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藝+吳仁毅+許亞章+李東侃+王玉宏
[摘要] 目的 探討瞳孔成形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fā)作后瞳孔散大的療效。 方法 回顧分析該院2012年6月—2014年2月期間收治的21例(22眼)原發(fā)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fā)作后出現(xiàn)眼壓升高致瞳孔散大固定合并白內障患者,采用瞳孔成形術聯(lián)合白內障超聲乳化聯(lián)合人工晶體植入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治療,以其為觀察組。以及9例(9眼)已行小梁切除術的原發(fā)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瞳孔成形術聯(lián)合白內障超聲乳化及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以其為對照組。觀察兩組視力改變情況。 結果 觀察組裸眼視力較術前平均提高(2.73±2.31)行,對照組裸眼視力較術前平均提高(4.44±2.50)行,兩組患者術后瞳孔直徑縮?。≒<0.001),畏光減輕(P<0.001)。結論 瞳孔成形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瞳孔散大固定能夠達到提高視力、改善畏光眩光、提高視覺質量。
[關鍵詞] 瞳孔成形術;瞳孔散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白內障
[中圖分類號] R77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12(a)-0058-03
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fā)作時眼壓急劇升高,虹膜缺血,瞳孔括約肌失去收縮能力,出現(xiàn)虹膜萎縮,瞳孔永久散大[1]?;颊咭壮霈F(xiàn)畏光、眩光等癥狀[2],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常規(guī)的青光眼或白內障手術治療無效。為解決這一問題,該研究回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2月期間在該院住院的30例(31眼)由青光眼導致的瞳孔散大患者:觀察組僅伴有白內障,采用瞳孔成形聯(lián)合白內障手術治療對照組:患有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同時伴有白內障,采用瞳孔成形聯(lián)合白內障聯(lián)合青光眼手術治療。觀察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在該院住院的眼底疾病的患者30例(31眼),按合并存在的疾病分為兩組。觀察組21例(22眼)為急閉青光眼急性發(fā)作后出現(xiàn)眼壓升高、瞳孔散大同時合并白內障的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采用瞳孔成形術聯(lián)合白內障超聲乳化聯(lián)合人工晶體植入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治療;其中男5例,女16例;年齡47~79歲,平均(66.1±9.1)歲。對照組9例(9眼)為已行小梁切除術的白內障合并瞳孔散大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用瞳孔成形術聯(lián)合白內障超聲乳化及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其中男1例,女8例;年齡56~81歲,平均(66.6±6.6)歲。
1.2 手術方法
觀察組患者瞳孔成形術聯(lián)合白內障超聲乳化聯(lián)合人工晶體植入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治療:先術中行分離虹膜后粘連,采用infiniti超生儀展開白內障超聲乳化,能量30%~100%,負壓400 mmHg,乳化吸出白內障,囊內植入IOL。瞳孔成形術時先以撕囊鑷輕拉整復虹膜,評估虹膜延展性,預估虹膜縫合點。縫合時采用10-0聚丙烯縫線,從角鞏緣進入前房,自選定的虹膜第一縫合位點瞳孔緣后1 mm由前至后全層穿過虹膜,自第二縫合點瞳孔緣后約1 mm由后至前全層穿過虹膜,自周邊角膜出針。從透明角膜切口勾出第一縫合位點虹膜前縫線至縫線末端伸出透明角膜切口外,同一切口勾出第二縫合位點前部分縫線至切口處形成“U”形,在切口外將兩線套結,牽拉兩處縫線的眼外部分,線節(jié)在眼內扎緊,剪除多余的縫線。根據(jù)瞳孔大小決定是否于對側虹膜行相同操作,直至形成直徑約4.5 mm類圓形瞳孔。然后行常規(guī)復合小梁切除術。對照組患者既往已行小梁切除術,該次采取與觀察組患者相同的瞳孔成形術聯(lián)合白內障超聲乳化及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
1.3 觀察指標
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查視力查裸眼視力提高行數(shù)。測非接觸眼壓數(shù)值。取裂隙燈照相上瞳孔橫徑與豎徑的平均值作為瞳孔直徑。進行畏光評分:將無畏光、室外輕畏光、室外明顯畏光、室內畏光分別評為:0、1、2、3分。觀察上述指標在術前及術后1個月變化。
1.4 統(tǒng)計方法
以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該文中研究的數(shù)值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 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術前與術后1個月結果如下:觀察組裸眼視力較術前平均提高(2.73±2.31)行,術后瞳孔縮?。≒<0.0001);術后畏光改善(P<0.0001),眼壓術前平均(31.95±17.21)mmHg,術后平均(15.23±3.58)mmHg,術后眼壓下降(P=0.0001)。
對照組裸眼視力較術前平均提高(4.44±2.50)行,術后瞳孔縮小(P<0.01);術后畏光改善(P<0.01);眼壓術前平均(14.54±8.03)mmHg,術后平均(9.60±2.11)mmHg,眼壓下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出現(xiàn)前房出血這一并發(fā)癥,觀察組發(fā)生率18.2%(4/22),對照組發(fā)生率11.1%(1/9)。
3 討論
青光眼急性發(fā)作可致虹膜萎縮、瞳孔變形、散大固定,終生無法恢復[3]。上述患者合并白內障時常采用傳統(tǒng)青光眼聯(lián)合白內障手術。術后雖可降眼壓,提高視力,但瞳孔仍散大,常出現(xiàn)畏光、眩光等癥狀,視覺質量差[4-5]。瞳孔成形術最常用在眼外傷治療中,手術縮小瞳孔可減輕畏光,避免單眼復視及眩光,減小術源性散光對術后視力的影響,提高視覺質量[6]。該次研究中將瞳孔成形術應用在觀察組的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及對照組的作過青光眼手術的白內障患者的手術中。結果顯示:觀察組瞳孔直徑術前平均(7.09±0.88)mm,術后平均(4.73±0.74)mm,術后瞳孔縮?。≒<0.0001);畏光評分術前平均(2.05±0.63),術后平均(0.41±0.65),術后畏光減輕(P<0.0001);對照組瞳孔直徑術前平均(6.56±0.68)mm,術后平均(4.78±0.58)mm,瞳孔縮?。≒<0.01);畏光評分術前平均(1.44±0.50),術后平均(0.22±0.42),術后畏光改善(P<0.01)。上述結果表明:瞳孔成形術的有效應用可使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瞳孔直徑縮小及畏光改善,視覺質量提高。此外,此手術同時可避免人工晶體虹膜夾持[6-7]。瞳孔成形術后的虹膜平坦,張力較高,可避免虹膜房角堆積粘連,可達開放房角控制青光眼目的。該研究顯示,觀察組術后裸眼視力平均提高(2.73±2.31)行;眼壓術前平均(31.95±17.21)mmHg,術后平均(15.23±3.58)mmHg,術后眼壓下降(P=0.0001)。對照組術后裸眼視力平均提高(4.44±2.50)行;眼壓術前平均(14.54±8.03)mmHg,術后平均(9.60±2.11)mmHg,眼壓下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果表明:該手術不影響抗青光眼手術的降眼壓效果。同時,該手術不影響白內障術后視視力提高。這一結果和房建壯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
該研究也應看到,此手術也可能出現(xiàn)并發(fā)癥,其中前房出血較常見,該次觀察中觀察組發(fā)生率18.2%(4/22),對照組發(fā)生率11.1%(1/9)。術中過度牽拉損傷虹膜是其原因[8]。前房炎癥反應也多見,頻繁前房內操作會加重炎癥,需加強抗炎;該次觀察中觀察組有2例(9.1%)最終形人工晶體前成滲出膜,采用滲出膜撕除術治愈。
綜上所述,瞳孔成形術治療急閉青光眼瞳孔散大固定能夠起到提高視力、改善畏光眩光、提高視覺質量、穩(wěn)定人工晶狀體的目的、協(xié)助開放房角的作用,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 李美玉.青光眼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4:300
[2] 郭???,崔穎,張洪洋,等.瞳孔成形聯(lián)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的臨床研究[J]眼科新進展 2010,30(5):466-468
[3] 曲超,樊映川,吳崢崢,等. 瞳孔成形術對虹膜裂傷患者視力的影響[J].中華眼視光與視覺科學雜志,2012,14(8):503-506
[4] 馮其高,賴銘瑩,田汝銀,等.白內障超聲乳化聯(lián)合瞳孔成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2011,29(12):1269-1271
[5] 肖中男,胡竹林,李妍.瞳孔成形術聯(lián)合人工晶體植入術的臨床研究[J].中華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12,34(4):270-273.
[6] 房建壯,尹彩芳,袁文曉,等.瞳孔成形術在外傷性白內障術中的臨床應用[J]. 中華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12,34(3):173-175
[7] 孫昊.瞳孔成形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伴白內障25例臨床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27(4):408-410
[8] 羅豐年,張磊,陳靜,等.虹膜修補瞳孔成形術的臨床應用[J]. 中華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 2014, 36(11):842-844.
(收稿日期:2016-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