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閏國++邱紅飛
根據(jù)2001年9月5日由國務院、中央軍委修改公布的《征兵工作條例》規(guī)定,“依法可以緩征的正在全日制高等學校就學的學生,本人自愿應征并且符合條件的,可以批準服現(xiàn)役,原就讀學校應當按照有關規(guī)定保留其學籍,退伍后準其復學”,高校征兵工作在全國高校開展落實已近15年,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每年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的大學新生及在讀大學生不斷增多,這為提高部隊兵員素質、促進國防和軍隊科技現(xiàn)代化建設起到了積極地作用,這部分服兵役的學生在服役期滿后絕大部分選擇了回到原來的學校繼續(xù)完成學業(yè)。這些退伍返校的學子經(jīng)過近兩年的軍營歷練,使得他們在身體條件、意志品質、心理素質、思想覺悟和政治修養(yǎng)等方面,都與普通的在校學生相比都具有相當?shù)膬?yōu)勢,在同學當中有著較高的威望,是高校在開展愛國教育、國防教育過程中可充分利用的資源,既可充分發(fā)揮和利用他們身上所具備的優(yōu)秀品質和優(yōu)良作風,展現(xiàn)出他們在部隊中學習和掌握的技能,同時又可滿足高校學生工作的需要,開啟高校學生工作的新局面。
自2014年征兵體檢時間由每年的11、12月改為每年的7、8月后,為更多符合兵役要求及條件的大學生創(chuàng)造了進入部隊鍛煉的機會。而從2015年全國開始實行2次退伍制度以來,9月份新兵剛到部隊集訓,而服役到期的老兵在10月退伍,這樣一來當高校新生入學后要開展新生軍訓時,就出現(xiàn)了教官不足的情形,特別是校址處在縣級地域的高校,這一情況對開展軍訓工作影響就更大了。以浙江廣廈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2013級新生新生軍訓的時候還是一個專業(yè)班級配備一名教官,但到了2014級新生軍訓的時候,由于教官人數(shù)不足,只得將班級整合起來軍訓,2個班級合在一起近百號人,配備一名教官,2015級新生軍訓的時間到了,由于正碰上部隊“青黃不接”的時期,合作的部隊單位在9、10月份竟派不出足夠的教官,不得已,學校只能將原計劃的軍訓推遲到來年的3、4月份開展。但在2015級新生報到時,有38名退伍復學的新生,同時還有214位新生參軍入伍辦理了學籍保留手續(xù),所以高校在加強退伍復學學生的教育管理
一、退伍生在學校日常管理中的優(yōu)勢作用
(一)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好助手
退伍生在部隊大熔爐里經(jīng)過近兩年的軍事化的管理和高強度的軍事訓練,不僅紀律性強,而且意志品質堅定,同時也具備了較高的政治素養(yǎng),他們身上所具備的這一些列優(yōu)良品質以及在部隊的經(jīng)歷都是大學生身邊的典型,是開展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絕佳題材和案例。另外,輔導員和班主任工作事務繁雜,既要上課、備課,還要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因此需要一批責任心強、樂于奉獻、吃苦耐勞的學生擔當助手,而大部分退伍學生具備這些素質,如果輔導員和班主任充分合理的選擇優(yōu)秀退伍學生做助手和擔任班級干部,這樣不僅有利于發(fā)揮退伍生在學生群體中的領頭羊作用,還可以有利于良好的班風、學風的形成,同時增強班級凝聚力建設,從而促進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大大提高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二)新生軍訓時可挖掘和發(fā)揮的潛在力量。
高校在開展新生軍訓是,一般都是邀請合作的部隊單位派教官來幫助學校完成軍訓任務,很少會去挖掘和發(fā)揮在校學生中退伍復學生的作用?,F(xiàn)在隨著新形勢的出現(xiàn),即使有個別學校讓退伍生參與到軍訓任務中,所承擔的任務也是很少的。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局面,一方面是受到退伍學生的數(shù)量限制,另一方面,從學校的層面考量,還沒有足夠的信心讓這部分退伍生挑起軍訓大梁。比如我校2015級新生報到時,有38名退伍復學的新生,加上在校大二的退伍復學學生,也不過50個左右,和新生班級數(shù)相差很大,而且學校對這部分退伍生擔任新生班級教官,既沒有相應的制度體系來進行管理,也沒有相應的集訓跟進,所以很難發(fā)揮退伍學生承擔軍訓力量的潛力。但是其他高校已經(jīng)有了發(fā)揮退伍生擔任軍訓教官的先例,而且效果還不錯,比如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廣州大學體育學院等,不僅解決了教官不足的難題,還充分挖掘和發(fā)揮了退伍生在軍訓中的積極作用,通過他們在軍營鍛煉的經(jīng)歷、感想、收獲,能夠幫助在校大學生深入了解軍營,同時也能夠激勵更多的大學生參軍。
(三)愛國教育中退伍生可現(xiàn)身說法
高校在開展愛國教育、國防教育過程中,可以通過在校園內開展軍營生活圖片展、舉辦退伍學生先進事跡報告會等活動,讓其它普通學生能夠從退伍學生身上了解真正軍人生活的點滴,并參與到符合大學生體能鍛煉要求的軍事訓練,促使廣大學生能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作風和行為習慣。
(四)國防軍事教育中可由退伍學生擔任助教
目前各高校國防軍事教育的專職教師缺口很大,就以我校為例,每屆學生招進來都能有70個以上的班級,但是專職國防軍事教育的老師只有一位,另外一位是兼課的體育老師,而專職的國防軍事教育老師年齡已達55歲,雖有軍隊生涯經(jīng)歷,但因后期沒有參加過系統(tǒng)的培訓和學習,知識面都還停留在八九十年代,而退伍生因剛從部隊退役回來,對最近的國防知識、軍事武器、國際形勢都比較了解,且退伍生在部隊中不光鍛煉出強壯的體魄,還培養(yǎng)了過硬的心理素質、較高的政治思想覺悟、嚴謹?shù)纳钭黠L,這使得他們普遍具有思想端正、不畏艱難、成熟穩(wěn)重、熱愛集體等優(yōu)秀品質,在學習和生活上起帶頭示范作用,在學生中具有較高的威信,可以勝任軍旅教育的教導工作。而且退伍學生與普通學生同吃同住,這樣能使軍人的作風和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教育效果更明顯和持久。
二、退伍復學學生日常管理
退伍復學學生經(jīng)過近兩年的部隊生活磨練,較之前在身體條件、意志品質、心理素質、思想覺悟和政治修養(yǎng)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從部隊退役返回學校后,兩者之間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是截然不同的,與身邊的人的關系也是寬松的,因此退伍生復學后,如何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管理,也對各高校的學生管理者提出了一個新課題。
(一)退伍生存在的問題
1.價值觀與普通同學存在差異
退伍生和普通大學生在年齡上相仿,但在人生經(jīng)歷上,退伍生多了近兩年的部隊集體生活,因此與在校大學生相比,退伍生思想政治覺悟更高一些、集體主義觀念和社會責任感更強一些。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退伍生和普通的學生之間因價值觀之間存在差異,難免會生發(fā)生沖突,使得他們的思想、觀點和行為等有時得不到周圍學的認可,從而使他們陷入困境。
2.學習上會感覺壓力較大
經(jīng)對本校2015級部分退伍復學學生訪談了解到,將近60%的退伍生在學習上感覺壓力很大,跟不上教學進度,因為他們在部隊期間的大部分時間花在軍事技能和體能訓練,理論學習的時間相對較少;而且部隊的學習形式、內容與大學的專業(yè)學習存在非常大的區(qū)別,制使他們的知識體系出現(xiàn)斷層,從而使他們對大學課程感到生疏,學習壓力較人,出現(xiàn)厭學現(xiàn)象。
3.人際關系出現(xiàn)危機
雖然學校也有一定的作息時間安排,但相較于部隊里嚴格的作息制度,學校的作息時間太寬松了,這使得他們與周圍同學在作息上出現(xiàn)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活,從而引發(fā)與周圍同學之間的矛盾。另外,大部分的退伍生復學后比同班同學大2~3歲,他們與新同學之間有了明顯代溝。
(二)對于退伍生的教育對策
1.學校相關部門應該重視和關心退伍生
學校的領導、學生輔導員及班主任老師應通過走訪、座談等形式,了解退伍生在復學后面臨的困難,并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讓他們可以安心的在學校完成學業(yè)。
2.加強退伍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
退伍生復學后,學校要關注他們的心理適應,特別是他們對新環(huán)境、新對象的適應,對有需要關注的退伍生進行定時跟蹤,采取團體輔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式,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使他們盡快適應學校生活,消除不良的心理情緒。
3.緩解退伍生學習壓力
針對退伍生普遍存在的學習存在壓力感,學校有關部門首先,應對其進行學習教育,鼓勵他們發(fā)揚軍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其次,學校應該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逐步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和增強他們的學習能力。比如,學校在正常的課時安排之外,為退伍生單獨安排課程,對他們采用集中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式,有針對性的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三、總結
退伍復學學生因其特殊性,在高校學生管理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學院有關部門應該重視和關心退伍生,要加強對退伍生的心理狀態(tài)的關注,學校要特別關注他們的心理適應,采取個別輔導和團體輔導相結合的方式,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使他們盡快適應學校生活,消除不良的心理情緒。
其次,要充分發(fā)揮退伍生的主觀能動性,讓退伍生參與到學校的軍訓任務,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勢,同時也能讓他們體驗到存在感,并充分發(fā)揮這部分退伍生與眾不同的部隊經(jīng)歷,在學生中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國教育、國防教育,同時學院的領導老師及班主任應通過走訪、座談等形式,多了解學生在復學后面臨的困難,并及時幫助他們解決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能夠安心、順利地的在學校完成學業(yè)。
參考文獻:
[1]《關于從全日制高等學校在校學生中征集新兵有關問題的通知》[2001]參聯(lián)字4號[Z]
[2]《關于從全日制高等學校在校學生中征集新兵有關問題的通知》[2002]參聯(lián)字1號[Z]
[3]檑錦滔,聶鐳.新形勢下大學生軍訓工作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9(5)
[4]茼玄晉.國防生擔任高校學生軍訓教官的掇索,2008
[5]劉志民.國防教育與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