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高臺縣三中 李新華
?
淺談新課改下思想品德中考試題的命題趨勢
●甘肅省高臺縣三中
李新華
隨著《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中考命題方向也堅持為課程改革服務,使考試評價能夠真正推動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實現(xiàn)新課標提出的育人目標。綜觀近年來的思想品德中考試題,可以看出試題有以下發(fā)展趨勢。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思想品德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旨在促進初中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fā)展。思想品德課應緊跟時代脈搏,關注世界發(fā)展,這也符合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讓他們關注社會熱點。近幾年來思想品德中考試題也突出了這一點,試題材料多來源于社會現(xiàn)實。如2008年試題中的“北京奧運”,2009年試題中的“低碳環(huán)保”“汶川抗震救災”,2011年試題中的“亞丁灣護航”“搶鹽風波”“全國兩會”,2012年試題中的“毒膠囊”“甲醛白菜”“明膠酸奶”等食品安全事件,2013試題中的“美麗中國”等,這些題材就體現(xiàn)了思想性和時代性的特點。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思想品德是人在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學生的生活范圍逐漸擴展,需要處理的各種關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課程正是在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與他們一起體會成長的美好、面對成長中的問題,為初中學生正確認識成長中的自己,處理好與他人、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提供必要的幫助。所以思想品德課程的基礎來源于生活實踐。新課標推行以來,試題選材變化日益明顯,試題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試題提供的材料有文字的、圖表的,還有問卷調查的,形式多樣,試卷設問靈活、開放,有助于學生動用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給學生答題提供了較大的拓展空間,答案多元化,能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如2010年試題中出現(xiàn)的“低碳環(huán)保”,2011年試題中的“十二五”規(guī)劃,2013年試題中的網絡購物通過“為家鄉(xiāng)獻言獻策”“低碳”生活、理性消費列舉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做法,這些材料讓學生運用課本中所學的理論知識去處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注重實踐,體驗生活,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道德準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思想品德試題有著獨特的學科特色,在考查知識的同時又擔負著對學生德育功能的滲透。在試題中引入有關鄉(xiāng)土文化的材料,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培養(yǎng)學生把家鄉(xiāng)建設得更加美好的情感。近幾年各地的思想品德中考試題反映省情、市情的材料較多,如2012年試題中的以論壇里發(fā)表的帖子內容為材料。該試題背景材料來源于甘肅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鄉(xiāng)村民們脫貧致富的故事,試題要求學生根據材料列舉富民政策。這些試題的設計,把鄉(xiāng)土、知識、情感融為一體。學生只有了解鄉(xiāng)情,才能聯(lián)系實際提出適合地方特色的富民政策,不會死搬硬套。
近年來思想品德中考試題主要有選擇題、非選擇題兩大類型題型,但在問題的設置上可謂百花齊放,選擇題不再是直問直答,理解探究題增多,大多選擇題都是以“你覺得”“你應該”“你認為”的設問形式出現(xiàn),需學生理性回答。非選擇題以材料、調查問卷、漫畫、制作卡片、參加主題實踐活動等新題型出現(xiàn)。這些題有問為什么、做什么、如何做的,也有出點子、想策略、談行動的,對學生理解、應試能力要求較高,試題答案更是多元化,鼓勵學生用多角度、新思維答題,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總之,新課改下的中考命題,體現(xiàn)了“穩(wěn)中求變,變中求新”的思路,要求試題基礎性、能力性、時代性、情境性、實踐性和開放性融為一體,這是中考命題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