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七臺河市茄子河區(qū)雙鶴小學 李長秀
關注練習設計 培養(yǎng)思維能力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茄子河區(qū)雙鶴小學 李長秀
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同學習計算方法、掌握解題方法一樣,也必須通過練習,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挖掘創(chuàng)新潛能的重要手段。
練習設計;思維含量;處理方式;呈現(xiàn)方式;思維提升
思維是智力活動的核心。合理地教學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一步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又能促進教學,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應重視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同學習計算方法、掌握解題方法一樣,也必須通過練習。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挖掘創(chuàng)新潛能的重要手段?!缎W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課堂練習不能局限于鞏固知識、操作技能和對常規(guī)問題的解決,應注重預感實驗、嘗試、歸納、猜想、類比等非形式推理的問題,條件不完備、解題策略多樣或結論不確定的開放性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理解編排意圖,根據學生知識水平的差異,對教材里的練習題做適當調整、組合、補充,組織行之有效的練習,使之能有層次性、針對性、多樣性、開放性、實踐性,能從質和量兩方面適應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下面來談一談我在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幾點做法:
在練習設計中,我不僅注重題目的敘述方式,也注重提升問題的思維含量,有意識地設計一些能開拓學生思路的,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不同解決問題策略的,或者條件多余的、答案不唯一的開放題,有利于不同水平學生展開發(fā)散思維,有利于學生標新立異,大膽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推斷能力。如:在學習完《除法》后,設計根據算式變式題的練習:(1)24÷4=6從除法意義上來編造的文字題有:①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②24里面有幾個4?③24是4的幾倍?(2)24÷4=6從術語上來編造的文字題有:①被除數是24,除數是4,商是多少?②除數是4,被除數是24,商是幾?③已知兩個數的積是24,其中一個因數是4,求另一個因數是多少?(3)24÷4=6從讀法上來編造的文字題有:①24除以4得多少?②4除24是多少?③24與4的商是多少?通過這種形式的練習,學生不但進一步理解了除數、被除數、商的概念,弄清了它們之間的關系,而且還掌握了初步的抽象、概括思維方法。
練習的內容靈活了,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趣的練習,能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能穩(wěn)定學生的注意力,深化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在設計練習時,根據教學目標挖掘練習題本身的內在力量,設計游戲、猜謎語、走數學迷宮等活動,開展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踐練習,讓學生“思維”飛起來,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產生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產生強大的學習動機,這時學生即使遇到困難,也會去克服困難,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使練習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認識鐘表》一課時,我根據兒童已有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了小明一天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觀察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中的鐘面有什么特點。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鐘面上的分針都正指著12,而時針指的數字各不相同。教師繼續(xù)因勢利導:為什么時針指的數字各不相同呢?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鐘面表示不同的時刻,因此時針指的數字各不相同。教師這時再來點明整時的時刻,并再讓學生試著說一說整時時刻時針和分針正指著幾,學生覺得抽象的數學知識清晰了,而且離自己那么近。
一節(jié)課只有40分鐘,時間有限,因此我們練習題的設計要少而精,這就要求我們設計的練習具備典型性,既能集中體現(xiàn)課堂教學內容的精華,做到題量適當,恰到好處,又能通過設計的練習達到鞏固知識、舉一反三、拓展思維、培養(yǎng)基本技能的目的。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一課時,我就設計了這樣一道生活情境練習題:“超市購物”,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分別扮演顧客和營業(yè)員,看哪位營業(yè)員收錢、找錢既對又快,哪位顧客最會計劃用錢,買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事先準備好各種商品及標價)。本節(jié)課的內容就是在熟悉人民幣面值的基礎上認識商品標價,這與學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它源于生活,因此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將已有的知識自覺地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可以鞏固對人民幣的認識、了解人民幣的單位換算等,亦是一舉數得。
語言是思維的外化,思維借助語言,語言促進思維。教學實踐證明,語言能力增強了,思維能力也就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因此在練習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就要加強學生的說理訓練,發(fā)展學生的數學語言。
如:在教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時,在練習中,我側重訓練學生口述計算過程。計算“70+8=,78-8=,78-70=”這組題時,讓學生說一說口算方法:70+8我是這樣想的:7個十加8個一等于7個十8個一,7個十8個一就是78。78-8我是這樣想的:7個十8個一減去8個一等于7個十,7個十就是70。78-70我是這樣想的:7個十8個一減去7個十等于8個一,8個一就是8。學生在講述計算過程時,必須要有序地思維,才能表達清楚,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又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
總之,練習是課堂教學的繼續(xù),可以使學生在消化、鞏固課堂所學的同時,掌握相應的技能、技巧。教學實踐證明,根據數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特點,編擬多種形式的練習,積極上好練習課的教學,不僅能鞏固知識,培養(yǎng)解題技巧,提高思維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