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基宇
在瑣碎的生活中,有愛,平凡的愛。剛能站穩(wěn)時,爸爸用手掌將我托起,有愛。孩提時,媽媽起早準備的一頓溫暖的飯菜,也有愛。愛,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卻也足以令人熱淚盈眶,因為愛在一粥一飯間。
愛源自平凡的偉大。平常的磨合,迸發(fā)出愛的火花,一位作者寫到:早上剛要出門,猛然看見他的爸爸媽媽在告別。這時,細心的媽媽發(fā)現爸爸的鞋帶未系好,便俯身幫爸爸系好,媽媽起來后,爸爸又看見媽媽的一縷長發(fā)飄到面頰邊,便伸出手給媽媽理順。這是一個平凡的日常生活場景,卻能充分體現夫妻間的關愛與不舍,經歷平凡,卻同樣偉大。
愛是冷天里的一句叮囑。記得去年冬天,我給百里外的媽媽打電話,一通話,媽媽便問我穿了幾件衣服,天氣冷不冷,要注意身體,這時頭上的雪花似乎幻化成夏日的驕陽。這只是生活中的一句普通的叮囑,卻能溫暖孩子的一方心靈,讓心不再寒冷。
愛是油燈下持久的等待。如孟郊的《游子吟》里面的“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年邁的母親,伴著一盞光如黃豆的油燈,手執(zhí)針線,精心地為在外的孩子縫制衣服,擔心的只是孩子遲遲不回家。同樣是平凡的一個動作,卻極生動地體現了母愛的暖意。
在大庭廣眾下親熱的戀人,也許晚上便會分手,只有在平凡中產生的愛,才經受得住平凡的磨礪,才能曠久。當代著名作家劉墉在《點一盞心燈》中寫過這樣一種人:一個人生前極力說自己愛吃魚頭,卻在臨終前說自己吃魚頭是為了讓別人有魚肉可吃,其實并非真愛吃魚頭。眾人無不感泣,感動于朋友的關愛。所以,平凡的愛,才是最真實,最長久的友愛。愛在一粥一飯間啊。
朋友,請留意生活中的細節(jié),有時它很不顯眼,甚至于平凡,但請別忘了,其中可能包含不平凡的愛意。因為,愛在生活細節(jié)中延伸,愛在一粥一飯間永存。
(指導老師:劉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