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艷
群文閱讀教學,是指教師在一個單位時間內(nèi)指導學生閱讀相關(guān)聯(lián)的多篇文章,這是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群文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速率、提高自我學習能力,還有利于促進學生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
然而,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群文閱讀教學并不盡如人意:學生在課堂上囫圇吞棗、匆匆忙忙地讀了幾篇文章,然后聽一兩個同學回答教師的問題,最后由教師搬出預設的結(jié)論,這堂課就算完成。這樣的結(jié)果是,課上完了,學生卻不明白學了什么,教師也不清楚這節(jié)課學生學到了什么。這是典型的“為教而教,為學而學”。因此,增強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勢在必行。
一、確定主題方向,選好閱讀文章
所謂群文閱讀,就是把一些文章,按照不同的主題呈現(xiàn)出來。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主題,對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指導。比如春季時節(jié),我們可以選取一些描寫春天美景的文章來進行閱讀,也可以選取對學生具有思想教育的題材,比如感恩類的文章來進行閱讀。
二、運用閱讀策略,獲得文本信息
習得方法比獲得知識更重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知道,群文閱讀和單篇閱讀一樣,都有一定的閱讀策略。運用有效的閱讀方法或者手段,讓學生在多個文本的學習中,更加有效率。在進行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學生掌握快速閱讀、整合信息、質(zhì)疑內(nèi)容、探討文本等閱讀策略。在掌握略讀、瀏覽等基本的閱讀方法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概括、歸納的能力。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提問或相互討論,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三、設計有效問題,梳理不同文本
怎樣指導學生在多篇閱讀的學習中提取要素、整合信息?這就要求教師把多篇文章看成是一個閱讀的整體,設計一些有效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比較,更好地理解文本。比較的內(nèi)容多種多樣,有異同點的比較、寫作方式的比較等,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學會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學會辯證地思考問題。
四、優(yōu)化文本結(jié)構(gòu),幫助學生理解
在群文閱讀中,優(yōu)化不同文本的結(jié)構(gòu),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多樣化的群文閱讀結(jié)構(gòu)來讓學生進行學習。比如說,我們可以采用舉一反三的教學方法,先學習一篇文章。再閱讀一組文章;也可以采用分組遞進式的教學,即先學習一組文章,再學習另一組文章。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深入地理解文本。
五、開展讀書活動,領(lǐng)悟閱讀真諦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定期開展班級的讀書會,向?qū)W生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書籍,讓他們讀到一些高質(zhì)量的作品,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和閱讀量。比如說在低年級段的語文教學中,可以開展繪本類故事的學習,讓學生通過學習不同的繪本故事,比較、思考,深入理解文本,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進行真正有效的“群文閱讀”,必須在選好文章、自己先精讀的基礎上,設計好相應的教學活動,提出有效的問題,讓學生運用有效的方法進行閱讀。如此,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責編 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