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鹽瀆實驗學校 嚴偉偉
隨著課改的推進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廣大教師對課堂教學的“高質高效”越來越重視了,大家都在努力探索適應新形勢和學生數(shù)學學習與發(fā)展需求的教學方法方式。就此,筆者也進行了認真的學習與實踐,個人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多次利用“先學后教”的數(shù)學教學模式,通過實踐和總結,個人發(fā)現(xiàn)它為我的教學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利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或縮短了教師的授課時間,通過學生的預習、學生的展示和教師的點撥、師生的及時反饋,課中給學生大量的自學、合作探討、質疑問難、操作實踐的時空。那么,如何把這個教學模式做活、做實,確保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高質高效呢?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四步工作:
良好的預習活動是高質高效數(shù)學課堂的基本保障。就從我們市里的“讓學引思”模式來看,也是先要讓學生自己在課前去學習。數(shù)學預習就是要求學生自己在課前去開展自學活動,這也是我們組織開展“先學后教、先練后導”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我們都要求學生進行認真的預習工作,要求他們結合自己的學習基礎,能夠自己弄清楚、搞明白的就自己學會,重點的地方、疑難的知識用波浪線畫下來,實在搞不清楚、不理解的就標出“問號”,以提醒自己,在課中根據師生的學習進度及時地提出來,和小組的同學、老師共同探討。這樣,學生經過長期的訓練,他們就能學會在課前解決一些容易的知識,在課中集中精力和注意力來“攻堅克難”。
例如,教學“比例的意義及性質”時,我給學生設計了預習的自學提綱:(1)比例的意義是什么?請舉例說明。你對比例有什么新的認識?(2)怎么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你有不同的方法嗎?最關鍵的是什么?……就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課前學習活動,對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初步建構了有關比例的“知網”,數(shù)學思維能力也能得到發(fā)展。
再如,在教學有關“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時,我布置學生進行課前操作活動:(1)自己想辦法找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2)結合教科書中的內容,自己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按角分,三種類型都要有)能否拼成一個已經學過的圖形?是什么圖形?根據拼成的圖形怎么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課中,我讓學生進行展示,同時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過程。這樣有效地節(jié)約了課堂的時間,究其原因學生在課前已經就此問題展開了自學,知道了怎么拼,拼成了什么,課中就會把大量的時間用來探索公式的推導以及知識的鞏固和練習,提升了教與學的效率。
學生經過認真的預習后,在課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充分、真實地展示自己的數(shù)學思維,這是數(shù)學教學活動的提升過程。事實上,很多教師都把高質高效的課堂看作“數(shù)學展示”的課堂。學生的展示也是他們積極進行數(shù)學問題解答的內在動力和金鑰匙,學生在自我展示中,其個性能得到很好的張揚。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是:他們在課前已經做好準備,進行了新知的預習,所以他們非??释谡n中、在同學面前“露一手”,非常想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揚與肯定。那么,在課中如何讓學生進行展示呢?比如在教學有關“比例的意義及其性質”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講臺上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
師:寫一個比例式,怎么寫呢?舉例說說。
生A:3∶6=9∶18,這是一個比例。
師:你是怎么想的?說一說。
生A:因為3∶6=1/2;9∶18=1/2,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那么它們可以組成比例。
師:說得不錯,非常好!誰還能說說有關比例的知識呢?
生B:老師,我來說說。我知道組成比例必須有兩個比,由4個數(shù)字組成。
生C:老師,我發(fā)現(xiàn)比例有一種和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相同的性質,它是……
就這樣,讓學生顯現(xiàn)自己的數(shù)學思考過程和預習成果,他們不但收獲了知識,而且收獲了數(shù)學學習的快樂。
在學生展示后,就需要我們教師“出場”了,做好引導、點撥工作。因為學生的基礎問題和自學能力有限,他們往往都是帶著“疑惑”來到課中的,他們非常期待教師在課中的“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師的引導與點撥在此刻是很好的啟發(fā)手段,也是對學生自學進行查漏補缺的重要策略。
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時,學生展示了“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并貼在黑板上,此刻需要我們引導學生思考原來的三角形的底、高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高有什么關系。雖然部分學生能夠說出它們是等底等高的,但還有部分學生不知其所以然。在學生的這個思維模糊處,筆者是這樣做的:拿出一個銳角三角形、一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鈍角三角形與學生拼出的平行四邊進行對比,學生比較,我點撥,指出三角形的底與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高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的關系,這樣學生就會茅塞頓開。
當完成了以上三步后,我們就要及時注意學生學習的反饋,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做好調控和補漏工作。
第一,做好學生數(shù)學思想的反饋。對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一定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規(guī)范地講述出來,在學生講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傾聽,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不留后患。
第二,及時練習,即時引導學生反思。課尾的有效訓練不但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還能通過練習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后組織學生“回頭看”,找原因,找模糊的地方,找改正的方法,這樣學生就能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和應注意的問題,做到防微杜漸。
總之,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必須做好這“四步”工作,這“四步”中突出的是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主體地位,使他們由“學會”到“會學”,由“要我學”為“我要學”,以此實現(xiàn)高質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以此促進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