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昕婷
(吉林電視臺,長春 130021)
新形勢下提升新聞采編技巧的途徑
姜昕婷
(吉林電視臺,長春 13002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信息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新聞。人手一部手機或電腦,利用這些媒體設備,人們每天都會瀏覽一些熱點信息。通過這種電子傳播途徑,瀏覽信息,了解社會和身邊發(fā)生的新聞事件。人們對新聞信息的關注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從事新聞工作的采編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水平,并且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得到人們的認可。
新聞采編;采編技巧;新形勢;途徑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信息化的今天已經讓新聞傳播遍及千家萬戶。人們對信息不斷關注的熱度要求新聞工作更好地發(fā)揮,這就對新形勢下的新聞采編人員要求更高,一個成功的新聞報道要求新聞采編人員付出較大的努力,也考驗著新聞采編的技巧。不斷對新聞工作鞏固和鍛煉是提升新聞采編技巧的方法,但新聞采編人員要結合實際采編內容而定,并不是所有的采編工作都要依靠技巧來完成,在應用時要有所考慮。
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是新聞傳播的主體,在過去的新聞報道中,都是依靠這兩者來進行新聞內容的編輯與傳輸。新聞記者對發(fā)生的事實進行前期策劃與采訪,并撰寫稿件再到后期制作等過程,然后利用電視、廣播或報紙等媒介進行發(fā)布新聞事件,傳統(tǒng)的新聞采編工作就是這一系列流程形成的。在新形勢的發(fā)展中,新聞的傳播主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21世紀已經全面進入互聯(lián)網時代,人們利用互聯(lián)網對信息進行傳遞,微信、QQ、微博等媒介可以對新聞隨時隨地不受空間的限制進行傳播。新形勢的發(fā)展給傳統(tǒng)新聞采編人員帶來一定的威脅,雖然目前新聞采編人員還占有一定的位置,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新聞傳播的主體發(fā)生了改變,在未來變化成什么程度還要看新聞采編人員自身的業(yè)務素質是否過硬。扎實的新聞業(yè)務水平才能在新形勢發(fā)展中以不變應萬變。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導致新聞工作在采編模式上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新聞采編工作基本是以媒體機構進行傳播,采編人員在對新聞進行報道的前后都是獨立進步,與受眾沒有溝通交流的環(huán)節(jié),也沒有先進的技術讓采編人員與受眾交流的機會,采編人員對新聞報道完成后就算完成了工作內容。而新媒體形勢下采編模式的變化給新聞帶來了更大的靈活性,采編人員在對一篇新聞報道后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與受眾進行互動交流,受眾可以把對新聞報道的缺陷或與新聞有關的更多信息反饋給采編人員,采編人員在受眾的意見下可以報道出更多滿足受眾要求的新聞內容,也可以在編輯內容時以受眾的角度去報道內容。目前很多單位或企業(yè)都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企業(yè)可以將單位內部發(fā)生的有趣事件進行報道宣傳,在公眾號中進行轉發(fā),也是對新聞信息的傳播,群眾可以在閱讀信息后在下方留言,這樣企業(yè)通過對公眾號中閱讀數(shù)量來了解受眾喜愛的新聞點,這是目前新聞采編工作的一大趨勢。
隨著新聞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新聞報道的模式也在發(fā)生巨大改變。廣范的新聞報道是新聞采編人員利用先進手段來完成的,為了讓新聞具備新聞時代的特點,需要對新聞進行全方位的報道。我國的新聞事業(yè)一直發(fā)展的較為良好,人們的關注度也相對較高,隨著報道模式的轉變,也對新聞采編人員報道技巧的提升。在傳統(tǒng)的新聞報道中,信息量少、圖像單一等問題都是影響受眾觀看的因素,如在電視報道中,受時間限制采編人員不能對新聞事件的背景進行詳細的敘述,這就影響受眾對新聞信息的判斷,受眾可能會對新聞產生一些猜測,猜測其背后的故事。相對而言,新形勢的新聞采編工作對報道的內容相對更豐富一些,受網絡的影響,新聞的內容會大量的進行傳播,采編人員可以利用網絡并不受空間限制,對視頻信息或圖片加以說明,將最新的新聞事件在第一時間呈現(xiàn)給大家,還可以進行現(xiàn)場報道,將所有事件傳遞給公眾,讓公眾對新聞進行考察,讓很多新聞事件通過公眾聲音和道德倫理來進行判定。在我們身邊經常會看到一些視頻信息上面標著“非正常拍攝”的字樣,這些其實是采編人員在對一些危害社會和人類的一些事物進行暗訪的方式,這種報道方式也可以呈現(xiàn)給公眾,讓公眾有一個正確的判斷事非的能力,這些都是新聞采編技巧提升的有效方法。
提高一個人的知識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借鑒他人的學習方法,并吸取成功的經驗,而新采編技巧的提升也是同理,新聞采編人員通過學習先進的技巧,借鑒好的編輯方式,并把所學到的內容充分應用到新聞采編的作品中,是對新聞采編水平提高的最有效途徑。要想在新聞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功,就要學會巧妙的動用新聞采編技巧。
任何一項學習都有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實踐能力操作,新聞采編技巧的學習中要善于運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新聞采編工作,這樣才能幫助采編人員盡快的提升工作效率,對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狀態(tài)也是一種改變,在新聞采編技巧的使用中能夠找出適合自己的采編技巧,并結合自身的特點加以改革,從而形成自己的采編技巧。
新聞從業(yè)者要對自己在采編工作技巧中進行及時的反思,促進其更好的發(fā)展。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的反省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態(tài)度及在采編工作中的技巧運用的是否得當,都是對新聞報道的有效提升,在反思中發(fā)現(xiàn)不足,并加以改正,這是對新聞工作基本的態(tài)度。
一個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不僅要具備較好的理論知識和業(yè)務水平,同時還要對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行提高,這是從事新聞事業(yè)的基本素養(yǎng)。優(yōu)秀的新聞作品是一個各方面素質都較好的人員完成的,所以新聞采編人員要定期的進行學習,在瞬息萬變的社會發(fā)展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要不斷的加強自身素質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提升新聞采編的技巧。
在新媒體時代,復雜多樣的新聞采編工作競爭激烈。在這樣大環(huán)境發(fā)展中,新聞采編工作者應當不斷提升自我綜合能力,提升新聞采編技巧的使用,并做出科學合理的創(chuàng)新,從而達到提高新聞采編作品的質量,使新聞具有更強的可觀賞性和傳播價值。
[1] 陳艷芬.論網絡對報紙新聞采編的影響[C]//我所向往的編輯——第三屆“未來編輯杯”獲獎文集.2003.
[2] 嚴雪,王艷,徐延鋒.中國氣象頻道河南記者站的新聞采編[C]//天氣、氣候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河南省氣象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2010.
[3] 鄧崢云.運用語域理論分析時事新聞報道的文體特征[C]//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2007.
[4] 趙士林,彭紅.媒體危機報道的傳播心理學透視和啟發(fā)[C]//第五屆全國新聞與傳播心理研討會暨中國心理學會新聞與傳播心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年會論文集.2005.
[5] 常河.新聞視覺傳播時代的“東早模式”[C]//完善圖片機制、提高履職能力——第十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2004.
[6] 曾凡斌.BBC、VOA等西方傳媒中文網站評析[C]//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2004.
Waystoimprovenewseditingtechniquesinthenewsituation
JIANG Xin-ting
(Jilin TV Station, Changchun 130021, China)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people’s life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news. People use a mobile phone or computer to browse some hot information every day.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news and information, and their requirements 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This requires that editors who are engaged in the work of journalism possess certa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have a high overall quality in order to gain people’s approval.
News editing; Editing skills; New situation; Ways
G212
B
1674-8646(2017)22-0094-02
2017-09-16
姜昕婷(1980-) ,女 ,學士,初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