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邳州市運河中學 侯思路
讓高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碰撞
江蘇省邳州市運河中學 侯思路
數學來源于人類的實際生活,數學概念也抽象于生活素材,同時,數量關系來源于人類的生活實際。教學實踐證明,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可以讓學生倍感親切,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文章圍繞四個方面闡述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結合生活教學,旨在提高教學效果。
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
數學學科對于人類社會的生存發(fā)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從古到今,許多機械的發(fā)明,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基礎,都是建立在數學計算上進行的。在新的課程教育改革過程當中就明確指出:在高中階段,數學的學習要結合自然和科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使得數學教學和生活碰撞,變得更加緊密。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是一門廣泛的學科,學習起來才會更加有動力。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在進行數學教學過程的同時,對授課的學生的情況一定要多加了解,從學生們熟悉的知識點入手,不斷更替,提升學生們數學的水平?!彼自捳f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說的就是這么回事。高中開始的數學知識相比起過去初中的數學知識,更顯得復雜又抽象,往往很多學生感到數學知識理解起來非常困難,找不到解題的思路,更別說理解數學了。此時,作為數學教師,就可以舉一些生活中學生們經常接觸到的事物,結合書本上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授課,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知識點。例如:在學習“有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們進行提問:有甲、乙兩座小鎮(zhèn),為了方便雙方學生的教育,政府決定將學校建在一處最適中的位置,那么作為設計師的你,該如何進行選址呢?說出你的依據。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入有關垂直平分線的知識點讓學生們學習,并幫助他們解決相關的選址難題。學生們如此一來便感到了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學習起來便會更加仔細認真了。
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個體的生活經驗與學習活動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并且始終決定學習效率的高低。因此,作為數學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不能照搬書本上的內容,對于很多書本上給出的例題,也要結合生活具體實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解答問題。教師這么做的原因就是為了讓學生們明白,學習高中數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難題,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如在學習有關等比數列的知識時,學生們一看書本上各式各樣復雜的通項公式,便會感到頭皮發(fā)麻,無從下手。此時,教師只要稍加結合生活實例,便可以將原本抽象的知識點轉化為具體問題進行解答了。例如,在某理財廣告上寫著:本公司在30天里每天給顧客們1000元錢,但是顧客每天必須支付一些錢返還給本公司,第一天支付一分錢,第二天支付兩分錢,第三天支付四分錢,以此類推,請問這樣到底劃算嗎?如此一來,學生們也會感到數學知識更加豐富有趣,解答起來也更加充滿了動力。
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除了要學會解答生活中的具體難題之外,很多時候學生們在生活中也會有一些誤區(qū),此時,教師可以通過所學的數學知識來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之前的誤區(qū)所在,這樣,學生就會體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例如,在學習概率的知識后,教師可以進行如下的實例提問:一門高射炮擊中飛行物的概率只有30%,那么,用4門高射炮同時打一架飛機的概率是否就是100%了呢?一般而言,學生們會覺得30+30+30+30=120,所以肯定是100%的概率了,但是實際一想,又覺得似乎不對,因此開始追著老師尋求解答問題的方法……再比如,學習有關可能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時候,教師可以帶一個靶子到教室里來,掛在黑板上,請幾個學生蒙上雙眼,進行飛鏢投擲,讓學生們猜一猜飛鏢擊中靶子的可能性是多少,之后,教師可以提問:同學擊中靶心的概率是多少呢?一般而言,蒙上雙眼能擊中靶心的概率基本為0,但是學生們又感覺會發(fā)生奇跡,似乎無限接近于0%但是又不是0%,便紛紛討論起自己的看法來。
教師除對知識進行重點分析和講解之外,在課后,布置作業(yè)也需要花一番功夫來設計。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數學作業(yè)不僅要幫助學生鞏固之前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還需要結合生活實際,從而幫助學生在解答作業(yè)難題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實踐的魅力所在。具體可以把作業(yè)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有關的作業(yè),引導學生動手、動腦,自主探究數學問題,從而使所學的知識得到拓展與延伸,同時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真切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比如說,教師在周末可以要求學生研究有關《家庭理財》的相關分析報告,要求學生從各個方面進行計算和數據比較,進而幫助大家對于理財這方面的內容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從而在今后的生活中,對于家庭理財方面的問題不會感到陌生和無助,切實地幫助學生解答了一系列生活中的難題。學生們解答了諸如此類的問題,也能切實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是無處不在的,更加堅定了要學好數學,改變生活的決心。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結合生活實際在課堂和課后重點督促學生去解答相關難題,幫助學生在學習了書本上的數學知識之后,能夠靈活熟練地解答實際生活中的具體難題,使數學真正地投入到生活中去,將數學的抽象化變得實用化,這也是新課標一直以來所提倡和推崇的教育理念,做到“生活離不開數學”,“人人身邊有數學”。
[1]陳言明.如何在高中數學開展生活化學習[J].數學大世界,2015(06).
[2]柯增龍.淺談高中數學教學開展生活化教學[J].新課程(教師版),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