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qū)城郊九年一貫制學校 路美玲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改進教師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苯逃u價是教學常規(guī)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美術教學評價是檢驗和改進課堂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完善和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評價學生對學生學習美術起著至關重要的激勵作用,直接關系到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激情、自信,關系到學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長。隨著美術學科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與不斷深化,我更加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下面談談美術教學評價方面作用和我的一些做法。
小學生對整個世界都充滿濃厚的興趣,正因為他們對各種事物有了興趣,才會自我活動,主動去畫一些他們所想表現(xiàn)的東西,但他們還不具有一定的繪畫表現(xiàn)力,所以,在美術評價中,不應以“方法不對”“畫得不像”等冷冰冰的語調(diào)去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可圈可點之處,包括說的和做的,哪怕只有一根線條處理得好,教師也應毫不吝惜自己的微笑和贊許。即使畫壞了也要鼓勵學生再畫幾幅。教師在評價時還要做到認真誠意,具有可信性。驚喜的語調(diào)、反復的表揚、授予各種榮譽稱號等,都能起到鼓勵學生、激勵學生的作用。
小學階段是審美教育的黃金時期,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很多,教師適當?shù)脑u價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我在上四年級《用彩墨畫魚》這一課時,采用的是學生互評的評價方式,在黑板上分了“你很棒”和“加油”兩類作業(yè)粘貼欄。讓學生通過對自己所畫的水墨畫進行重新審視,獨立的判斷自己的等級,此時他們會認真分析自己作品的筆法、墨法等技巧,然后小心地將相應的分類放到粘貼欄里粘貼,這個過程無形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作品的審美能力,還激發(fā)了他們積極動腦思考的能力。我讓學生分析為什么這樣分類時,學生們都會有著十分充分的理由,并能發(fā)表對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看法和評價:“我覺得我的畫用筆好,顏色涂得好,所以我應該貼在‘我真棒’這邊!”有的說:“我畫的簡單粗糙了些,所以我放‘還須努力’里!”
我認為,并不是評價就要一定把學生作品的缺點直接地指出來,我們可以通過比較委婉的方式,從另一個側面去指出學生作品的不足。進行《看誰畫得魚最大》一課的教學時,我在美術課中要求學生畫一條大魚。限于學生的實際,我要求能畫出魚的主要特征,花紋等。學生們在老師不限制的情況下把魚大膽地畫出來。有一位學生,畫的魚很小,但我沒并沒有直接指出作品的缺點,因為這樣可能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我看了他的畫,對所有學生說:“這位同學畫了一條可愛的小魚,身子小小的,等它長大以后可就是胖胖的?!边@位同學聽了我的話非常高興,馬上又畫了起來,他這次畫的魚身子變大了。
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僅指出了學生作品存在的問題,也增強了學生對所描述對象的進一步的表現(xiàn)欲望,讓學生在畫中得到進步。
美術教學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是由學生把作品交給教師,教師評價后反饋給學生。學生只是單一機械的接受,我認為應該讓我們的學生也參與評價,可以讓學生和教師一起進行評價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在評價學生作業(yè)中,我讓學生把作品分小組集中在一起,先開展自我評價,再進行師生互評,始終讓學生處于自主學習狀態(tài),學生顯得熱情高漲,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例如,哪些地方處理得好,我應該學習,提出建議,這件作品如果再怎么樣就更好了。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后,更要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品作出評價,對自己的作品提出優(yōu)點與不足。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還能判斷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引導是很重要的,但是活動中的適當評價也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在美術教學中,教師的評價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能保持和延續(xù)學生的繪畫熱情。當教師遇到看不懂或比較亂的作業(yè),應該在輔導時努力去了解學生的創(chuàng)作意圖。在肯定他們大膽創(chuàng)作的基礎上,在提出意見。要有意識的去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張揚他們的個性,呵護他們的智慧之花,讓他們在快樂與成功的感受中更加增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還因為這一興趣和愉快體驗,將推動他們今后積極參與美術活動,從此終身受益。
總之,恰當?shù)倪\用教學評價,把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始末,重視學生參與美術活動的情感、態(tài)度、關注學生在美術活動中對美的情緒體驗。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通過評價重視學生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精神,允許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納孩子不同的創(chuàng)作結果,以不同的角度給予肯定,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克服困難,大膽表現(xiàn)的勇氣,這樣,我們的評價對孩子的發(fā)展才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