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qū)順河中心小學 華榮榮
構建小學數(shù)學有效教學
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qū)順河中心小學 華榮榮
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學習和知識本身,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當在充分認識到學生年齡、認知等方面的特征之后,靈活運用多媒體資源開展教學,真正做到關注知識而非教學形式。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注重備課,優(yōu)中選優(yōu)
選取符合高年級學生認知特點的素材。當前是數(shù)據(jù)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互聯(lián)網的普及使得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信息越來越多,如何在豐富的網絡資源中選取適合高年級的學生們使用的素材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教師需要花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備課當中來,在選取資料之后要先自己通讀、通看一遍,篩選出最為合適的資料,并且加入自己的思考,結合本班學生的特點進行備課。例如,在學習《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解題方法這一知識點時,一般教師會選取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百分率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展示讓學生辨析并理解。此時,教師需要特別注意面對的授課對象是一群高年級的學生,選取考試合格率、娛樂節(jié)目收視率、智能手機普及率等會更能吸引他們的興趣,使得學生更為關注該知識點,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靈活運用,選取合適的媒體教學方式
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的過程中,恰如其分地選擇使用時機也非常重要,否則很有可能出現(xiàn)依賴設備資源而忽略了教學本質的情況。例如,在學習《認識比》這一章節(jié)時,對于學生們來說,比和比值的意義、最簡整數(shù)比等概念都比較抽象,需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才能較好理解。此時就可以引入多媒體進行教學,一方面能將抽象化為具體,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還能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具體而言,比值的意義直觀地說就是兩個數(shù)相除,例如在舉辦的校運會當中,參加校運會的運動員一共為500人,其中穿紅色運動服的運動員為100人,穿綠色運動服的運動員為200人,那么穿紅色運動服的運動員占所有運動員的2%,即100與500相除即為兩者的比值。此時,可以借助多媒體在大屏幕上顯示運動會、運動員之間的比例關系,并借助動畫效果,將2%的紅色服裝運動員出場、退場,加深學生印象。
3.不可過分依賴多媒體
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不少教師已經意識到了過分依賴包括多媒體教學在內的一系列新興教學方式的弊端,這就要求教師在使用包括多媒體教學在內的一系列新興教學方式的同時,既關注新興教學方式,也繼續(xù)傳承與發(fā)揚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例如,在小學數(shù)學課程中應用題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知識點,也是很多學生容易出現(xiàn)失誤的難點所在。多媒體教學方式能夠很好地將抽象的應用題內容轉換成實際可見的情景,便于學生理解。但是也正是因為其直觀的特點,忽視了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轉換的過程,不能很好地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不利于其真正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方式。而傳統(tǒng)的應用題教學方式有線段圖法、分析法、綜合法等,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引導學生思索的過程,而此時再借助于形象生動的多媒體演示等方式,則能事半功倍。舉例來說,在解諸如一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第一小時行駛了整段路程的25%,第二小時行駛了全程的30%,兩個小時一共行駛了220千米,請問甲乙兩地之間全長為多少米這一類路程問題的時候,傳統(tǒng)的解題方式是建議學生通過畫路程圖的方式來理清思路,而借助多媒體則可以制作成動畫,將整個過程生動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教師可以先留給學生十分鐘的思考、作圖時間,由學生自行畫出路程圖并嘗試解題,接著教師再在大屏幕上通過動畫的方式將兩個小時行駛的情況展示給學生,和學生一起解答這一應用題。這樣一來,既運用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解題能力,也運用了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方式直觀的表達引起學生的注意,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關注多個方面,把握細節(jié),方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針對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使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改進:
1.合理分組
分組的合理性主要體現(xiàn)在小組成員性別、成績等方面,具體而言,合理的分組方式應當是男女生互相搭配、成績優(yōu)異中等互相搭配。合理的分組方式能夠使得小組成員之間互相監(jiān)督、互相促進,達到積極討論的目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
2.恰當設置分組討論的問題
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適合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知識點非常熟悉,能夠精準把握知識點的重難點。例如,在學習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這一知識點時,可以進行分組討論,將加法的交換律、加法的結合律、乘法的交換律、乘法的結合律、乘法的分配律分別分給每一組作為主題展開討論,各自發(fā)表意見,最后匯總??梢酝ㄟ^閱讀教材、課外搜集資料等多種方式進行討論前的鋪墊,最后由每個小組推選同學作為代表進行該知識點的講解,達到合作學習的目標。
使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放手不管,而是需要教師在恰當?shù)臅r候給予及時的引導,并且當合作學習完成學生對其成果進行展示時,教師能進行恰當合理的點評,既充分肯定學生,又指出其存在不足,方能真正實現(xiàn)教學效果,讓學生掌握數(shù)學知識。例如,在學習《分數(shù)乘除法》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分數(shù)的除法、分數(shù)的乘法進行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由每個組員對比歸納分數(shù)乘除法的異同之處。但是,如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利用分數(shù)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這些難點,就需要教師進行詳細講解,學生方能理解。當學生對這些問題分組討論并展示各小組成果之后,教師應當采用積極肯定、清晰明確的語言對各小組進行點評,尤其需要關注小組成員當中發(fā)言較少、成績落后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鼓勵,方能為合作學習畫下完美句號。
總而言之,無論是通過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還是對其他教師的觀察,均發(fā)現(xiàn)在小學數(shù)學課程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作為學校,應當經常召開教學反思交流會,以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實現(xiàn)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的目標,落實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