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杰文
感冒藥療效各有利弊
文/高杰文
感冒患者容易感到乏力、酸痛和疲勞。一般起效快的感冒藥多含偽麻黃堿等成分,它除了能增強對乙酰氨基酚的解熱鎮(zhèn)痛效果,還能減少毛細血管充血,緩解感冒時鼻塞、流涕等癥狀。偽麻黃堿也能減輕其他成分對中樞神經的抑制,緩解頭暈、疲勞。但是,某些情況下會升高血壓與心率,因此高血壓等心血管病患者應慎用。此外,前列腺肥大者服用該類成分后,可能出現(xiàn)排尿困難。
感冒患者常會出現(xiàn)打噴嚏、鼻癢、眼睛千癢等過敏癥狀。撲爾敏、苯拉海明等抗過敏藥能對抗過敏反應所致的毛細血管擴張,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從而緩解上述癥狀。但它們同時具有神經抑制作用,服用后易困倦、嗜睡。
司機、高空作業(yè)者、機械操作者等應避免在白天服用此類藥品。所以,一般服后不瞌睡的感冒藥可能不含此類成分,抗過敏的能力可能更弱,建議大家選用前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感冒時出現(xiàn)千咳、咽炎等癥狀時,可以選用含有氫溴酸右美沙芬、鹽酸二氧丙嗪等鎮(zhèn)咳成分的復方感冒藥。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咳嗽時痰液過多,只吃止咳藥會影響痰液排出。痰液在呼吸道滯留會影響呼吸,引起胸悶、呼吸困難等,嚴重時還可能誘岌肺部感染。因此,咳痰較多時,應咨詢醫(yī)生后服用氨溴索等祛痰藥,必要時服用止咳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