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恩平市君堂鎮(zhèn)中心小學 伍翠英
作文教學是許多語文教師深感頭痛的問題,而三年級是學生習作的起步,也是學生習作水平的一個關鍵發(fā)展點。但是,如何讓學生實現從寫句、段到篇的順利過渡,卻是擺在老師面前的一大難題。我覺得仿寫是一種很好方式,對于解決這個難題有很大的裨益。《教育心理學》中把“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叫做‘學習遷移。’在學習這個連續(xù)過程中,任何學習都是在學習者已經具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結構、已獲得的動作技能、習得的態(tài)度等基礎上進行的。這種原有的知識結構對新的學習的影響就形成了知識的遷移。”仿寫能夠很好地為學生的習作水平實現遷移,發(fā)展學生的習作水平,從而達到實現《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總目標:希望學生最后都“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就像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說過的:“模仿是學習的必經之路?!睂τ诹曌髌鸩健α曌鞲械轿冯y的學生而言,仿寫就像給學生一個臺階,降低了跨越的難度,順利走向更高的目標,也像給學生一根智能拐杖,讓學生扶著在習作的路上越走越順。下面就習作仿寫訓練,略談淺見。
三年級課本中這種先以中心句總述,后分層次加以敘述描寫的段落很多,也非常典型,是片段仿寫很好的一種形式。
比如,在教學《秋天的雨》一文中第二自然段,作者以一句“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笨偲穑瑖@這一中心句內容,從幾個方面來加以描寫,先是“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接著“它把紅色給了楓樹”“金黃色是給田野的”“橙紅色是給果樹的”,最后“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寫出了秋天的色彩,也寫出了秋天豐收的景象和人們喜獲豐收的心情。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反復朗讀,就“作者是怎樣把這些景物寫出來的?”展開小組討論。引導學生自主總結這種描寫景物的方法,結合學校近期組織赴公園秋游的機會,在秋游期間,再對學生就現場景物進行分析講解并指導,然后按照這種總分段式結構寫法進行仿寫,收到效果奇佳。有學生寫道:公園真美?。〕善臉淞钟粲羰[蔥,一眼望不到邊,有的遮天蔽地,有的粗壯得幾個人合手圈不過來。一些野菊花盛開著紅的、粉的、白的……五顏六色,煞是好看。這段仿寫不僅掌握了總分段式寫法,在景物描寫詞語應用上也很熟練了。
又如,《趙州橋》一文第三自然段也是這種總分形式段落,都是仿寫好范文,多組織學生閱讀仿寫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很有好處。
比如,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作者按一年四季的時間順序,以詩一般的語言,具體描繪了小興安嶺的誘人景色。在指導學生仿寫這些段落時,要提前布置學生觀察周圍的景物,如鰲峰山、錦江河、中山公園、馮如廣場……然后組織學生在班上互相說一說體會,最后進行仿寫。當然結構特點也可以按“早晨、黃昏、夜景”或“春、夏、秋、冬”等多種形式來寫,只要觀察仔細就能寫出好段落,這樣學生就像有一根指路棒,寫出不同味道的文章。
比如,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作者按照方位轉移順序介紹了西沙群島美麗、富饒的特點。學完課文以后,我順勢教給學生本文的寫作方法,然后模仿這樣的方法寫寫自己家鄉(xiāng)的景物。學生學以致用,有的寫道:鳥成群結隊地在樹枝間飛來飛去,好看極了。有的渾身裹著五顏六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簇金光閃閃的羽毛;有的像披上了五光十色的大皮襖;有的嘴巴紅紅的,就像抹了口紅;有的渾身雪白,如同大森林里的片片雪花;還有的小巧玲瓏,活像一個個小精靈。正如人們所說的那樣,大森林里一半是樹葉,一半是飛鳥。學生按照課文的方法,有條理地寫出了景物的特點,內容具體。
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明白課文所寫的一件事情起因、經過和結果怎樣,還要讓學生懂得課文是怎樣描述事情的發(fā)生、經過和結果的,然后仿照課文練習寫一段話。寫作時不要強求內容的多少,關鍵是抓住按事情發(fā)展順序來仿寫的訓練點,做到重點突出、有的放矢。如《爬天都峰》一課,我先讓學生找出文章的寫作順序,然后指導如何寫自己去旅游的景點。很多學生寫攀登鰲峰山,并且寫出自己的感受:我的雙腳踏在鰲峰山頂上,想出了一個人生哲理,我明白了——世界上其實是沒有困難的事的,只要你積累每一小步,就一定能到達千里遠的路。真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樣的教學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仿寫句子:如三年級上冊《花鐘》一文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幾種花開放的時間。而其中有兩三種卻寫得很簡單,如“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于是我請學生模仿著其它幾句的寫法,插上想象的翅膀給句子換一個說法。結果有的寫:“晚上八點,夜來香悄悄開放,靜靜地聽著月光花和煙草花之間的悄悄話呢!”有的寫:“晚上八點,夜來香開了,他看見身旁的曇花還在睡夢中,就輕柔地呼喚起來‘曇花、曇花,快醒來!’”有的寫:“晚上八點,夜來香開了,它睜大眼睛正在欣賞美麗的星空。”
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出來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在語言、文體、題材的選擇,立意的創(chuàng)新、章法的獨特方面都是值得我們進行仿寫的訓練。
總之,從課文的片段開始仿寫訓練,有助于消除學生作文的恐懼感,拉近讀與寫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逐步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的目的。只要老師能成功地把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有機結合,以閱讀為手段,以培養(yǎng)理解能力、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為目的,取法于課文,運用于寫作,就能在作文實踐中為三年級作文仿寫點亮一盞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