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咸陽市西北工業(yè)大學啟迪中學 劉 帆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根據不同性別或能力,混合編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導,共同努力學會教師每節(jié)課安排的內容,并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是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集體成績?yōu)樵u價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只有小組取得了成功,個人才能成功。合作學習特別強調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自主發(fā)展,從而真正達到每個學生都共同進步的目的。
就目前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條件而言,影響合作學習實施效果的因素主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實施者的主觀因素,不能只簡單地認為把學生分成小組后討論幾個問題就是合作學習,善于合作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能力水平,需要長時間、有針對性的訓練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初級階段,師生往往很難適應這種變化。二是客觀因素,目前在我國實施合作性學習面臨著任務重、教室小、班額大等困難。因此在實踐中我們要認識到以下一些問題。
要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首先必須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合作學習一般采用異質分組,在這樣的學習小組中,差生得到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由于差生在完成學習任務中,也有自己的貢獻,這就提高了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們體驗到自己的力量。同時,由于學生掌握了合作技能,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通過幫助差生,也提高了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因此,無論是好生還是差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都各有所得,各有發(fā)展。同時要向學生說明,合作學習不是純粹的交友或娛樂,而是協(xié)同完成學習任務。要引導學生學會與不同的人相處,尤其是關心那些交際能力弱、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同學,爭取組內同學共同進步,要求組內每一個成員做到全身心投人和全程參與。每個小組的人數應適當,讓小組成員共同為本組命名,并確定一名組長(可由組員輪流擔任)。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可安排在課前、課中或課后進行。
教師按照任務型教學法的要求圍繞即將學習的每個單元的話題,布置課前預習任務,以引導、督促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并且在檢查的過程中不斷地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向縱深方向拓展。與一般的課前預習所不同的是,要經常提出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小組成員互幫互學。每個成員都要做好代表小組發(fā)言的準備,因為這將被記人小組的集體成績。
老師的提問應盡量避免學生機械回答的簡單間題,多提一些能讓學生開動腦筋的未知性問題,培養(yǎng)學生在不可預見的情況下運用英語的能力。這樣可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地去思考,合作討論,相互學習,增加學生英語言語習得的機會。
1.分角色朗讀
任何語言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下產生并運用的。分角色朗讀可以使學生親臨其境,感覺自己就是會話中的人物,他們不是在單純機械地朗讀,而是在用心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此時學生的思維和心理活動處于高漲、積極的狀態(tài),對話所涉及的知識會給他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同時,在小組活動中,學生間互相幫助,學習主動靈活,基礎好的帶動基礎差的共同進步,基礎差的學生也有更多的能夠大膽練習的機會。
2.分角色表演
分角色表演要求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把原來的對話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改編,這一過程凝聚了集體智慧的力量。同學們?yōu)榱苏故静拍?,積極開動腦筋,表演十分踴躍。角色表演改變了以往上課只是幾個好學生能完成會話的局面,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基礎差的學生提高了學習興趣,原來上課張不開嘴,現(xiàn)在卻能自編對話并流利交談。改變了兩極分化,大面積提高了英語學習興趣。
單詞的教學完成以后,檢查小組長的發(fā)音、掌握程度后,就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組員之間互相糾正發(fā)音,幫助記憶單詞。這種組內的合作學習使部分平時不敢或不愿開口說英語的學生,放下心理負擔。在小組里復習和聽寫,經過這樣的練習,學習較為困難的同學也就漸漸地進步了,合作學習也增強了部分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可要求學生自主地閱讀,然后同學之間交流學習心得、學習筆記,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去識記一些感興趣的單詞詞組、句子,達到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速度的目的。還可以通過學唱英語歌曲,了解最新的英語新聞,學生在自主地接觸了一些鮮活的、地道的英語表達法后,會不自覺地相互交流,從而達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這樣,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越來越濃。
合作學習的評價可采用多種形式,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他評、小組評相結合。這幾種評價形式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交互運用。教師應重視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在評價內容上,注重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的情感、態(tài)度能力和學習策略,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學習內容的水平及表現(xiàn)出來的發(fā)展?jié)撃艿冗M行全面綜合性的評價。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同時也將其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和尺度,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yōu)樾〗M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計分改為小組計分,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或認可的依據,形成了“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
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給了學生自己把握學習的主動機會,讓他們進行自主的學習,培養(yǎng)他們學會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既加強了學生之間學習的信息交流,通過合作活動,提高了集體的凝聚力,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又有利于學生拓寬思路、開闊視野,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他們的今后學習和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