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學 王芝琳
小學數(shù)學學習困難學生加減應用題的補救教學
江蘇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學 王芝琳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所以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學外,還要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進行解決。小學數(shù)學的抽象特點對于小學生而言是巨大的難題,因此部分學生在小學數(shù)學學習中會遇到學習困難的情況。本文就小學數(shù)學學習困難學生加減應用題的補救教學進行簡要分析。
通過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狀況以及學習困難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研究,我們可發(fā)現(xiàn):由于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追求整體成績或者為了趕教學進度,往往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導致教學層次不明,缺乏針對性,使得學習困難學生難以跟上教學進度。同時加減法應用題具有一定的難度,在這種狀況之下,更是無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從學習困難學生角度而言,由于他們的數(shù)學基礎薄弱,在學習加減法應用題的過程中,需要得到教師的幫助,但教師卻往往忽視了這部分群體的需求,導致他們的學習困難程度逐步加深。
1.建立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信心
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水平。同時,建立學生的學習信心也至關重要,面臨學習困難的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學習中容易失去學習的信心,導致學生在學習中會對自己的能力和對知識的理解產(chǎn)生懷疑,極大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并在長期的困難學習中降低學生對小學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對小學數(shù)學學習困難學生的教學中,應著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進行提高。要建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教師可先通過難度較低的知識和題目等,使學生對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放下戒備之心。如加減應用題:一個數(shù)比231少156,這個數(shù)是多少?此題目的難度較小,只要學生對加減法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都可進行計算,一個數(shù)比231少156,即231減去這個數(shù)的值為156,通過對數(shù)字之間數(shù)值關系的分析,學生就可得到計算公式:這個數(shù)=231-156=75。通過難度較小的加減應用題,使學生能夠以平常心進行小學數(shù)學學習,之后教師適當?shù)貙虒W難度進行提升,使學生在自我突破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感,從而建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如應用題目:公交車在A站時車上有25人,到B站有5人上車3下車,到C站有11人下車,則公交車到達D站時車上的人數(shù)是多少?這道應用題是加減混合運算,且其包含的數(shù)字較多,對于具備學習困難的學生而言具備一定的難度,教師可對學生進行逐步教學,即先求到達C站時車上的人數(shù)——25+5-3=27,再求到達D站時車上的人數(shù)——27-11=16。學生通過解決具備一定難度的題目,可提升學生的成功感,從而建立起學生對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使學生在面對學習困難時有信心進行克服,再通過教師的幫助解決學習困難的問題。
2.加強題目分析教學,提高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
在小學數(shù)學加減應用題中,真正的學習困難是不能對應用題進行正確的解決。應用題不同于基本的公式計算題目,除了需要學生具備加減法的基本的計算能力之外,還需要學生對應用題進行正確的理解。通過教學實踐得知,困難學生在加減應用題學習中遇到最大的障礙是不能對應用題的題意進行理解,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中應對學生加強應用題題目分析的教學,使學生面對加減應用題時,能夠準確地獲取題目中數(shù)字之間的數(shù)值關系,通過對題目的分析建立正確的數(shù)學加減公式。加強題目分析教學,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對應用題公式建立的分析過程進行詳細講解。如應用題目:學校食堂有1650千克大米,吃了一些后又買來300千克。此時食堂還有大米1000千克,求吃了大米多少千克?對此題目,教師可對求解過程進行詳細的分析,如:1650千克大米吃了一些,其包含的數(shù)學加減信息為1650應減去某個數(shù),這個數(shù)為吃掉的大米量。又買來300千克,此時大米有1000千克,其包含的數(shù)學加減信息為1650減去吃掉的量加上300等于1000,通過加減交換定理可得知,吃掉的大米量等于1650加上又買來的300再減去剩余的1000,即吃掉大米的量=1650+300-1000=950,因此得出此應用題的結(jié)果:吃掉大米的量為950千克。總而言之,通過對應用題目分析過程的詳細講解,提高學生解數(shù)學加減應用題的能力。
3.重視對問題題目及知識的復習
具備學習困難的學生,不僅僅是在進行知識學習中的過程較為緩慢,而且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及能力也較低,其在學習中的學習方式還存在極大的問題。其中,對于學習過程中理解產(chǎn)生偏差或理解不夠徹底的知識,以及計算中出現(xiàn)錯誤題目的復習工作未做到位,學生在完成學習后就將學習中的問題拋之腦后,這使得具備學習困難的學生在后期的學習中學習難度加劇,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對問題題目及知識的整理、復習工作,使學生對自身在學習中的問題不斷反復地進行學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逐漸減小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難度。如在加減應用題目的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學生準備“記錯本”,學生對加減法計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可記在記錯本上,或是將因?qū)︻}目理解產(chǎn)生錯誤的應用題目進行記載,并對錯誤的產(chǎn)生原因進行分析。在長期的學習中,教師可定期要求學生對記錯本中的題目或知識點進行重新學習,確保學生對學習中的問題得到解決。同時教師可通過對學生“記錯本”的分析,了解困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普遍或個例問題,從而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課堂講解或是課下的單獨講解??偠灾?,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問題應給予重視,使學生不僅對學習問題得到準確的解決,而且在對問題知識及題目的復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數(shù)學是學生必須掌握的課程,其中的加減是進行數(shù)學計算的基本工具,對于具備學習困難情況的學生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從本質(zhì)的教學方法上進行探索,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幫助具備學生進行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