽講,靠課后去拼搏是主次不分、事倍功半的做法。何況,同學也不會譏笑一個勤奮好學的同學。我再次肯定他的學習能力,并運用心理暗示法,指出他只要努力,將來一定有好的發(fā)展。他聽后,低下了頭。經過一番和風細雨式的交談,他放下自己的心理包袱,歡快地走出辦公室。而在以后的課堂上,他坐姿端正,聽講投入,成績一次次有了進步。
從成功轉變小軍的工作中,我感到作為一名班主任在轉化問題學生時,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而能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就是一名班主任老師愛心的真正體現?!皼]有愛就沒有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者的技巧就在于能夠機智的、敏銳地看到孩子那種要求上進的心,給予信任,加以適當的引導。”在愛的無悔付出下,教師就會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對學生多一份信心、多一份親切,用關愛感化學生的心,改變其思想,轉變其行為習慣,激發(fā)其學習熱情。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龍泉中學)
(責任編輯:楊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