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萍
(西安一四一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89)
病例報道
含黃酮成分保健品致低血糖昏迷病例1例
高利萍
(西安一四一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89)
人體組織主要靠血糖供應能量,因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能合成葡萄糖,且貯存的糖原極少,因此,低血糖可引起明顯腦功能紊亂。若長期、嚴重的低血糖未及時糾正,會導致永久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甚至死亡。
黃酮;保健品;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是臨床中昏迷較常見的原因之一。此外,低血糖可增加血小板聚集而促進糖尿病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1]。因此,低血糖的預防非常重要。臨床中導致低血糖的常見藥物為胰島素、磺脲類等降糖藥物,我院收治因大量服用含總黃酮保健品導致低血糖昏迷患者1例,報道如下。
患者男性,86歲,主因“間斷意識不清22 h”于2017年3月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6 h先后自服外購“多鞭保腎丸”60粒(每100 mg含總黃酮60 mg)。22 h前患者被家屬發(fā)現(xiàn)呈嗜睡狀態(tài),全身大汗,立即送往當?shù)匦l(wèi)生院后患者神智轉(zhuǎn)清,未進一步診治返回家中。10 h前患者自覺全身不適,大汗、乏力,無肢體麻木、活動受限,無言語含糊,無頭痛,未診治。4 h前患者出現(xiàn)意識障礙,呈淺昏迷,皮膚潮濕多汗,于我院急診科測隨機血糖1.9 mmol/L,予以50%葡萄糖40 mL靜推后患者意識轉(zhuǎn)為嗜睡狀態(tài),入我科治療。既往體健。入科查體:體溫:36.1oC;心率:106次/分;呼吸:21次/分;血壓:132 mmHg/81 mmHg,嗜睡,精神差,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 mm,雙肺呼吸音粗,無干濕性啰音,心率106次/分,律齊,腹軟,未觸及包塊,神經(jīng)系統(tǒng)查體陰性。輔助檢查:肝功能:谷丙轉(zhuǎn)氨酶9 U/L;谷草轉(zhuǎn)氨酶17 U/L;白蛋白36.7 g/L;隨機血糖:2.09 mmol/L;胰島素:48.97 uIU/mL(4.03 uIU/mL-23.4 uIU/mL);C肽:16.84 ng/mL(0.3 ng/mL-3.73 ng/mL);糖化血紅蛋白5.8%;腎功:肌酐:126.8 umol/L;尿素氮:7.81 mmol/L;腫瘤標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類抗原199、242、724、前列腺抗原)陰性;甲功:FT3 2.36 ng/mL;FT4 1.08 ng/mL;TSH 3.48 UIu/mL,頭顱CT:雙側(cè)基底節(jié)區(qū)多發(fā)腔梗,雙側(cè)側(cè)腦室前后角旁、半卵圓中心腦白質(zhì)脫髓鞘改變,老年性腦萎縮。胸部、腹部CT均未見明顯異常。診治經(jīng)過:入院后予以10%葡萄糖持續(xù)靜滴,并半流食q2h進食,輔以補鉀等支持治療,監(jiān)測血糖提示:入院后24 h血糖波動在2.0 mmol/L-6.5 mmol/L,予以50%葡萄糖靜脈注射糾正低血糖,入院后24 h-48 h時血糖波動在3.0 mmol/L-8.0 mmol/L,入院后72 h逐步停用靜脈輸注葡萄糖,予以正常飲食,監(jiān)測患者血糖維持正常范圍內(nèi)(5.1 mmol/L-11 mmol/L)。低血糖糾正后復查空腹血糖:5.24 mmol/L;胰島素:7.91 uIU/mL;C肽:2.23 ng/L,均恢復正常范圍,且無高胰島素血癥。
本病例入院后表現(xiàn)為持續(xù)反復低血糖,72 h后逐步恢復正常,結(jié)合其病例特點,基本可排除胰島素瘤、腫瘤異位分泌、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癥多種因素導致低血糖,考慮藥物性低血糖。患者在發(fā)病初期出現(xiàn)反復低血糖,胰島素水平在藥物刺激下不適當分泌增加,待藥物體內(nèi)代謝后,胰島素水平恢復正常水平,符合藥物性低血糖特征。在目前研究中發(fā)現(xiàn),黃酮類化合物是高等植物中一類重要的次生代謝產(chǎn)物,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很多中草藥如銀杏葉、葛根、黃芪等憑借其發(fā)揮藥理作用。目前在多項動物實驗中已證實黃酮具有降血糖作用。陳玲玲等[3]從桑葉中提取桑葉黃酮進行動物實驗證實桑葉黃酮可有效降低糖化血紅蛋白,顯著提高血清胰島素水平。
氧化應激是胰島素抵抗的重要發(fā)病機制,因此與糖尿病并發(fā)癥密切相關(guān)。有試驗證實蜂膠總黃酮可使大鼠體內(nèi)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顯著升高,說明蜂膠黃酮可增強體內(nèi)抗氧化物酶活性,降低由糖尿病所引起的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從而發(fā)揮抗氧化作用[4]。此外,苦蕎黃酮可抑制α-糖苷酶的活性,目前給予不同碳水化合物的糖耐量試驗均可證實??嗍w黃酮可直接抑制甘油三酯的吸收,降低餐后甘油三酯的升高,還可激活過氧化物體增殖劑激動性受體α,因此可降低血脂,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謝[5]。但因各植物提取總黃酮成分復雜,作用機制未了解,目前尚無相關(guān)藥物研究。
在臨床工作中,面對低血糖患者應高度警惕各種保健品、中成藥物所引起,避免延誤病情。
[1]廖二元, 莫朝暉. 內(nèi)分泌學[M].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0: 1569.
[2]吳志平. 中藥桑枝總黃酮的提取工藝及其降血糖藥理學研究[D]. 蘭州大學, 2005: 1-64.
[3]陳玲玲, 劉煒. 桑葉黃酮對糖尿病小鼠調(diào)節(jié)血糖的作用機制研究[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0, 26(11): 835-838.
[4]楊明, 隋殿軍. 蜂膠黃酮對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J]. 中國藥學雜志, 2014, 49(16): 1410-1413.
[5]薛長勇,張月紅. 苦蕎黃酮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途徑[J]. 中國臨床康復, 2015, 9(35): 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