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理順
(湖南省長沙市中醫(yī)院/市八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100)
切開掛線對口引流治療高位后馬蹄形肛瘺臨床研究
張理順
(湖南省長沙市中醫(yī)院/市八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100)
目的:觀察切開掛線對口引流治療高位后馬蹄形肛瘺的效果。方法:16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80例,對照組予以切開掛線引流,治療組予以切開掛線對口引流,比較兩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及肛門功能評分。結果: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治療組分別為(20.1±1.8)天、(18.2±1.4)天,對照組(23.4±3.2)天、(20.4±1.6)天,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天疼痛評分治療組(4.5±1.6)分,對照組(6.7±2.2)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肛門功能評分治療組(0.827±0.574)分,對照組(1.165±0.528)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切開掛線對口引流治療高位后馬蹄形肛瘺,術后恢復快,疼痛程度輕,肛門功能保護良好。
高位后馬蹄形肛瘺;切開掛線對口引流;對照治療觀察
高位肛瘺因病變位置較高,管道彎曲復雜,在治療上存在較多困難。特別是高位后馬蹄形肛瘺病情更為復雜,如治療不當可引發(fā)肛門直腸畸形、肛門失禁等嚴重問題。我院采用切開掛線對口引治療高位后馬蹄形肛瘺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共160例,均為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位后馬蹄形肛瘺患者,診斷標準參照中華全國肛腸學術會議制定的《肛瘺統(tǒng)一標準分類法》[1]。排除特異性感染、嚴重合并癥、瘢痕體質、肛門手術史及妊娠哺乳期婦女。隨機分為兩組各80例。對照組男55例,女25例;年齡20~66歲,平均(38.8±7.6)歲;病程3個月~10年,平均(5.5±2.1)年。治療組男52例,女28例;年齡22~68歲,平均(39.4±7.2)歲;病程3個月~11年,平均(5.8±1.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予以切開掛線引流,采取骶麻或腰俞穴麻醉,外括約肌深部以上部位進行掛線處理,以下部位的主管、支管切口給予曠置引流。
治療組:予以切開掛線對口引流,骶麻或腰俞穴麻醉后,選取膀胱截石位,確定肛瘺內口,肛管直腸環(huán)至內口的主管部位行半切開,并留置肛管直腸環(huán)掛線;切開內口,結扎后切開內口兩側黏膜瓣,以支管外口為中心作一切口,從外口探入止血鉗破壞支管,刮匙搔扒,清理支管內壞死組織,保持主支管引流暢通;使用橡皮條進行主支管、支管間對口引流,填充凡士林油紗,采用塔形紗布進行壓迫,并做固定處理。
兩組術后均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定期局部換藥至切口完全愈合。
記錄兩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采用視覺模擬法[2]評定兩組術后當天和第3天的疼痛程度。采用wexner肛門失禁評分表[3]對兩組肛門功能情況進行評定,評定項目包括“干便、稀便、氣體、需要襯墊、生活方式改變”5項內容,各賦予分值0~4分,分別表示“從不、很少、有時、經常、總是”5個頻率類型,評分分值越低說明肛門功能情況良好。
兩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d,)
表1 兩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d,)
組別 n 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 平均住院時間對照組 80 23.4±3.2 20.4±1.6治療組 80 20.1±1.8 18.2±1.4 t 8.0392 9.2555 P<0.05 <0.05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 (分,)
表2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 (分,)
組別 n 術后當天 術后第3d對照組 80 8.4±1.6 6.7±2.2治療組 80 8.5±1.4 4.5±1.6 t 0.4207 7.2336 P<0.05 <0.05
兩組肛門功能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肛門功能評分比較 (分,)
表3 兩組肛門功能評分比較 (分,)
組別 n 肛門功能評分對照組 80 1.165±0.528治療組 80 0.827±0.574 t 3.8763 P<0.05
高位肛瘺是肛腸科難治性疾病之一,其解剖結構復雜,病變位置較高,主支管道呈彎曲走向,深部存在死腔,且并發(fā)癥及復發(fā)率高治療比較困難。臨床上主要采取手術方案治療高位肛瘺,而徹底清除原發(fā)性病灶是治療高位肛瘺的關鍵[4]。手術必須準確尋找內口,清除病灶。與此同時,手術治療肛瘺的過程中還需對肛門節(jié)制功能進行保護,這就需要清晰認識肛管、直腸環(huán)等組織的解剖結構和位置,才能在保持括約肌解剖學完整性的基礎上實施手術治療。切開掛線對口引流治療高位后馬蹄形肛瘺具有如下幾個特點:內口進行掛線切開,通過破壞瘺管結構對壞死組織進行徹底清除,可避免術后疾病再次復發(fā);采取對口引流,減少肛門周圍組織的損傷以及瘢痕的形成,支管、支管間浮線對口引流通暢,傷口曠置疼痛程度較輕,可促進切口快速愈合。結果顯示,治療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P<0.05),術后第3天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肛門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切開掛線對口引流治療高位后馬蹄形肛瘺的效果良好,可對術后肛門功能進行有效保護。有研究采用肛門括約肌功能評價標準對肛門括約肌功能受損程度進行評定,結果顯示切開掛線對口引流治療高位后馬蹄形肛瘺可有效減輕肛門括約肌功能的受損程度[5]。
高位后馬蹄形肛瘺的治療中應注意如下幾點:術前明確肛瘺管道的分布情況,嚴格按照順序進行手術操作;切口的肛瘺管壁組織盡量不要完全切除,以免創(chuàng)口過大過深造成治療進程延長;管壁腐肉組織必須徹底清除,以此促使術后新肉芽組織的生長;橡皮筋如出現松弛,需要及時緊線,注意脫落不宜過速過早;局部換藥期間,對遺漏管道或竇道等情況進行嚴密觀察,如發(fā)現不良現象,應及時予以對癥處理。
綜上所述,切開掛線對口引流治療高位后馬蹄形肛瘺,術后恢復快,疼痛程度輕,且肛門功能保護良好。
[1] 馬英.分段開窗曠置對口引流切開掛線聯合中藥治療復雜性肛瘺148例[J].西部中醫(yī)藥,2013,26(6):78-80.
[2] 袁亮,寇玉明,李國棟,等.改良掛線法治療高位肛瘺的多中心隨機單盲臨床觀察[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3,35(7):593-596.
[3] 宇明.改良切口引流聯合掛線術在高位復雜性肛瘺中的應用[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4,24(2):163-165.
[4] 張少軍,楊巍,應光耀,等.低位掛線高位擴創(chuàng)引流術治療高位肛瘺的臨床觀察[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8(3):249-251,289.
[5] 錢海華,金黑鷹,張波,等.低位切開結合引流掛線治療高位肛瘺和高位膿腫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1):9-11.
R247.571.6
B
1004-2814(2017)01-0067-02
2016-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