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張首蘭++吳蕓蕓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本文對遼陽市體育運動學校備戰(zhàn)2016年度賽的優(yōu)秀柔道運動員進行賽前訓練階段血紅蛋白(HB)、血尿素(BUN)、肌酸激酶(CK)的跟蹤監(jiān)測。結果顯示:運動負荷的制定基本符合:刺激→疲勞→恢復或超量恢復的訓練模式。
關鍵詞 賽前 青少年柔道運動員 生化指標
本文對遼陽市體育運動學校柔道隊運動員進行賽前訓練生化指標監(jiān)測,研究柔道運動員血紅蛋白、肌酸激酶、血尿素與訓練間的關系及變化規(guī)律,對運動員的訓練負荷提供科學的數(shù)據(jù),科學的指導運動員訓練,為更好的提高成績提供科學保障,為教練員更好地掌握運動員的技能狀況,及時調整訓練計劃提供客觀依據(jù)。
一、研究對象與測試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遼陽市體育運動學校柔道隊重點運動員20名,其中男運動員10名,女運動員10名,訓練年限3-5年。
(二)測試方法
使用Rt9600型生化儀測試HB(g/L),血清CK(U/L),BUN(mmol/L)。
二、結果與分析
(一)血紅蛋白變化特點
在賽前訓練HB呈先下降再恢復趨勢,提示運動員能夠適應賽前訓練整體訓練負荷。第2、3周運動強度加大,機體疲勞積累,第4周恢復或超量恢復,這是機能狀態(tài)改善和運動能力提高的表現(xiàn)。運動員HB濃度值在第2、3周下降,于第4周恢復。提示第2、3周安排的運動負荷較大,隨著負荷調整,第4周運動員技能恢復或有超量恢復趨勢。運動員的HB個體差別大,訓練負荷的安排也應遵循個體化原則。
(二)CK值的變化特點
運動后CK及其同工酶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運動員骨骼肌的損傷或膜結構的破壞狀況。男女運動員第3周CK值與第1周相比上升,相比于第3周,CK值在第4周下降,血清CK對運動負荷的變化非常敏感,表1中數(shù)據(jù)提示男運動員CK值的波動幅度大于女運動員,男女運動員的負荷強度在第3周均達最高水平,教練員對訓練負荷調整后,CK值下降,并且低于第1周監(jiān)測值,呈現(xiàn)恢復到原來水平的趨勢。提示可能是第4周負荷較小或者是不同運動員的個體差異較大,還因CK的靈敏度高,應持續(xù)監(jiān)測。因此,運用血清CK監(jiān)控運動負荷和評定運動員機能狀況時,一定要進行系統(tǒng)的跟蹤測試,確定被監(jiān)控運動員最適宜負荷的CK值范圍。負荷監(jiān)控要因人制宜,訓練中也要有針對性。研究表明,無論是高強度運動還是低強度的運動訓練都會使血中CK活性升高,血清CK水平升高男運動員比女運動員明顯。
(三)血尿素值的變化特點
BUN是體內蛋白質和氨基酸的代謝產物,血液BUN水平是肌體蛋白質代謝活躍程度的標志。一般機體對負荷的適應性越差,運動后機體內生成的BUN量就越多。血尿素更多的是被作為反映運動量的指標,在較長時間的負荷后,蛋白質和氨基酸才會較大量的分解供能,引起血尿素上升。當運動后尿BUN升高,表明運動訓練負荷量大或身體機能下降;當運動員對訓練負荷適應后,血尿素值將會降低。國外研究表明,一次訓練課后BUN值一般在8.4mmol/L左右。與第1周相比,第4周血尿素值降低,男運動員該指標在訓練期間一直呈逐漸降低趨勢,女運動員該指標呈先第2周升高后于第3周降低,第4周降至最低。提示男運動員對運動負荷適應,而女運動員可能因負荷過高BUN于第2周升高,負荷調整后逐漸降低。
三、結論與建議
柔道運動員在賽前訓練的部分生化指標隨運動強度的變化呈現(xiàn)階段性不同變化,運動強度的制定基本符合刺激→疲勞→恢復或超量恢復的訓練模式。大運動量可導致CK,BUN增高,使HB值下降。
另外,還要考慮到經期女運動的血細胞的丟失,造成HB下降等因素,因此在應用這些指標監(jiān)測運動負荷時,根據(jù)具體情況區(qū)別對待。BUN與HB結合使用,能較好地評定柔道運動員的身體機能狀況。CK是男女運動員共同對運動強度較敏感的指標,通過監(jiān)測CK可以量化運動員對訓練強度的反應,也有效的反映出持續(xù)訓練后肌肉的疲勞狀態(tài)。賽前訓練期間運動計劃的制定和運動負荷的安排要綜合考慮這些生化指標的變化,觀察運動員的疲勞程度,從而為教練員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和運動負荷的安排提供理論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張湘祥.賽前訓練負荷特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09).
[2] 黃航,郭曉春,葉加寶.賽前訓練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19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