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廣
(濮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眼科 河南 濮陽 457000)
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矯正伴有上斜肌功能亢進的A型斜視效果觀察
郭朝廣
(濮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眼科 河南 濮陽 457000)
目的探討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矯正伴有上斜肌功能亢進的A型斜視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濮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A型斜視患者59例,均行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統(tǒng)計術前A型內斜、A型外斜水平斜度、減少量及客觀旋轉角度變化情況。結果術前外斜A征平均斜視度為(25.59±10.09)°,手術減少量為(26.58±11.24)°;術前內斜A征斜視度為(34.19±15.06)°,手術減少量為(33.38±14.40)°,內外斜A征均斜視度矯正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左右眼內旋轉度均小于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且術前客觀旋轉度數與術后FDA減少量呈正線性相關。結論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可有效改善伴有上斜肌功能亢進的A型斜視患者客觀眼球旋轉度,對A型內外斜視水平斜度無影響。
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上斜肌功能亢進;A型斜視
上斜肌具有促使眼球內旋轉、外轉及下轉的作用,繼發(fā)上斜肌功能亢進或原發(fā)功能亢進可導致患者眼球沿矢狀軸進行內旋轉,進而誘發(fā)旋轉斜視[1]。上斜肌為第二外肌,收縮時易出現外展,因此上斜肌功能亢進多與A型斜視同時存在。通過手術治療,促使亢進的上斜肌減弱為臨床治療伴有上斜肌功能亢進的A型斜視主要治療手段。硅膠延長術、肌腱部分或全部切除術及肌腱劈裂延長術為臨床常用上斜肌減弱術式。本研究旨在觀察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矯正伴有上斜肌功能亢進的A型斜視療效。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在濮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A型斜視患者59例,排除上斜肌單側亢進的A征內外斜,男38例,女21例,年齡5~35歲,平均(15.28±2.26)歲,其中外斜視A征39例,內斜視A征20例。
1.2方法①檢查方法。采用三棱鏡遮蓋法檢查視近、視遠的斜視度,以角膜映光法對患者正前方注視時的斜視度進行檢查,并以同視力機法對原在位、下轉25°及上轉25°斜視度進行檢查。向上注視斜視度與向下注視斜視度差為10°及以上為A型斜視。上斜肌亢進強度診斷:上斜肌功能位檢查,垂直斜度15°為(+ + +),10°為(+ +),5°為(+)[2]。②手術方式選取。對不存在雙眼單視功能A征明顯者,伴有上斜肌功能亢進者(+ +~+ + +)實施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對經客觀及主觀檢查證實為內旋者的立體視患者行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若術中發(fā)現上斜肌肥厚程度及肌力不符合術前檢查者,則遵循水平肌移位原則,適當對水平肌進行上下移位;按水平斜視角度,參照雙眼視功能及視遠近斜度差別,遵循水平肌手術原則,對手術量進行設計。③行全麻,在顯微鏡下于鼻上方行8 mm結膜切口,對上直肌鼻側止端實施暴露分離,并沿上直肌鼻側止端向后分離,可見表面發(fā)亮的粉紅色上斜肌,充分顯露上斜肌,將肌鞘內上斜肌肌腱完整鉤起,并于分離后均分為兩半,距離鼻上方內外側4~6 mm左右處套環(huán)縫合1針,并于縫線處離斷肌束,對端縫合兩斷端,已至延長上斜肌4~6 mm處,間斷縫合切口2針。
1.3觀察指標觀察比較術前A型內斜、A型外斜水平斜度變化情況及手術減少量。對手術前后客觀旋轉角度進行觀察比較。
2.1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對A征的矯正情況59例伴有上斜肌功能亢進的A型斜視患者中,術前外斜A征平均斜視度為(25.59±10.09)°,手術減少量為(26.58±11.24)°;術前內斜A征斜視度為(34.19±15.06)°,手術減少量為(33.38±14.40)°,內外斜A征斜視度矯正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對眼球狀態(tài)的影響59例患者術前平均FDA為左眼內旋轉(12.08±4.79)°,右眼為內旋轉(9.10±5.38)°,雙眼總FDA為內旋轉(20.91±8.45)°;術后7 d左眼為內旋轉(3.32±5.35)°,右眼為內旋轉(0.89±4.91)°,雙眼總FDA為內旋(4.22±7.59)°,左眼FDA減少(8.31±5.35)°,右眼減少為(7.61±4.67)°,雙眼總FDA減少(15.69±7.04)°。術前客觀旋轉度數與術后FDA減少量呈正線性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左眼r=0.460,右眼r=0.490,P=0.000),術前客觀旋轉度數與術后FDA減少量無相關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左眼r=0.150,右眼r=0.230,P>0.05)。
上斜肌減弱術為臨床治療伴有上斜肌功能亢進的A型斜視首選治療方案,其包含斷腱術、硅膠帶延長術、上斜肌腱鞘剝離術等多種術式。其中上斜肌斷腱術應用較為廣泛,但其是一種非定量手術,對手術適應證具有嚴格要求,且術后易引發(fā)上直肌損傷、上瞼下垂、上斜肌麻痹、垂直旋轉復視、不完全斷腱及過矯等多種并發(fā)癥[3]。有調查顯示,其術后42%~82%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斜肌麻痹,不適用于存在雙眼視功能及正常立體視患者[4]。
邵新香等[5]對A型斜視患者給予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眼球內旋狀態(tài),矯正A型斜視,21例患者術后僅有1例代償頭位未改善。上斜肌延長術可在不改變患者肌肉收縮力方向及上斜肌起止點的情況下減弱肌肉收縮強度,對有無正常眼膜對應及是否存在雙眼單視患者均適用,且手術效果較為穩(wěn)定,應用于伴有上斜肌功能亢進患者具有以下優(yōu)勢。①可根據患者斜視度及上斜肌亢進程度,實施等量延長,對水平斜度幾乎無影響,有效減弱內旋;且患者一旦出現過矯等并發(fā)癥,可采用復位的方式予以矯正,風險小,安全性高。②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自鼻側減弱上斜肌,可有效保留上斜肌寬大附著端,避免植入物需要,且劈開后2個斷端直接對合,減少或避免肌腱間懸空的發(fā)生。③可控性強。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增加外旋作用弱,其可在雙眼融合范圍內改變眼球旋轉狀態(tài),患者即使存在雙眼視,對手術效果亦無太大影響。此外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不僅可改善患者A型斜視癥狀,且可有效改善其上斜肌功能亢進。本研究結果顯示,59例患者中術后左右眼內旋轉均小于術前,這提示對伴有上斜肌功能亢進的A型斜視患者予以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眼球客觀旋轉度。
綜上所述,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應用于伴有上斜肌功能亢進的A型斜視患者,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眼球客觀旋轉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 張暉,唐寧,李燕利,等.斜視矯正手術對雙眼視覺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14(5):895-898.
[2] 鐘琴,魏紅,劉隴黔,等.上斜肌斷腱術與部分切除術治療上斜肌亢進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4,32(10):1230-1233.
[3] 李月平,趙堪興,馬惠芝.上斜肌分級懸吊術治療上斜肌亢進A型斜視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華眼科雜志,2016,52(8):579-583.
[4] 司明宇,楊士強,郭新,等.上斜肌劈開延長術治療A型斜視臨床療效[J].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5,17(10):625-628.
[5] 邵新香,司明宇,范可順.斜肌肌腱劈裂延長術在A型斜視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臨床眼科雜志,2016,24(3):244-246.
R 779.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068
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