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要:目的 探討手術室護士對腹腔鏡膽囊術的護理效果。方法 筆者回顧分析了我院手術室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160例腹腔鏡膽囊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接受系統(tǒng)的手術室護理,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觀察對象手術治療后,住院時間、住院成本、護理滿意度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等觀察指標結果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腹腔鏡膽囊術患者護理中應用系統(tǒng)的手術是護理,有助于其治療效果的鞏固以及安全性的提高。
關鍵詞:手術室護士;腹腔鏡膽囊術;臨床護理
Nursing Analysi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Nurses in Operation Room
LI Hong
(Operation Room,Longmat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Luzhou 646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effect of operation room nurses 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from 160 case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patients between operation room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he operation room nursing system,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Result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the length of stay,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ope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system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s the nursing care,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afety.
Key words:Operation room nurs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Clinical nursing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各類膽囊疾病的發(fā)生率也呈現(xiàn)出上升的趨勢。腹腔鏡膽囊術是一種臨床常用的膽囊息肉、膽囊炎、膽石癥治療方法,這一手術治療方法具有安全性高、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患者痛苦小以及手術損傷小等特征,因而逐漸成為了膽囊疾病患者的臨床首選[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筆者回顧分析了我院手術室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160例腹腔鏡膽囊術患者的臨床資料,男性與女性構成比為90:70,年齡27~72歲,平均年齡(48.6±16.4)歲,平均BMI(23.0±3.22),平均身高(168.4±5.3)cm。按照患者不同的手術治療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對照組80例,男性4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齡(48.9±13.1)歲,平均BMI(23.2±3.10),平均身高(167.4±3.5)cm,實驗組80例,男性4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齡(49.5±14.4)歲,平均BMI(22.5±2.87),平均身高(169.3±4.1)cm,由此可見,不同觀察對象之間性別、年齡、BMI和身高比較統(tǒng)計學差異不明顯(P>0.05)。
1.2方法
1.2.1術前準備
1.2.1.1患者接待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應熱情接待,并介紹手術室和手術醫(yī)師基本情況,對患者的禁飲、禁食、手術名稱等情況進行仔細核對,囑患者保持平臥位,實施上肢靜脈穿刺,麻醉前與患者充分溝通,避免患者出現(xiàn)緊張情緒,使其以安定的狀態(tài)接受手術麻醉。
1.2.1.2器械準備 手術前1 d做好腹腔鏡手術器械的消毒,術前做好70~80℃的無菌生理鹽水準備,腹腔鏡鏡頭加溫,避免出現(xiàn)水蒸氣,進而影響手術視野。根據(jù)說明書規(guī)定連接腹腔鏡設備,對氣路有無漏氣以及管道連接情況進行檢查,首先開好CO2氣筒總閥,在手術醫(yī)師易于觀察的部位放置電視監(jiān)視器。在患者左側放置電刀踏板,做好參數(shù)設置,并做好開腹膽囊器械備用設備的準備。
1.2.2術中護理
1.2.2.1器械護士配合 在手術開始之前,器械護士應仔細檢查 各類物品,做好分離剪和分離鉗的安裝,擦干轉換帽、穿刺器和穿刺針。使用無菌熱水沖洗腹腔鏡鏡頭,并使用無菌紗布擦拭干凈,防止腹腔內外溫度變化導致鏡頭出現(xiàn)霧氣。穿刺進入腹腔后,向手術醫(yī)師傳遞10 ml生理鹽水,注入腹腔后建立氣腹,做好手術醫(yī)師的配合工作,從而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1.2.2.2巡回護士配合 巡回護士應協(xié)助手術醫(yī)師上臺,準確清點手術器械,完成手術穿刺后,建立CO2氣腹,對患者體位進行調整,使其保持頭高腳低位 15°~30°的手術體位,并左側傾斜 30°,從而保證小腸在重力影響下順利移動至左下腹部,保證手術視野的清晰度。手術過程中加強患者的生命體征監(jiān)測,對輸液速度進行及時調節(jié),遵醫(yī)囑用藥,做好護理記錄工作。手術過程中需要對負極板進行及時檢查,避免負極板移位而對其接觸效果造成影響,手術過程中隨時為醫(yī)師提供所需物品,并對電刀的功率進行動態(tài)調節(jié),保證手術過程清潔無菌。術后膽囊標本用固定液固定,并做好登記。
1.2.2.3患者監(jiān)測 手術過程中通過血氧監(jiān)護儀和心電監(jiān)護儀對患者的體征情況進行動態(tài)觀察,包括血氧飽和度、呼吸和心率等等。其中,體溫是最為重要的監(jiān)測指標,患者體溫的改變、氣腹的建立等對機體的血流動力學、呼吸頻率及內分泌系統(tǒng)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而患者的心率則是最容易受到手術影響的生命體征指標,若心跳加速,則容易誘發(fā)心交感神經活性增高,造成血壓升高,心率加速,體溫上升等問題。由于腹腔處于密閉的狀態(tài),手術中電刀產生的熱量不能得到有效散發(fā),使體溫升高,手術中應密切體溫的變化監(jiān)測,如果出現(xiàn)體溫波動應遵醫(yī)囑采取針對性措施,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1.2.3術后護理 將患者送出手術室后,認真清點相關手術器械及設備。由于腹腔鏡手術屬于精密手術,是電子、光學以及攝像等高科技手段,在醫(yī)學臨床中的綜合設備及器械的合理保養(yǎng)直接影響手術是否順利進行及完成,應用專業(yè)的清洗劑對設備及器械進行清洗,待干燥后安全存放。手術完成后,巡回護士應陪伴患者直至其生命體征恢復穩(wěn)定、氣管拔管、麻醉清醒,巡回護士應陪同麻醉師共同將患者送入病房。對手術過程中使用的各類物品進行整理,手術器械清潔歸位,從而保證手術室的清潔整齊。洗手護士按操作流程規(guī)范清洗腹腔鏡器械,并做好保養(yǎng)。
1.2.4術后隨訪 手術后的1~3 d內,巡回護士應定時到病房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掌握患者的皮膚完整度和傷口愈合情況,對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進行評定,并為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整體質量進行評價,為其后續(xù)工作的調整提出建議。
1.3治療方法 患者常規(guī)消毒手術部位,鋪無菌紗布及敷料,選擇患者臍窩下緣弧形部位打開1cm左右的手術切口,建立CO2氣腹,將10mm Trocar針和腹腔鏡分別置入,經腹腔鏡對患者膽囊和腹腔內情況進行觀察,于患者劍突下 3 cm 處,置入10 mm Trocar 針進行手術穿刺。選擇患者右腹前線以及右鎖骨中線下 2 cm 處進行手術穿孔,將5 mm刺錐置入,并于劍突下處進行手術穿刺,分別置入剪刀和電灼剝離鉤,實施穿孔術后,于患者右鎖骨中線肋緣下以及右腋前線肋緣下分別將吸引器和膽囊鉗置入,充分暴露膽囊動脈、肝膽總管、膽囊管等組織。離斷膽囊管及膽囊動脈,使用電灼剝離鉤將膽囊床進行分離,然后切除膽囊,使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膽囊床及膽囊三角區(qū)域。
1.4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不同觀察對象之間手術治療后,住院時間、住院成本、護理滿意度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等觀察指標結果[2]。
1.5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醫(yī)學研究通過SPSS17.0軟件分析和處理所得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通過χ2檢驗方法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通過(x±s)方法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和表示,其他數(shù)據(jù)資料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法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如果所得分析結果P<0.05,可證實兩組數(shù)據(jù)資料對比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實驗組術后平均住院天數(shù)(1.4±0.4)d,平均住院成本(8021±431)元,術后滿意度90%(72/80),并發(fā)癥情況:腹脹2例,約占2.5%,惡心嘔吐4例,約占5%,背部疼痛2例,約占2.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8/80);對照組術后平均住院天數(shù)(3.1±0.6)d,平均住院成本(11534±523)元,術后滿意度75%(60/80),并發(fā)癥情況:腹脹8例,約占18%,惡心嘔吐12例,約占15%,背部疼痛4例,約占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0%(24/80)。由此可見,不同觀察對象之間臨床治療后,住院時間、住院成本、護理滿意度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統(tǒng)計學差異明顯(P<0.05)。
3討論
手術室護士能夠為患者提供術前、術中、術后的全流程護理,術前對患者進行探視,保證患者掌握手術的基本程序和預期效果,使其以安心、舒適的狀態(tài)接受手術治療,手術治療過程中為術者提供良好配合[3],從而最大限度縮短手術操作時間,提供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準確評估患者的治療和護理效果,為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改善提供建議和意見[4]。
參考文獻:
[1]凌云.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40 例手術室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0):73-74.
[2]孫林艷.腹腔鏡膽囊切除術128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7):56-57.
[3]張建英.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護理[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14):1892-1893.
[4]梁翠英,苗世英.高齡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7):318-320.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