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然
動機設計模型ARCS的研究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李 然
學習動機的確定對于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缺乏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致使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時多數(shù)表現(xiàn)出難以接受的狀態(tài),英語作為學生接受的第二語言教育,因受到語言環(huán)境和語言習慣的限制,掌握起來會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了提升英語教學的效率,可以充分利用動機設計模型ARCS的研究成果,對ARCS模型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做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希望可以構建出一套基于ARCS模型的完善的英語教學體系,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學習動機;ARCS模型;英語教學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習動機是學生能夠自主掌握的重要因素之一,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可以發(fā)現(xiàn),學習動機與教學成果的之間存在必然聯(lián)系,學習動機的正確確立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成果也就顯而易見了。而能夠激發(fā)起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并不常見,這也是英語教學一直無法得到有效開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幾年對ARCS動機模型研究的不斷深入,社會各界對其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是,就ARCS動機模型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還沒有取得大的進展,文中就對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需要可以推進ARCS動機模型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程。
(一)英語教學的主要特征。英語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掌握第二語言的過程,它承擔著與外界溝通和交流的社會責任,這也是英語教學與其他學科存在本質(zhì)差別的主要原因之一。英語教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差異表現(xiàn)下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英語教學不是對單純的語法、句式和單詞的學習,而是掌握這門語言,這對于缺乏對應語言環(huán)境的狀況來說,是一項很難完成的任務。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不是為了應對考試,而是讓學生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可以獨立完成與他人的溝通和交流,為此,英語的學習并不是單向的,而是多向的,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責任;其次,英語教學沒有其他學科嚴謹?shù)慕Y構形式,而是由多個學習單元組成的一類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出正確的引導,將各個小的學習單元進行整合,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第三,英語教學的各個學習單元既可以單獨存在,單元之間又存在特定的聯(lián)系,學生如果能夠找出其中的聯(lián)系進行網(wǎng)格化學習,就向掌握英語語言又邁進了一步。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熟悉英語語言的表達方式,能夠獨立完成與他人的溝通,為此,英語教學又是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使其在完成英語學習之后,可以掌握在特殊環(huán)境中與人交流的能力。在進行動機設計時,需要對以上內(nèi)容進行全面考慮,這樣才能確保其應用價值。
(二)學習動機之于外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動機是指引學生完成學習行為的關鍵內(nèi)容,在學習過程中承擔著不可或缺的作用?,F(xiàn)有的研究成果中表明,學習動機設計可以使學習效果提升35%左右,在對學習動機設計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之后可以發(fā)現(xiàn),學習效果和學習動機存在密切的關系。相關學者指出英語學習動機設計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采用有效的手段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看法,對英語語言的態(tài)度,為學生確立學習的期望和目標,當學生接受這類引導之后就會自主的做出努力。這是一種從改變心態(tài)和學生思想方面提出的設計,當學生認識到英語語言學習之后能夠獲得哪些收益,對自身的發(fā)展具有哪些作用,就會在學生中表現(xiàn)出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和對學習成果的期望就是推進學生不斷付出努力的動力來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求知欲望,這種情況下,英語學習的效果會非常明顯;相反的,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不感興趣時,就會變現(xiàn)出厭學的情緒,教師如果不能在此時轉變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和觀念,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從厭學轉變成放棄學習,學習效率會大幅度降低。
(一)外語學習動機策略的設計過程。根據(jù)相關學者對動機策略設計步驟的研究,我們在進行英語教學的動機設計時可以將其分成5個步驟:一是對英語教學信息和學生的基本信息進行充分了解,這樣才能保證動機設計的目的和標準符合實際教學的要求。英語教學信息指的是課程設置的目的、教學環(huán)境以及師資情況等,而學生的基本信息指的是,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對英語教學的態(tài)度以及對英語語言的掌握情況和認識情況等;二是對英語教學的目的進行確定,對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需求進行了解,這樣才能確保學習動機的設計符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動機設計可以根據(jù)制定者的教學經(jīng)驗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共同確定,在對現(xiàn)有的教材內(nèi)容進行分析之后,找出其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同時確定不同教材對不同學生的教育意義;三是確定動機設計的目標和評價標準,將其作為設計動機激發(fā)體系的重要依據(jù)。教師需要首先明確自身對動機設計效果的要求,例如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樂于使用英語語言進行交流等行為要求;四是設計英語學習動機的激發(fā)體系。盡可能搜集有效的激發(fā)策略、根據(jù)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條件確定最終的激發(fā)策略、最后將其與英語教學相融合,設計行之有效的針對性較強的英語學習動機體系;五是搜集英語教學資料、確立動機形成的評價機制。教師可以使用現(xiàn)有的學習資料進行教學,也可以搜集其他資料對豐富教學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形成評價機制指的是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真實反應以及教師對教學成果的滿意程度,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動機設計策略進行整改,希望可以發(fā)揮其最佳作用。
(二)動機設計模型ARCS在外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英語教學與其他學科相比有著很強的社會特征,學習英語語言的目的是教會學生掌握英語語言的同時,具備與人交流和溝通的能力,這考驗的是學生的主觀作用。在進行英語學習動機設計時需要注重的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和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為了使動機設計與英語教學相融合,我們從英語教學的三個階段入手分析ARCS動機策略的表現(xiàn)形式。
1.ARCS模型在外語碎片化學習階段的應用。外語碎片化學習階段注重的是外語單詞、短語、語法、句型等的累積,強調(diào)通過非正式學習的方式快速獲取各種知識碎片。因此,它需要學習者充分利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零碎時間進行外語學習。而這一階段也是學習者最容易分心和產(chǎn)生放棄想法的時期,所以,集中學習者的學習注意力,提高其外語學習的積極性是這一階段外語動機策略設計的核心。
2.ARCS模型在外語整合式學習階段的應用。學習者在外語知識碎片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將進入整合式學習階段,這一階段注重的是外語知識碎片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形成結構化、網(wǎng)絡化的外語知識體系,這對于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個挑戰(zhàn)。因此,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的學習支持和幫助是這一階段外語動機策略設計的主要工作。
3.ARCS模型在外語創(chuàng)造性學習階段的應用。創(chuàng)造性學習是外語學習的最高階段,也是學習者學習外語的最終目的,它考察的是學習者是否能夠?qū)⑺鶎W的外語知識技能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學習注重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自我學習能力以及自我創(chuàng)造能力等。為了持續(xù)維持學習者的外語學習動機,真正提升學習者外語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效率,最大程度地挖掘?qū)W習者的潛在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精神,筆者認為營造具有神秘感的問題情境非常重要,它是吸引學習者進一步投入外語學習的動力,是激發(fā)他們開展外語實踐應用的關鍵。
[1]杜秋娜.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ARCS動機模型[J].商情,2016(28);
[2]印麗萍.ARCS動機模式在開放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3).
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名稱:ARCS動機模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編號:GH152029)
邢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