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琴,王鳳利,劉亞臣,秦建華(浙江省杭州整形醫(yī)院,浙江杭州310014)
·??谱o理·
兒童先天性多指畸形行手術治療的護理
周愛琴,王鳳利,劉亞臣,秦建華
(浙江省杭州整形醫(yī)院,浙江杭州310014)
總結23例兒童先天性多指畸形行手術治療的護理。護理重點為做好心理護理,重視術前、術后的飲食護理,加強全麻術后護理、疼痛護理和患肢護理,同時做好康復指導。23例患兒多指畸形均矯形成功,切口愈合良好,Carroll手功能評分與術前比較改善明顯。隨訪>1年,22例患兒拇指對掌功能恢復良好,1例患兒因右拇指大魚際肌止點損傷,術后拇指對掌功能受限,再次行功能重建術后對掌功能恢復良好。
多指畸形;兒童;手術;護理
多指畸形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兒童先天性畸形,我國平均發(fā)生率為9.45/10 000[1],其發(fā)病特點是男性高于女性,右手多于左手,雙手發(fā)病率占10%左右[2]。研究認為[3],多指畸形的發(fā)病因素為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以遺傳因素較多見,環(huán)境因素如病毒、藥物、放射線、創(chuàng)傷等,也會導致畸形的發(fā)生。如不及時矯形會影響患兒手的功能和外觀,甚至影響兒童的發(fā)育及心身健康。由于多指畸形臨床表現(xiàn)多樣,目前臨床對其治療的手術方案選擇和護理要求均較高。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本院手外科收治多指畸形患兒23例,經(jīng)手術治療和護理,療效較好。現(xiàn)將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23例,均經(jīng)臨床專科檢查
及X線檢查確診多指畸形,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齡3個月~11歲,平均年齡(3.2±1.3)歲;右手畸形14例、左手畸形8例、雙手畸形1例;依據(jù)Wassel分型[4]:末節(jié)分叉型(Ⅰ型)1例,末節(jié)成對型(Ⅱ型)2例,近節(jié)分叉型(Ⅲ型)3例,近節(jié)成對型(Ⅳ型)11例,掌骨分叉型(Ⅴ型)0例,掌骨成對型(Ⅵ型)6例,三指節(jié)拇指型(Ⅶ型)0例;Carroll手功能評分[5](89±1.8)分。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兒完善術前檢查,排除手術禁忌證,在全麻或臂叢神經(jīng)阻滯麻醉下手術。設計切口(“Z”字、鋸齒狀、弧形等),按設計切口切開皮膚,顯微鏡下分離皮下組織,注意保護功能指血管神經(jīng)束,切除復指,修復關節(jié)囊、肌腱止點及韌帶,必要時關節(jié)作克氏針內(nèi)固定,縫合切口,如有皮膚缺損行皮片或皮瓣移植,無菌包扎。術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換藥等對癥治療。
1.3 結果本組患兒手術時間(55±12)min,術后住院時間3~9 d,平均住院時間5 d。切口均愈合良好,術后Carroll手功能評分(96±1.6)分。所有患兒隨訪>1年,22例患兒拇指對掌功能良好,1例患兒因右拇指大魚際肌止點損傷,術后拇指對掌功能受限,再次行功能重建術后對掌功能恢復良好。
2.1 心理護理患兒年幼不能進行有效的醫(yī)患溝通,護士首先做好患兒家長的心理準備工作,向家長詳細介紹手術方案及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說明手術的安全性,消除家長對手術的顧慮,以取得家長的信任,配合護理工作;鼓勵家長陪護及照顧患兒,固定護理人員對患兒連續(xù)的、全面的護理,與患兒接觸時微笑說話、撫摸患兒,允許患兒留下心愛的玩具、物品等,協(xié)助患肢動作訓練。本組患兒術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煩躁焦慮、哭吵不安、拒絕治療等情況,經(jīng)個體化心理護理后,心理狀況良好。
2.2 飲食護理由于患兒麻醉及術中可能出現(xiàn)惡心、嘔吐,引起窒息,向患兒家長交代術前禁飲食的目的、時間,術前禁飲水6 h,禁固體食物8 h。術后患兒麻醉完全清醒,無惡心嘔吐,送回病房4 h后,可少量分次進食糖水;術后6 h均予正常飲食,但避免進食海鮮、火腿、鴿子類易引起瘢痕增生的食物。本組患兒均按醫(yī)囑執(zhí)行飲食計劃。
2.3 全麻術后護理因兒童在解剖、生理、心理等方面均與成人有差異,如肺泡、心肌結構發(fā)育均不完善,耐受麻醉差等,術后患兒易發(fā)生嘔吐、誤吸、呼吸道梗阻、通氣及換氣困難、窒息、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異常。患兒由手術室返回病房后,立即將患兒頭偏向一側,去枕平臥位,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予心電監(jiān)測儀監(jiān)測呼吸、脈搏、脈搏氧飽和度等,觀察患兒呼吸頻率和幅度,必要時遵醫(yī)囑予氧氣吸入;患兒全麻復蘇期間可出現(xiàn)多語、幻覺、哭鬧不停、躁動不安,不利心電監(jiān)測儀監(jiān)測生命體征,隨時可出現(xiàn)窒息和損傷等意外情況[6],予準備好氣管切開包、拉舌器、吸引器等搶救物品;護理人員高度警惕,密切觀察,根據(jù)患兒的表情、面色、口唇、呼吸、體溫、躁動和哭鬧程度來判斷病情,及時采取正確有效的護理措施。本組患兒經(jīng)上述措施,均安全度過全麻復蘇期間。
2.4 疼痛護理麻醉清醒后,術后疼痛如不及時妥當處理,除導致惡心、嘔吐、煩躁,延遲患兒康復外,還可影響患兒以后與疼痛相關的行為、觀點和智力發(fā)育等健康心智的成長[7]。兒童由于缺乏完善認知和表達能力,增加了護理人員對患兒的疼痛評估難度。為此,術后應用東安大略兒童醫(yī)院疼痛評分(CHEOPS)標準評估,如哭鬧、面部表情、疼痛的口頭表達、緊張程度、對疼痛點的反應及腿部活動等,6項總分≥6分則進行疼痛干預,通過分散患兒注意力來減輕疼痛感受,爭取患兒家長配合,必要時給予藥物治療[8]。本組23例患兒CHEOPS評分均<6分,未作特殊處理。
2.5 患肢護理術后給予醫(yī)用上肢墊抬高患肢15~20°,有利靜脈回流,消除水腫,必要時對腫脹區(qū)作局部按摩;密切觀察切口輔料滲血、滲液情況,如出血明顯,立即報告醫(yī)生予換藥處理;定時觀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環(huán)情況,如皮膚溫度、顏色、毛細血管反應、腫脹程度等;避免較小患兒吃手指或用患指抓物品,必要時患肢套上醫(yī)用網(wǎng)套或用支具進行保護。本組患兒患肢切口均無感染,切口愈合佳。
2.6 康復指導患兒康復治療需發(fā)揮醫(yī)護人員、家長的積極性。針對患兒生理特點及手術方式,術后3 d由醫(yī)護人員在家長的配合下對患兒患肢被動運動,因患兒不能較好配合康復,對關節(jié)活動幅度、運動速度和持續(xù)時間可酌情設定。一般活動幅度從無痛的活動范圍開始,逐步擴大,2~3次/d,15~20 min/次。拆線后鼓勵患兒主動運動,較小患兒予以顏色鮮艷的玩具,讓患兒用患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如抓、握、捏、拍等;較大患兒盡量按其興趣愛好設計以游戲、娛樂形式的主動康復運動,如橡皮筋網(wǎng)練習、作業(yè)療法、彈性支具輔助治療。本組患兒經(jīng)康復治療后,手功能較術前明顯改善。
先天性多指畸形需要手術治療。各年齡段患兒對疾病認識、住院反應有所不同,護士應根據(jù)患兒年齡制定不同的護理目標和措施。對年齡較小患兒,做好患兒家長工作,爭取得到家長信任,配合醫(yī)護人員對患兒治療和護理;做好患兒的心理護理、術后全麻復蘇期護理、疼痛護理和康復訓練,護理過程護士不僅要細心,有愛心及較強的責任心,而且要有較高的綜合護理水平,能根據(jù)患兒的表情、面色、口唇、呼吸、體溫、躁動和哭鬧程度等來判斷病情,及時采取準確、有效的護理措施,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幫助患兒安全度過圍手術期,促進患兒康復。
[1]譚雄,易朝鋒,李瑾,等.小兒先天性多指畸形的治療和療效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4,27(3):141-142.
[2]王亞軍,李勝,余永桂.先天性多指畸形X線表現(xiàn)與臨床分型對照分析[J].放射學實踐,2013,28(1):79-82.
[3]史靜敏.多、并指(趾)畸形的遺傳學分析[D].天津:天津醫(yī)科大學,2016.
[4]徐蘊嵐,陳博昌.兒童復拇畸形WasselⅣ型的新分型及治療體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17(9):710-711.
[5]Brown PW.Body and soul[J].J Hand Ther,1996,9(3):201-202.
[6]盧椏楠,許冬妮,周嘉嘉,等.小兒全身麻醉蘇醒期躁動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3,34(2):240-243.
[7]王靜,劉春蕾,楊健,等.兒童術后疼痛評估軟件的設計與應用[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10,25(19):33-34.
[8]陸華,馮升.兒童疼痛評估的研究進展[J].上海護理,2011,11(5):72-75.
R473.6
B
1671-9875(2017)04-0333-02
周愛琴(1979-),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6-11-21
10.3969/j.issn.1671-9875.2017.0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