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棗營分校(小學部) 張愛華
創(chuàng)作一首好聽的歌曲來抒發(fā)孩子們的心聲,激勵每個孩子健康成長,這是每一個音樂老師的愿望。本著“生活第一,技巧第二,技巧為情感服務,情感用技巧豐富”的原則,我大膽嘗試了兒童歌曲的創(chuàng)作,并從中總結出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的一些經驗。
1.寓歌詞創(chuàng)作于學生的自由想象之中
在一天的音樂拓展活動中,我引導學生自由想象創(chuàng)作,在天空和大地上繪畫出大自然中存在的生物??粗瑢W把天空上的云朵圖成了灰色,便問為什么這樣畫?他回答說:“因為現(xiàn)在馬路上的汽車太多了,小樹太少,我們的空氣都不好了,云彩就變成灰色的了?!迸赃叺耐钢约旱漠媽ξ艺f:“老師您看,我畫上的云彩是白色的,空氣變好了,同學們就不會生病了?!薄?/p>
孩子們的話語讓我陷入了沉思,為何不把學生生活中和想象創(chuàng)作出的素材加入到歌曲的創(chuàng)作中來呢,我通過此次與學生的談話,想到以此素材來創(chuàng)作一首歌曲,于是便有了《七彩的夢》第一稿歌詞:
我有一個小心愿,帶著畫筆到世界看一看,
你看,你看,七彩世界多絢爛。
給太陽披上紅色的衫,我讓世界變溫暖;
給月亮穿上黃色的衣,我讓夜晚不黑暗。
童真的心,七彩的夢,手拉小手一起走;
童真的心,七彩的夢,我們微笑點點頭。
2.寓歌詞創(chuàng)作于學生的美好愿望中
一天,在音樂欣賞的幾分鐘內,我給學生們播放了一首歌曲《留給我》。并引發(fā)了一個問題,“聽完歌曲,你的愿望是?”孩子們的回答各異,其中菲菲說出了她的心愿:“想到世界各地走一圈”,我問其原因,她回答說:“因為那會有很多美麗的景物,我想把它畫下來,給所有的同學看?!蔽翌D時想到了,這不僅是孩子的心愿,也是他們所關注、向往的美好事物。
于是根據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學生的愿望、感受,又結合歌詞的難易程度,我對歌曲第一稿的內容進行了重新審視。我認為,在兒童歌曲的創(chuàng)作中捕捉特點鮮明、富有真實情感作為創(chuàng)作的基礎,是創(chuàng)作一首兒童歌曲成功的關鍵。因此,在歌詞語言上,我也更多地考慮到兒童化的語言特點,要讓孩子們樂于接受,易于理解。形象生動是幫助兒童理解和感知歌曲內容的最好手段。
于是,及時調整歌詞內容,與適合本年齡段學生的語言相結合,將第二稿的第一段歌詞修改為:
我有一個小心愿,帶著畫筆到世界走一圈,
你看,你看,你看看,七彩世界多絢爛。
太陽穿的紅燦燦,我讓世界變溫暖;
月亮穿的黃艷艷,我讓夜晚不黑暗。
童真的心,七彩的夢,手拉小手一起走;
童真的心,七彩的夢,我們微笑點點頭。
第二稿的歌詞在寫作上巧妙地進行了設置,更能夠準確地傳遞出學生對美好童年的熱愛和對大自然的向往。特別是第二段將這種親近、和諧的意境更好地表現(xiàn)和升華,我有心讓副歌部分的詞語重復進行,產生出對比與變化的特點,以此來突出主題。
1.短小單純化
我認為,一般兒童歌曲要以短小精悍為佳,而且隨著學生的年齡、智力的增長和發(fā)展,逐步增加長度,過長的歌曲,必然忽略了歌詞的內容和藝術聯(lián)想,從而達不到藝術感染的目的。例如,在歌曲《七彩的夢》開始部分“太陽穿的紅燦燦,我讓世界變溫暖;月亮穿的黃艷艷,我讓夜晚不黑暗?!钡母柙~創(chuàng)作中,我巧妙的加入了疊字的運用手法,讓歌詞中的疊字具有描寫性,體現(xiàn)一種直觀的形態(tài)或者色彩?!凹t燦燦”“黃艷艷”這些字都是在具體的表現(xiàn)這一手法。
2.寓意深層化
短小單純、歌詞口語,并不等于直來直去,而相反,寓意反要深。我認為,要讓學生在接受歌詞本身的含義外,能在腦中想得更多些,即留給學生以思考余地。而這些思想活動,正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目的。例如,在《七彩的夢》兩段的開頭部分,第一段寫的是“太陽穿的紅燦燦,我讓世界變溫暖;月亮穿的黃艷艷,我讓夜晚不黑暗?!钡诙螌懙氖恰敖o天空掛上白色的云,我讓空氣變清新,給大地鋪上綠色的毯,我讓地球生機盎然?!彪m然句子看似簡單,但是蘊含著深層的寓意。前句擬人化的表達了對世界的和平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后句則表現(xiàn)出對地球這個我們生存的家園,以美好環(huán)境期盼和綠色環(huán)保的呼吁,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來體會歌詞創(chuàng)作的寓意所在。
小學中年級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的旋律應用手法。
在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中,旋律發(fā)展手法的應用是創(chuàng)作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好的合適的旋律對一首歌曲的主題有著重大的關系,而旋律的來源首先應該重視生活音調,是創(chuàng)作主題旋律的基礎。為此,我在實踐中總結出以下幾種創(chuàng)作手法。
1.主音突出法
在創(chuàng)作歌曲的過程中,我嘗試使用主音突出法,以此來豐富旋律內容,使旋律發(fā)展不會單一。例如,歌曲《七彩的夢》的主導動機創(chuàng)作是依托在C大調和下屬和弦的一、三、五音上,我在創(chuàng)作該歌曲作品時,注意到主、屬、下屬和弦的分解應用,盡可能考慮到以和聲功能和多聲部思維的創(chuàng)作基本手法,簡單明了地將旋律主導動機音型,通過la、fa、do、sol、mi這些骨干音,突出形成一個主導動機發(fā)展連環(huán)圈,讓動機音型在對比中有新意,在色彩的變換中突顯學生年齡特點。
2.旋律模進法
為了讓歌曲更加生動,讓旋律的構成變得平穩(wěn)、流暢。我嘗試運用旋律模進法,來增加旋律的發(fā)展動性。
綜上所言,我認為兒童歌曲的創(chuàng)作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工作,也是富有挑戰(zhàn)性、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只要堅持不懈,勤于思考,深入幼兒的生活,不斷探究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的藝術特點,掌握更新的兒童歌曲表現(xiàn)手法,就能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適合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