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北安市通北鎮(zhèn)第二小學 石曉華
怎樣使?jié)撃苌鷲凵险Z文這一學科,使他們的學習成績,一直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難題也是每個語文教師感到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把學生的潛能挖掘出來,提升學生的智能,從而為他們的最終成功打好基礎,是每一個語文教師值得鉆研的課題。
因為我們的學校特殊的地理位置,近年來,潛能生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嚴重的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質量,也關系到我們學校學生的整體素質,因此學校領導決定將“潛能生”的轉化工作列為我們學校的重點工作之一。在這一學期,我重新?lián)我荒昙壍恼Z文教學工作,因為這里的孩子基本沒有受到學前教育,導致這個班的語文成績較差,所以,如何提高所教學科的成績,讓潛能生喜歡上語文課,就成了我這個學期的主要研究內容。
經過認真調查和仔細分析,我把班級的潛能生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即學習方法不得當型、對學習不感興趣型、家庭環(huán)境影響型。
這類學生遵守紀律,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yè),但是每次考試的成績卻都是很低,主要原因是他們對所學的知識機械地記憶,從來不去想怎樣巧學、巧記,怎樣理解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在語文方面表現(xiàn)為能準確地記憶生字詞,但是閱讀理解能力很差,常常是一篇文章讀了一遍后,不明白講的是什么事,寫話也是文不對題,更不能表達真情實感。
這類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產生厭煩的情緒,因此常常是上課不注意聽講,經常搞小動作,作業(yè)馬虎,能拖就拖,能賴就賴,甚至不完成作業(yè)。造成這種原因的情況很復雜,但是,最突出的表現(xiàn)為下面兩種情況:一是父母的期望值過高,孩子的壓力太大,承受不了。二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負面影響。網(wǎng)絡游戲充滿刺激,超現(xiàn)實的幻想,使學生感到快樂而又不疲勞,于是對枯燥無味的學習失去了興趣。
有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好,卻又不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他們有的成天打麻將,有的成天看電視、跳舞,有的去教會念經等。這些家庭的孩子,學習沒有人管,有的孩子想學習又沒有學習的空間。這樣一來,就有許多孩子跟著父母去學壞,還有一些家庭,因為父母的感情不和,時常吵架,導致孩子無法學習,這樣的環(huán)境最終促使孩子無心學習自暴自棄。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教學內容也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拼音和識字教學中,我采用“先指導后重用”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利用課前自學的時間給潛能生“開小灶”然后再請他們上講臺來當老師,進行詞語和課文內容教學,讓潛能生先走一步。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也是不可缺少的,課堂提問的過程,就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過程,對潛能生來說更為重要,如果因為他們回答問題的錯誤率高就不提問他們的話,就會使他們習慣于聽別人的回答,自己卻不動腦去思考或者是自己有想法但怕說錯而不敢說。長此以往,就容易養(yǎng)成依賴和懶惰的心理,他們的思維活動也會隨之停滯。既要讓潛能生經常主動回答問題,又要讓課堂提問能順利進行。我就采用由“差”到“優(yōu)”再由“優(yōu)”到差的順序。在教學時,簡單的問題就讓潛能生來回答,回答正確就立即表揚,如果回答不夠完整或者有差錯,就讓中等水平低同學來作補充,如果還不對就再讓優(yōu)秀的學生回答,最后再讓潛能生重新敘述一遍。如此區(qū)別對待,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這樣一來,潛能生也會覺得自己和別人一樣聰明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也就增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