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喜愛食物,本科畢業(yè)后選擇遠渡重洋,來法國學習食品工程。獨居宿舍難免犯懶,便常常挑些蔬菜和肉放一鍋里燉了,直接捧著鍋呼嚕嚕吃下去。人在熱氣里熏著,似乎也不那么寂寞了。米飯一次多煮一些或是干脆樓下買根法棍,做一次可以吃幾頓,便捷卻毫不寒酸。一餐飯,一碗湯,是身在異國他鄉(xiāng)最好的自我治愈。
冬日暖鍋
豐富的食材配上清淡帶甜的湯頭,是我隔段時間就會想念的料理。形似火鍋,但吃一大碗也不會有負擔,營養(yǎng)和方便程度堪稱滿分。
用料:
豆腐100克,肥牛片150克,香菇3朵,蔥白1段,水果玉米半根,茼蒿、白菜各適量,生抽、料酒各1湯匙,糖3茶匙,鹽少許,黃油適量。
做法:
1.豆腐切塊,小火煎至金黃;蔥白、玉米切段;茼蒿切段;白菜切片;生抽、料酒、鹽、糖混合成調(diào)味汁。
2.肥牛片用黃油煎至變色盛出,下蔥白略煎,加入調(diào)味汁,放入香菇、玉米,加少許水煮開,加蓋煮5分鐘,下入茼蒿段、白菜片、肥牛片、豆腐塊,翻拌,加蓋小火煮3~5分鐘至食材入味,開鍋即可。
廚房小語:
暖鍋料理可蘸生雞蛋食用,更加美味,但雞蛋需保證是可生食的新鮮雞蛋。
越式河粉
小火慢熬成的湯頭集合了牛骨和雞骨的鮮香,再融入香草清新又濃烈的芬芳,周末做上一大鍋分塊凍起來,無心做飯時直接用來燙些蔬菜都覺美味。
用料:
湯底:牛大骨3段,雞架2個,洋蔥2個,生姜3片,香料包(香葉1片,丁香、八角、桂皮各少許)。
河粉:干河粉、牛眼肉、豆芽、檸檬各適量,小米辣、魚露、香草(香茅、薄荷、九層塔等)各少許。
做法:
1.干河粉泡水;將湯底中除香料包外的材料放入預熱200℃烤箱,烤至微焦黃,中途翻面。
2.將烤好的湯底用料和香料包同倒入鍋中,加入足量熱水,撇去浮沫小火燉煮3小時以上;靜置冷卻撇去浮油,分裝入冰箱儲存,取一碗量備用。
3.再次煮開湯底,加魚露、糖、鹽調(diào)味;下入河粉、豆芽煮熟,放入牛肉片燙熟;吃之前擠入檸檬汁,依個人口味添加香草和小米辣。
酸辣魚片
在法國很難買到新鮮的魚,我便常常在超市買些龍利魚柳回來,凍在冰箱里,便宜低脂又容易入味,處理也非常方便,是對窮學生和單身族而言,是非常好的一種食材呢。黃燈籠椒的純粹辣味混合番茄和青檸的酸味,味覺層次非常豐富,讓人涕淚橫流卻又不愿意放筷。
用料:
龍利魚柳1條,黃燈籠辣椒醬半罐,番茄2個,金針菇100克,青檸半個,大蒜2瓣,鹽、糖、白醋各少許。
做法:
1.番茄1個切塊,1個切丁;大蒜切片;龍利魚柳片成魚片加少許鹽稍腌。
2.熱鍋加油放蒜片煎香,下番茄丁翻炒,再加入黃燈籠辣椒醬,加熱水,開鍋后煮10分鐘;加鹽、糖,淋入少許白醋,下金針菇、魚片和番茄塊稍煮,出鍋前淋入少許青檸汁。
培根蔬菜濃湯
大塊培根經(jīng)過燉煮就連肥肉也毫不油膩,土豆的淀粉給湯汁帶來濃郁的幸福感。各種蔬菜的天然甜味和肉香相得益彰。而如此美味,卻只需要一點點耐心去燉煮而已。
用料:
大塊培根300克,芹菜2根,卷心菜1/4顆,胡蘿卜1根,洋蔥半個,小土豆2個,鹽少許。
做法:
1.芹菜切段,卷心菜切片,培根、胡蘿卜、洋蔥、小土豆切大塊。
2.培根在鍋中小火慢煎至出油,倒出多余油分,加入蔬菜和熱水,小火燉煮1小時,加鹽調(diào)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