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春江 陳子豪 許東洋
(大連大學 遼寧 大連 116622)
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下中小學體育教學研究
□ 何春江 陳子豪 許東洋
(大連大學 遼寧 大連 116622)
體育教學是一項促進國民身體素質提高的重要課程,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于體育課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創(chuàng)新教育的理念下,中小學體育課堂改革勢在必行。
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 體驗式教學 分層遞進教學 體育游戲
在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下,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通過淺析中小學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中小學體育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的措施。
1.1、教師備課不充分
體育課是一門以鍛煉學生身體,提高身體素質為目的的課程,并且課堂內容較為靈活,如果教師備課不充分,面對體育課中的各種突發(fā)狀況,課堂的進度或者質量就無法保障,比如說部分學生的學習進度較快,學完當堂課的內容后就無所事事,這時如果教師備課充分,就可以讓這些學習進度快的學生做些小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2、教學目標無針對性
由于男生女生的心理及生理差異較大,所以在體育課堂中,部分內容不適用于全部學生,對此,教師應該有針對性的進行備課,對于女生,課堂活動中可以采用一些強度較小的內容,例如乒乓球,健美操等;對于男生,強度可以適度加大,可以教授一些籃球的內容;同時,針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也要采取不同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體現出創(chuàng)新教學的優(yōu)越性。
1.3、教學器材設備落后
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器材的必要性可想而知,但是在部分學校里,器材設備現狀比較落后,滿足不了學生日常鍛煉的需要,也給教師的教學內容造成一定的困惑,對此,希望學校能加大對體育設備的投資力度,滿足學生鍛煉的需要,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能積極參加鍛煉,做一個身體健康,積極向上的青少年。
1.4、教師對學生了解較少
由于體育課每周次數不會太多,所以老師了解學生的時間比較少,這也造成了老師對學生的優(yōu)缺點分析不當,作為教師,可以想一些辦法,例如在課程開始時,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使學生大膽說出其在運動方面的優(yōu)缺點,這樣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分層遞進教學。
1.5、教師學生的主體性把握不準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新課標提出要尊重學生主體性,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對學生的課堂內容把握比較嚴格,學生的主體性受到了忽視,學生們喜歡自由的活動,進行一些小游戲,而老師只知道傳授課堂內容,這就會使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大大減小。同時,由于一些老師對學生的主體性把握不準,甚至整堂課都讓學生自由活動,這樣就會使學生對待課堂不嚴肅,認為體育課可有可無,完全放任學生的話,也容易造成體育課堂中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因此,作為教師,應該嚴格把握尊重學生主體性的程度,進行體育教學。
體驗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其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中小學體育課堂上應用體驗式教學,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體驗式教學是一種有益于學生的教學模式,充分在中小學體育課堂上運用,可使學生受益終生。在體驗式教學中,體育游戲是必不可少的。體育游戲是體驗式教學的具體表現。體育運動技能的形成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講:學習、掌握和運用的認知很重要,從興趣出發(fā)去感知體育運動技術的魅力,體育游戲是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手段之一,因為體育游戲的內容簡單易行,有一定的情節(jié)和競賽因素,所以學生喜歡、有興趣參與,但你所安排的體育游戲必須于體育教學內容相關,學生們從游戲中體會到只有更好的運動技能才能在游戲中取勝的重要,是體育游戲激發(fā)了學生們的認識運動技能形成的過程,體育游戲成為了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的輔助教材,從而更好的去學習體育的基本技術和技能來完成你的體育教學任務。體驗式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體育游戲在體育課中有著很大的作用,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趣味性,健身性和競爭性。體育游戲在體育課堂中的作用是使我們更好的完成體育教學的輔助,更是學生們愛好體育運動的學習體育技能的好的引路者。
在中小學體育課中的游戲活動中,不但有教育作用,還有提高興致的作用,益智作用,健身作用等等。教育作用主要體現在培養(yǎng)學生的機智、果斷、勇敢、頑強、熱愛集體等優(yōu)良品德和作風;益智作用對于啟發(fā)人的思維,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健康作用,對發(fā)展身體素質,提高健康水平有積極的作用。
3.1、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人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是相互制約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身體素質健康與否必然會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因此,在體育游戲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強心理引導,有效地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能使學生表現出來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消除緊張情緒,使其自信心得以加強,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例如在小學生玩跳皮筋的游戲之中,要想玩好跳皮筋就應該沉下心來,抓住皮筋的運動規(guī)律來調整自己的跳動速度以便適應皮筋的擺動頻率。在此過之中,學生通過自己摸索或者老師指導來達到目的,能使學生學會在遇到困難時靜下心來尋找方法來解決困難。
3.2、能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
在體育課堂中,除了課堂需要學習的一些運動,如:籃球,乒乓球等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一些體育游戲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尤為重要的是,體育游戲是一種寓游戲于體育活動之中的運動,有很強的娛樂性,所以學生參加體育游戲一般都是出于他們的直接動機,是為了體驗有趣的游戲過程,參加游戲是他們自覺自愿的行動,就是這種自覺性的行動才能發(fā)揮他們最大的能動性,才能最大程度上使得小學生們在體育場上盡情的活動,因而在體育游戲中達到最好的鍛煉效果,這是任何體育手段不能比擬的。在體育游戲中,學生可以盡情的玩耍,在玩耍的同時也鍛煉了身體,這種鍛煉方法是不受強迫的,使學生主動完成的,因此,可以最大程度的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使體育運動能夠真正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3.3、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
在體育游戲中,因為每個同學都要參與其中,所以,同學們就要在游戲中學習如何競爭、合作、分享、互助,才能使游戲更好地進行下去。同時,在教學中,教師也會教育學生團結、友愛、互助,不能因有的學生身體素質差,學習差而孤立他們,瞧不起他們,更不能對他們冷嘲熱諷,而應該幫助他們,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促使大家共同提高。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精神。同時,體育運動是一種耗費體力的活動,在此期間,學生在進行八百米跑,一千米跑等運動中,需要的是強大的耐力,如果學生孤身一人跑,沒有競爭,沒有鼓勵,學生很有可能會堅持不下來,但是在賽跑中,有了學生的相互競爭,相互鼓勵,學生的耐力可以充分發(fā)揮,也可以在相互鼓勵中形成良好的同學氛圍。
3.4、能使學生明白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現在社會需要的人才都是要有團隊合作精神的人,然而現在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比較孤傲,團隊意識較差。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具有團隊合作意識呢?那就是形成團隊與團隊之間的較量和 PK。這樣每名學生就會發(fā)揮自己的作用,而不去故意調皮搗亂,去捍衛(wèi)自己團隊的利益,為勝利而戰(zhàn)。舉例說明一個體育課堂中的游戲:名字叫做《龍行天下》。民族傳統(tǒng)游戲當中的舞龍表演,每個人作為龍的一部分,都不能出現亂隊和掉隊的情況,否則舞的龍就沒有神韻了。這樣的游戲,可以最大可能的激發(fā)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使學生受益終生。
3.5、提高中小學體育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在游戲中獲益
體育游戲中教師的角色不僅是游戲的策劃者更是游戲的參與者,游戲的目的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乎于游戲中給學生什么樣的認知與啟迪,啟發(fā)學生們的思維游戲中動手,動腦使之學生在游戲中洞察判斷能力,教師給學生一個信號,讓其思考與創(chuàng)造在游戲中悟出游戲的真正目的,育體、育心、育人的宗旨。要改變以往教師的語言和旁觀者身份,充分參與學生中。平等的對待每一名學生童。讓學生們參與游戲的設計,體育游戲內容健康,體育游戲更應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氛圍,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培養(yǎng)了學生們高尚的情操。這樣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課堂才會充滿生機活力。
游戲最重要的是創(chuàng)設情景,我們可以在有限的條件下,通過不同的情景設置和安排讓學生得到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新,讓學生覺得每一節(jié)課都是新的,每一節(jié)課都有吸引他們的內容,增加起學習的積極性。體育教學與游戲的條件和環(huán)境經常變換,這對中小學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都會起到良好的作用。特別是由于體育游戲有一定的規(guī)則,這對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而且,體育教學與游戲相互交換富有情感,容易使人產生興趣,讓團隊成為快樂體驗的基地。
“分層遞進教學”倡導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差異性,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分層教學就是把一個班或者幾個班的學生按照自身學習能力分為幾個等級的教學方法,其目的是可以使不同階段的學生可以最大效率的學習技能水平,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學習目標。根據自身學校的特點,積極挖掘課程資源,使體育課生動活潑,豐富多彩。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許多問題。我國體育課堂多數屬于”一刀切”模式,這種授課方式有利有弊,它強調統(tǒng)一,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的教學,因而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另外,這種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大大的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特別是學生特長的發(fā)展!所以,如果想上好每堂課,就需要我們開拓新思路,充分做好每堂課的準備。體育課堂教學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分層遞進教學,即所謂的因材施教,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備課,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同時在課堂任務的完成上,也要根據學生的性別差異,體質差異進行不同的劃分,使分層遞進教學模式惠及更多學生。
4.1、有助于提高體育課程教學的靈活性
現在體育課堂教學方法內容較為古板,學生興趣不大,課上只局限于籃球,跑步等基礎性活動,課堂效率不高,質量也比較差,如果將分層教學方法引進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可以使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互幫互助,既提高了課堂效率,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
4.2、促進不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分層教學的出發(fā)點是“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差異性進行教學,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多多給予支持,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可以教授一些新的項目,這樣分層教學,可以使能力較差的學生得到更多的關心,從而使他們不容易灰心失落,激發(fā)他們學習體育課程的興趣;同時,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他們平時課程學習完的前提下,可以學習一些新的項目,或者教授其他同學,既可以避免無所事事的課堂狀態(tài),還可以在同學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課堂氛圍,既提高了課堂效率,也有利于學生團結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促進了不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分層遞進教學方法適用于中小學體育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也很廣泛,必須加大這種教學方法在中小學體育課堂的推廣,使其受益于更多學生。
結束語:體驗式教學,體育游戲的應用以及分層遞進教學都是在創(chuàng)新教育的理念下提出來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措施,必須加大推廣這些教學措施的應用,使更多的中小學體育課堂受益。
[1]黃白.因材施教與素質教育[J].河池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03.
[2]周文潔.中小學校數學“分組分層遞進”教學模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
[3]李京誠,孫偉.合作學習理論與體育合作學習實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02.
[4]吳平.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設計[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0,02.
G807
A
1006-8902-(2017)-10-ZQ
何春江(1991-),男,漢族,遼寧省鞍山市人,研究生,大連大學,研究方向:中學生體育教學改革;陳子豪(1994-),男,漢族,山東省臨沂市人,研究生,大連大學,研究方向:運動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