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七魅
我掙扎著從床上坐起,揉了揉哭了大半夜的眼睛,陽光斜射進來,入目一片刺眼的光亮。室友們都去上課了,而我心中“做什么都沒有意義”的觀念始終揮之不去,早上無論如何都沒有動力起身。
手機振動,一條來自閨密的短信:你不是。讓我本就昏沉的大腦陷入思考:什么叫“我不是”?而后,終于在頭痛欲裂中摸清緣由,原來是在答復我凌晨時更新的簽名。
“人人生而不同,而我就是最底層的一類。資質如此,無能為力?!弊蛲恚谥獣猿煽兒笪掖笫艽驌?,以至于萬念俱灰,認定自己是一個什么都做不好的窩囊廢,于是將這種“發(fā)現(xiàn)”變成文字告知眾人。
有知情人回復:“不就是一個教師資格證嗎?至于嗎?”我不知如何作答,回答“是嘛”,好似真的是在別人眼中芝麻綠豆大點兒的事,在我這里就上升到了人生的高度;別人一笑而過的一點挫折,我都會有排山倒海的難過,也免不了被他們似諷非諷地說一句“矯情”。
是誰說做任何事情最怕認真,沒有得到想要的,就說自己沒有足夠用心,還未開始就已經找好了臺階??墒牵覟榱瞬唤o自己留有余地,用上了我全部的腦力,同時也身體力行,在考前的一個月里沒日沒夜,白天在圖書館翻過一頁頁書,晚上拿著手機在微弱的光亮中刷著題庫,一直堅持到進考場的前一秒。我深知我足夠認真,也足夠努力,然而事實卻是我沒有一次通過,而兩個和我一起參加考試、我認為沒有我復習得好的室友卻通過了。
這種情況不知道是第幾次了,我都是在以為能夠成功的情況下遭遇晴天霹靂,這讓我不得不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是智力,有時甚至覺得低人一等。一個月前的第二學位考試,我小心翼翼地解答每一道題,把背誦的知識在試卷上寫得密密麻麻,自認為考70分是沒有問題的??山Y果是四科只過了一科,而平時看起來并不怎么努力學習的室友卻全部通過了。
后來,我接到一堆又一堆的安慰,“你不是考試型的人才”“你可能思想觀念不太主流,分析題得分太少”“可能恰巧考到你不擅長的題型了”……我知道她們是不想讓我就此失去信心,不想讓我消極情緒持續(xù)太久。可我本就心思敏感,偏愛分析和推測,有時甚至會無中生有,這種鐵定的事情,我又如何能不聯(lián)想到自身問題。
又一次在踏著星光回寢室的途中,我看著面前浩浩蕩蕩的考研大軍,生出一種絕望,我是有多差勁兒,以至于連考研的想法都不敢有?!坝袝r候想,也許我不該把目標定得那么高,如果真的能力有限,就不該去追求太美好的人生,也不用遭受一次次的打擊。”室友睜大眼睛看著我,像是疑惑一向正能量從不懈怠的我竟會說出這種話,“如果把目標放低一點,那么將來能得到的只會更差。”是啊,縱使我一向自詡思想覺悟高人一度,看書寫文將意識剖析,但對這句話是不容置辯。
我和室友相對無言地走回寢室,彼此都心照不宣地想著各自的未來。我又重新看了看這個教師資格證高分通過的人,我和她,是不是真的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曾經浩瀚的夢想,在一次次未能達到的目標面前變得越來越渺小,不得已一次次退而求其次,把姿態(tài)放得越來越低,以為一直努力就可以所向披靡的堅定信念,在現(xiàn)實面前潰不成軍,慢慢認清自己的平凡,也慢慢接受所處的位置。有人說,人的一生會經歷三次成長:一是發(fā)現(xiàn)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二是發(fā)現(xiàn)有些事情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到的時候;三是知道有些事情無論如何都做不到,卻還是一直堅持的時候。我想,我即使還未經歷過人生的大風大浪,感悟何為成長,卻已不知何時被一雙手推到了人生的第三階段:知道有些事情做不到,卻還在一直堅持。
前幾天,我看到一篇文章,標題為《不是努力沒有用,而是你把努力看得太重》。讓我仿佛一下豁然開朗,也許一開始就不該把“我好好復習就能通過”的觀念灌輸在自己腦中,這個世界上有那么多意外與巧合,怎么可能事事都按常理來。仔細想來,我也確實有些疏漏,有些題目,是確實沒記得太熟。
來年正值畢業(yè),所以室友試探性地問我:“明年還打不打算再考教師資格證?”我很堅定地點點頭,同時把簽名換成了一句很俗的話: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一定能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我還有很多愿望沒有實現(xiàn),還有很多喜悅沒有品嘗,這一生,縱使真的資質有限,也有天道酬勤可以去信奉。
最想要到達的地方,即使永遠無法抵達,也不該半路返航。
(作者系河南工業(yè)大學外語學院2014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