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旺姬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fā)思維能力、培養(yǎng)合作精神、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且還應當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利用專業(yè)知識,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汲取情感素養(yǎng)的精華,從而接受德育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yǎng)良好的品格。
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與德育教育有效的結合起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利用英語名言在教室里創(chuàng)設德育氛圍。
教室是學生接受文化教育的主要地方,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主陣地,是孕育和傳播精神文明的圣地。《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曾經說過:一間教室的容量是無限的,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取決于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著什么。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局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感覺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教室的功能,渲染德育教育氛圍。我很珍惜教室里每一次德育教育的機會,每天讓值日生在黑板左上角用英語寫一句名言警句,如:No pay no gain.(不勞無獲)、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歲月不等人), A young idler, an old beggar.(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He would climb the ladder must begin at the bottom.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上課前讓學生讀一讀,或者讓學生用英語說一句對自己最有激勵性的話,這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高尚的德育情操。除此之外,每個學期開學之初,我會打印一些勵志名言,讓學生涂上鮮艷的顏色或畫上漂亮的花邊,用卡紙裝裱起來,貼在教室的墻上,讓學生耳聞目睹,做到“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教育作用。
二、利用教師自身形象作好學生的表率。
記得《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中一書曾經提過,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決定了教室的尺度,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孩子們一直看著你,他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你要你的學生做到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么你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眾所周知,小學教師是學生的啟蒙老師。教師高尚的情操和修養(yǎng)使學生產生敬意,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美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小學生模仿能力強,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所以,我們嚴格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要求自己,保持高尚的師德,愛崗敬業(yè),作風正派,關心集體,與人和睦相處,團結協(xié)作,衣著得體,舉止文明,處處做學生的表率。
三、利用教材內容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英語教材的編排一方面介紹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文化知識、道德情操的緊密結合,其中有很多課文都是進行培養(yǎng)學生高尚人格和道德情操的極好教材。人教版PEP小學英語教材內容豐富多樣,注重色彩設計,整體編排布局適合小學生實際,注重能力培養(yǎng);課文所涉及的題材比較廣泛,具有時代感,思想性、科學性、實用性、啟發(fā)性和創(chuàng)造性。如:At School、My Family、We Love animals、Shopping、Time、Food and Drinks等。這些教學內容都滲透了德育因素,我們應努力挖掘這些德育因素,以知識為載體,適時適度地在教學中滲透人際關系、思想品質、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育。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樹立正確的思想和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使他們明確學習外語的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例如:我在教學四年級下冊Unit 4《On the Farm》時,在學生學習完句型What are these/those? Theyre...之后,我利用PPT課件出示了農場豐收的喜悅場面,那些清脆若滴的新鮮果蔬:
green,beans,eggplant,tomatoes,potatoes,onions,cucumbers,cabbages等等,讓他們操練句型,利用教材內容對他們進行熱愛勞動、熱愛集體、熱愛生活的教育。最后,要求學生用英語There be的結構陳述圖中的內容。這樣,學生既掌握了英語知識,又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思想教育的效果和目的。
我們知道,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由兒童期向青春期過渡的關鍵時刻,處于心理發(fā)展的驟變期,自我意識、獨立意識明顯增強,可是自我分析、自我調節(jié)、分辨是非的能力仍然很差,一些孩子出現(xiàn)跟風追星的現(xiàn)象。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在教學六年級上冊Unit 5《What does she do》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學生喜愛的歌手、明星或名人的海報或圖片,學習singer,actor,actress,writer,artist,TV reporter等職業(yè)的詞以后,我問學生: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n the future?(你將來想做什么職業(yè)?)學生紛紛說出自己心中的理想,我因勢利導,在大屏幕上打出這樣的話語:
“ 同學們,每個人都有夢想,只要你不斷努力,你的夢想就會實現(xiàn)。不管將來你們做什么,在老師心目中,你們都是最棒的!老師愛你們!
四、在培養(yǎng)學習興趣中滲透德育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以高昂的學習激情去主動獲取知識,同時教師注意滲透德育教育,教學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1、利用英語小故事進行德育教育。小學生喜歡聽故事,我平時很注重每個單元里的Story Time,讓他們看看視頻,然后模仿表演,最后適時點撥。比如:六年級上冊P25
2、設計趣味性的英語特色作業(yè)進行德育滲透。
長期單一的作業(yè)形式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厭煩。小學生生性好動,如果能精心設計有特色的作業(yè),把他們的天性與完成特色作業(yè)聯(lián)系起來,然后把德語教育滲透其中,相信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德育教育無處不在。它是我們一項長抓不懈的中心工作,我們應該在教學中不斷的探索、總結。通過英語教學,幫助學生形成開放、包容的性格,發(fā)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識與能力,促進思維發(fā)展,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
[2]暢銷書《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跡》
[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