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刺桐幼兒園 陳妮妮
木偶游戲對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促進作用
福建省泉州市刺桐幼兒園 陳妮妮
泉州是有名的木偶之鄉(xiāng)。我園立足本土文化,以木偶這一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木偶活動。木偶以其生動的形象,夸張、有趣的表現(xiàn)手法深受幼兒的喜愛。在我園木偶已成為幼兒不可分離的玩伴,每天孩子們總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木偶和同伴聚在一起聊天、玩耍。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形式,而木偶游戲,以木偶為媒介、以游戲為載體,更為幼兒的游戲內容擴展了一片新的天地,它成為幼兒摯愛的活動之一。根據(j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精神,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快樂的童年。
我們選擇了“木偶表演游戲”這一形式,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木偶世界中與各種不同種類的木偶交朋友,與同伴一起表演木偶,創(chuàng)編故事。我們從最初的杖頭偶到布袋偶、簡單的提線偶及人偶表演等形式,由淺入深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木偶表演游戲。繼我園《幼兒木偶教育實例》一書出版后,通過欣賞光盤內的木偶表演技能及木偶劇,逐漸豐富了幼兒的有關木偶的常識,在游戲中幼兒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表演技能。通過這一過程,幼兒多種情感得到了滿足,各種能力得到了鍛煉,與同伴一起創(chuàng)編表演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發(fā)揮。
木偶游戲的種類很多,孩子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木偶,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及技能,經(jīng)過思考、實際操作和創(chuàng)造,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提高幼兒的整體素質。木偶游戲中蘊含了從觀察到思維、從認識到操作、從想象到創(chuàng)造的過程,既培養(yǎng)了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也促進了幼兒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及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幼兒在欣賞木偶、木偶表演等活動中能始終保持積極愉快的學習態(tài)度,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各種木偶編構出不同的故事和內容。例如,在開展“木偶故事創(chuàng)編”活動的前幾天我們事先讓孩子、爸爸媽媽知道了活動的內容及意義,請孩子們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商量創(chuàng)編自己喜歡的小故事,并讓孩子自由結伴合作進行表演。當時小朋友表現(xiàn)的欲望、興奮的心情都洋溢在臉上——孩子們認真極了,活動前,他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商量準備著游戲所需要的材料,還要學著和伙伴商量一起來構思整個故事情節(jié);活動中,孩子們很認真、賣力地表演著;活動后,孩子們還在餐點前后與伙伴興致勃勃地交流著……所有這些,充分展示出了孩子們基于生活經(jīng)驗的創(chuàng)造性和獨立性,以及孩子們那種專心致志、大膽嘗試,不怕失敗的精神。
木偶游戲對孩子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他們要掌握簡單的、基本的木偶操作技能,嘴巴要忙著為木偶配音,腦袋里還要不停地構思下一步的表演內容。幼兒既要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創(chuàng)作需要選擇內容,又要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木偶能表演得活靈活現(xiàn),因而,木偶游戲充分發(fā)揮了孩子手、口、腦等各方面的能力,也讓幼兒在這一過程鍛煉了各種技能。
觀察是思維的基礎,沒有觀察就不會有思考。在美術活動中幼兒對材料進行不斷地觀察,有力地促進了表象的積累,豐富了生活經(jīng)驗。表象的積累和生活經(jīng)驗的豐富反過來又促進幼兒的觀察,使觀察漸漸由表及里、由粗到細、由局部到整體,使幼兒初步學會觀察的方法。例如,在引導幼兒進行木偶欣賞時,我讓孩子通過各種感官運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觀察,在與同伴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學習觀察的基本方法。這樣不斷循環(huán)反復的過程增強了孩子的觀察能力,從而也提高了孩子的思維能力。
獨立思考是邏輯思維的一種體現(xiàn),幼兒的邏輯思維是建立在對客觀事物具體操作的基礎上,并通過操作過程來反映。美術活動可以幫助幼兒形成和檢驗思考的過程與結果。因此,作為教師要信任孩子,不要過多地干預孩子的活動,要多給一分耐心,多一點等待,多給孩子一點自己解決問題的空間。例如,當孩子的木偶游戲進行到一半時,也許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小木偶沒道具了,下面的故事我們要怎么表演啊……這些問題都是孩子們在游戲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而我都是引導孩子想一想,如何根據(jù)自己的劇情需要,大膽地嘗試運用生活中的物體代替小木偶的道具,也可以把生活中自己聽到的、看到的作為自己木偶表演的一個載體等等。多一份耐心給孩子,孩子就會多一份自己做主的機會,多一個自我思考、自我解決的機會。
幼兒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期。而幼兒木偶游戲活動是通過木偶操作和語言講述相結合的一種活動形式,因此,無論是木偶的心理活動、自言自語、角色對話,還是畫外音講述等都需要語言的大量參與。幼兒在欣賞木偶劇、表演木偶劇,以及進行自娛自樂的木偶游戲活動時,都會接觸豐富優(yōu)美的故事、語言和詞匯,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這個過程中,口頭語言得到提升和糾正,文學語言得到豐富和積累,創(chuàng)造性語言得到鍛煉和發(fā)揮。
木偶游戲過程中,需要孩子手、口、腦的協(xié)調一致,鼓勵孩子們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賦予木偶人的生命和情感,孩子們在表演木偶的過程中,手、口、腦要同時并用,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思維及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不管是游戲的前、中、后,孩子們在進行木偶游戲時,都需要與別人進行合作和協(xié)商。活動的內容構思、角色的選擇、道具的使用等等,孩子們要用自己的方法與同伴進行協(xié)商;活動中更離不開與同伴之間的合作;特別是個別內向、害羞的幼兒,能夠通過木偶這一載體,從而能更快、更順利地融入到集體。因而,木偶游戲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與他人交往,提高幼兒與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木偶是泉州的一朵奇葩,通過木偶游戲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自信心、合作能力、精細動作的協(xié)調性等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在活動中他們體會到集體活動的樂趣,體驗了成功的快樂,社會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木偶游戲能有效促進幼兒全方面和諧發(fā)展的有利載體,作為家鄉(xiāng)的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更應該把木偶藝術教育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