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江陰市第二實驗小學 周 蘇
聽取娃聲一片
——淺談拼音教學促讀方法
江蘇江陰市第二實驗小學 周 蘇
針對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而拼音教學難度高、容量大這一現(xiàn)狀,著力探究在拼音教學中讓學生喜讀樂讀拼音的一些方法。
拼音朗讀方法 促讀
一年級學生初入學,就與拼音不期而遇。拼音的學習歷來是家長、學生、老師頭疼的一件大事。漢語拼音作為輔助漢字學習的語言工具,其規(guī)律性、抽象性對六七歲的孩子來說,不可否認是個難點。但學好拼音卻益處良多。在教學中,常讓老師們頭痛的是: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為不熟練沒把握,往往以沉默的方式消極對抗,不愿意張開嘴大聲讀,羞于怯于去反復(fù)嘗試練習。怎樣讓拼音課堂也充斥著瑯瑯讀書聲呢?怎樣讓學生們喜讀樂讀會讀呢?在教學拼音的過程中,筆者多方嘗試,做出以下探究。
拼音教學以單韻母開始,單韻母教學以四聲朗讀的熟練掌握為最不易。單韻母的學習,從一而百,對后續(xù)的拼讀及復(fù)韻母的學習,至關(guān)重要。蘇教版《iuü》這一課配的情境圖色澤明麗而富有童趣:機靈弱小的螞蟻,憨厚寬平的烏龜,熱情友善的金魚,一亮相就獲得了學生們的喜愛。故事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常常讓人驚異又贊嘆。一個簡單的問題引路“它們在做什么呀?”學生們自然地把故事鋪排開來。在情境圖的引路下,很輕松地掌握了iuü的讀音。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四聲的難點突破。
1.借助手勢,放聲讀
在“ɑo e”的教學中,學生們已經(jīng)學會四聲兒歌:一聲高高平又平,二聲就像上山坡,三聲下坡又上坡,四聲就像下山坡。讀“iuü”四聲時,讓學生們站起來,跟著老師,借助手勢,舞動起來。在手勢的帶動下,一只只小手揮動起來,一張張小嘴放聲讀起來。老師適時引讀:螞蟻爬行īīī,螞蟻上坡ííí,螞蟻轉(zhuǎn)彎ǐǐǐ,螞蟻下坡ììì;烏龜爬行ūūū,烏龜上坡úúú,烏龜轉(zhuǎn)彎ǔǔǔ,烏龜下坡ùùù;小魚游動ǖǖǖ,小魚上游ǘ ǘǘ, 小魚轉(zhuǎn)彎ǚǚǚ, 小魚下沉ǜǜ ǜ。在情境的引領(lǐng)下,學生們跟著老師揮動小手,越讀越來勁,越讀越響亮,越讀越熟練。
2.借助生活,放聲讀
在四聲教學中,陽平和去聲是相對較難掌握的,也是最易出錯的。在課堂上,讓學生們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去感悟,去體會,去讀出聲。如:ú,愛吃的學生會跳起來——“是吳記無礬油條的ú哇! ”“ǜ,是山芋、玉米的ǜ??!”嘻嘻的笑聲里,讓他們再讀拼音,興致盎然。讀著讀著,想象力豐富的學生會發(fā)現(xiàn)竅門——“第二聲, 就像飛機一下子竄起來——íúǘ”“第四聲,就像東西掉地上——啪——ìùǜ”。哈哈,抽象的符號立馬形象起來。小伙伴們在想象的畫面里,一聲比一聲讀得高,一聲比一聲讀得響亮。
拼音教學中,我們喜歡聽到學生大聲熱情的朗讀,可大容量的朗讀對老師對學生都是一個負擔。在這個過程中,既要讓學生能大聲讀出來,也要讓學生能輕聲讀準音。在課堂上,我喜歡用高聲與低聲配合,思考與發(fā)音結(jié)合,讓學生們在輕松的氛圍里愉快地學習拼音。
1.情境故事:韻母家族壯大記
復(fù)韻母“ɑi eiui”的教學,從學生的拼音基礎(chǔ)上,引出新的學習內(nèi)容。從單韻母、聲母說起,讓整堂課的學習,在情境故事中進行:在拼音王國里,我們認識了單韻母家庭(6個),聲母家庭(23個)。這一天,單韻母家庭成員開起了家庭會議:聲母家庭大,怎樣才能壯大韻母家庭呢?老大ɑ站起來說:“我是老大, 我先說。我們單韻母可以合作,兩個兩個站在一起,組成一個新韻母,這樣我們就有新成員啦!”四弟i一聽,立即響應(yīng):“我愿意跟你合作,你是大哥,我就站在你的后面?!爆F(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這嶄新的韻母吧!
復(fù)韻母ɑi出現(xiàn)了,在故事的引導下,學生們已經(jīng)熟練記住了它的形狀,并急于嘗試去讀出來。這時,老師得故弄玄虛,舉著字卡,點著字卡,讓學生們仔細看,擺好口型啞巴發(fā)音,一次、兩次、三次……聲音從無到有,從低不可聞到漸漸清晰。老師支著耳朵細細聽,聽著學生發(fā)音漸漸清晰,漸漸準確,猛一下把字卡伸出去:“ɑi——”,響亮而準確的發(fā)音一下就出來了。學生們體會到探索發(fā)音的樂趣,讀的興趣猛然激發(fā),十分熱衷于這個啞巴發(fā)音到響亮發(fā)音的游戲,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地“看—看—讀”。
2.情境故事:拼音國王的條件
前鼻韻母“ɑn en in”,出現(xiàn)新的朋友前鼻韻尾“—n”。抓住這神奇的 “n”,我們的課堂也在故事里延伸:故事從音節(jié)nɑ、ne、ni、nu、nü開始。咦,這些音節(jié)里都有誰呀?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就是“n”!聲母“n”總排在前面當排頭,覺得真辛苦呀!它來到拼音國王面前訴苦:“國王陛下,我總是沖鋒在前,十分勞累,能不能重新排排隊呢?這一次我不當頭了,我要當尾巴!”拼音國王聽了,很理解聲母n,可是國有國法,國王思考后,說:“這樣吧!想當尾巴你就得答應(yīng)我一個條件?!笔裁礂l件呢?原來呀,“n”得變變聲。它跑到后面當尾巴,可不能再讀“n”了,得讀“—n”。怎么讀呢?讀的時候在門牙的背后,關(guān)起一扇前門。音呢從鼻子里出來?!啊猲”,學生們一次又一次輕輕地試讀。在一次又一次的發(fā)音中,體會到這從鼻子里發(fā)出來的前鼻韻尾,越讀越覺得讀拼音可真有趣。這時,問學生們:“n,答應(yīng)條件了嗎?”學生們搶著說“答應(yīng)了答應(yīng)了”。在歡快的氣氛中,利用順口溜強化記憶:
這個字母真有趣,又當頭來又當尾。
當頭它讀nnn,當尾它讀—n—n—n。
讀準了前鼻韻尾,我們就請來老大ɑ,讓“—n”當當老大的尾巴,延續(xù)已學會的“看—看—讀”的發(fā)音方法,學生們在默默讀輕輕讀中,輕松地學會了前鼻韻母。
從一次又一次的看形,一聲又一聲的默讀中,漸漸掌握發(fā)音技巧,漸漸讀出準確的拼音。在故事里讀,在游戲里讀。從低回讀到高亢,從生疏讀到熟練。
拼音的學習自有其獨特的規(guī)律,在音節(jié)拼讀訓練了幾節(jié)課后,學生漸漸掌握了拼讀的規(guī)律,漸覺拼音學習既輕松又有趣。這時的拼音課,我們可適當讓學生們動起來,這既符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又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
1.課中操,韻律讀
b p d q這四個聲母,是許多學生覺得似曾相識又似是而非的朋友。我們在學習了一段時間后,變化各種游戲,讓學生們動動手,動動腳,去多讀,去記憶。課中操動起來:
跺跺右腳bbb,伸伸右手ppp。
跺跺左腳ddd,伸伸左手qqq。
(老師與學生交叉當司令員,動起來,讀起來)
大樹石頭bbb,大樹蘋果ppp。
石頭大樹ddd,蘋果大樹qqq。
(伸出雙手,一手當大樹,另一手在上為蘋果,在下當石頭)
這樣的課中操,學生們邊做邊讀,邊讀邊做,十分喜歡。
2.課中操:花式讀
在拼讀課上,“小老師領(lǐng)讀”是每個學生爭搶的焦點。當他能正確讀好音,當他能像老師一樣,驕傲自信地站在講臺上,當他帶著小伙伴們讀拼音,成就感充盈,每個“小老師”都越站越直,越讀越響,越學越起勁。
在拼讀課上,“小火車”的開動也是學生非常喜歡的環(huán)節(jié)?!靶』疖嚒币婚_起來,學生們立即精神高度集中,全情參與。比較著哪一列小火車開得快,比較著哪一列小火車開得順暢,一個一個音節(jié)快速地讀過,學生們的笑臉此起彼伏。“開火車”讀,既高效又有趣。這樣的課中操,學生們樂于做。這樣來讀拼音,學生們樂于讀。
拼音教學,方法千樣,淺嘗初探。在課堂上,讓學生們讀起來,童音童聲,娃聲一片。在趣中讀,在樂中讀,在熟讀中掌握拼音這一語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