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高州市深鎮(zhèn)鎮(zhèn)良平小學 黃松鋒
一根矮矮的柱子,一條細細的鏈子,竟能拴住一頭重達千斤的大象,這令人難以置信的景象在印度和泰國隨處可見。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那些馴象人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把它拴在柱子上。由于力量尚未長成,小象無論怎樣掙扎都無法擺脫鎖鏈的束縛,于是它們漸漸地習慣了束縛,不再掙扎,直到長成龐然大物。雖然此時它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可是大象卻放棄了掙扎,因為在它的慣性思維里,仍然認為擺脫鏈子是永遠不可能的。
由此可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好的習慣也可喚醒學生心中的巨人。
英語作為語言,也是一門工具學科。可以說,英語學習的過程也是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小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主要是指良好的讀、聽、說、寫的習慣。
“讀”對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指“朗讀”。要求:正確拼讀單詞,響亮地、流利地朗讀課文。拼讀單詞有利于學生記憶單詞,積累詞匯。朗讀課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也有助于“說”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朗讀英語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說”英語與“讀”英語有相通之處,關(guān)系密切,兩者相輔相成。學生朗讀英語好與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示范。教師必須十分注重范讀和領讀。授課前,教師最好先自身整音,盡量與標準音帶取得一致。一般來說,新課之時,不宜請學生領讀課文,以免一個錯,錯一片,給糾正增添麻煩。在朗讀語言材料時,須要求學生切勿操之過急,拿來便朗讀,要先通閱,了解內(nèi)容,理解含義,揣摩音調(diào),然后再朗讀。這樣,朗讀效果好。
我除了讓學生讀單詞、課文之外,還適當增加一些有趣的名言警句,以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
九年制義務教育英語學科三年級第一冊課本沒有出現(xiàn)英語文字,只有五彩繽紛的圖片,使學生初學英語時能集中全部注意力聽錄音,理解錄音內(nèi)容,進而正確模仿。與教材配套的錄音帶中有男、女、大人、小孩的不同音色,其音自然、地道,其景生動、逼真,學生聽來饒有興趣。這十分有助于培養(yǎng)良好的聽的習慣。
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愛模仿,模仿性強,但缺乏自控能力。課堂上,常有學生一聽教師示范發(fā)音,就急于開口模仿,輕聲跟講,結(jié)果導致自身發(fā)音欠準,而且還影響了他人聽音。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靜心聽,可采用“手勢暗示法”,即教師隨著示范發(fā)音打手勢“一、二”,這時學生邊聽教師發(fā)音,邊看教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做到看明、聽清,當手勢打“三”時,全班齊聲模仿。這樣,發(fā)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在播放錄音前,可分步提出聽的具體要求,使聽一遍錄音,便有一次收獲。
積極參加語言實踐活動,大膽開口說英語,是英語學習所必需的。從心理學、生理學角度來看,五年級學生人小,較之高年級學生心理障礙和怕羞感少。這正是培養(yǎng)大膽開口講英語的有利條件之一。小學英語教材為所選內(nèi)容均來源于學生學習及日常生活,為學生所熟悉的。這是培養(yǎng)大膽開口講英語的又一個有利條件。因此,教師得抓住時機,充分運用教材,從起始年級,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說的習慣。
首先,教師應十分注意發(fā)揮“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古人曰:“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要用“師愛”去贏得學生的親近和信任,使師生感情雙向交流,密切師生關(guān)系,形成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克服怕開口說英語的緊張心理,開創(chuàng)敢講英語、爭講英語、愛講英語的局面。
同時,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優(yōu)化教學方法,利用一切教學條件,創(chuàng)設情景,寓教于樂,讓學生身置語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開口練說,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說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此外,教師要從課內(nèi)到課外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機會。如:組織語言游戲、競賽,開辟英語角,舉辦英語興趣小組,排演英語文娛節(jié)目,強調(diào)師生間同學間用英語問候,要求學生把所學英語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對做得好的學生給予“小紅花”“小紅星”獎勵等。以此造成說英語的氛圍,激勵學生多開口說英語。
著名教育學家布盧姆認為,一個人學習成功的次數(shù)越多,他的學習自信心就越強。學習成功是建立在學習自信心的基礎上的。因此教師要幫助這些學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礙,要多給予鼓勵和表揚,肯定其點滴甚至是微不足道的進步。讓學生們在口語訓練中有所得,感受到成功和歡樂,以增強其說英語的自信心,激起其說英語的內(nèi)心欲望。
“寫”對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指“書寫”。要求:書寫姿勢、方法正確,斜體行書規(guī)范書寫,大小寫、筆順、標點符號和格式正確。
小學生在學英文書寫前,已學會漢字及漢語拼音的書寫,且已養(yǎng)成一定的書寫習慣,這對學習英文書寫有利也有弊。就書寫而言,二者有相同之處,但更有不同之點。對于書寫的坐姿,握筆方法,兩者要求相同。而漢字與英文在書寫上差異很大。即使?jié)h語拼音與英文斜體行書在書寫上也風格各異。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利用學習正遷移,防止學習負遷移,對學生英文書寫進行嚴格的訓練。
時至六年級,仍有部分學生書寫坐姿、握筆方法不正確。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英書寫時及時糾正,不能放任自流。要讓學生明白書寫坐姿、握筆方法不正確會影響身體健康,影響書寫質(zhì)量與速度,對今后學習不利。啟發(fā)學生加強自我督促意識,保持正確坐姿,握筆方法。
在書寫教學一開始,學寫字母時,教師就必須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按照規(guī)范筆順書寫,在四線三格中位置正確。值得一提的是,要強調(diào)每個字母都要稍向右斜,斜度要一致(約5°)。中國學生由于寫漢字的習慣,豎直橫平,有棱有角,四方端正。因此,在書寫英文時,常出現(xiàn)直、方、角現(xiàn)象。隨著學習的進展,教師要繼續(xù)堅持不懈地抓好單詞、句子、段、篇的書寫及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切實做到英文書寫規(guī)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的習慣。
總之,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不會自然生成的,而是經(jīng)有意識培養(yǎng)形成的。小學生學習英語,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形式。教師必須十分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注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訓練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