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志明
家校聯合方式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
溫志明
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目的就是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但受年齡、理解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課堂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實效性不高。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探索家校聯合的方式,促進了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有利于小學生將課堂上的道德要求與家庭中的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也可以聯系實際補充豐富德育資源,讓學生感受到深刻而實際的德育道理。
在家庭活動中,會遇到很多反應家長或者其他家庭成員道德的問題,學生處在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中,家長或者其他家庭成員成為學生的模范和表率,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當然,如果在家庭活動中遇到家庭成員道德素養(yǎng)較差的情況,小學生會結合在課堂上學到的道德內容,有所感悟,指出家長的錯誤,獲得新的道德體驗。如,小學生在思想品德課堂上學到了“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要求,如果家長在接送孩子的過程中嚴格遵守交通信號燈,堅持走人行橫道,孩子則會向學習家長,培養(yǎng)講文明、懂規(guī)矩的優(yōu)良道德。如果有的家長出現了闖紅燈、橫穿馬路等不文明的行為,孩子則可能給家長指出錯誤,糾正錯誤??傊议L堅持示范性,對孩子的教育就有促進作用,反之亦然。
1.愛勞動、講衛(wèi)生的優(yōu)良品質。這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一是家校聯合,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小學思想品德教師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yè),如晚飯前布置飯桌、飯后收拾碗筷、打掃衛(wèi)生等,并將相關的圖片提交到家庭作業(yè)交流平臺。二是尊重并感恩別人的勞動成果。如開展家庭勞動體驗活動“我和媽媽互換角色”,體驗媽媽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媽媽的勞動量很大、很辛苦。體會到媽媽勞動的辛苦,不要隨地扔垃圾,不要弄臟了家里的地板等。三是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小學思想品德教師要求小學生自己的個人衛(wèi)生自己做,并要求通過家校聯合的方式完成,要求家長監(jiān)督小學生洗澡洗頭、換衣服、剪指甲等個人衛(wèi)生問題的完成情況,是家長幫助完成還是個人獨立完成,家長通過寫小紙條的方式將孩子的家庭表現反映給教師,對于不良習慣,小學思想品德教師做專項教育。
2.遵紀律、重安全的優(yōu)良品質。一是遵守交通,注意安全。家校聯合調查學生每天上學、放學的交通工具,課堂教學要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家長接送孩子過程中要結合路上的交通狀況,給孩子講述交通知識,并通過現場觀察,讓學生懂得遵守交通規(guī)矩的重要性。如,在一個擁堵的交通路口,有的人亂闖紅燈,遇到交通事故。有人違規(guī)超車,造成交通擁堵甚至交通癱瘓。二是不買小攤販吃食,注意食品衛(wèi)生安全。大多數小學校門口都會有一些無證攤販在出售不衛(wèi)生食品,家校聯合共同監(jiān)督孩子不要隨意購買,不衛(wèi)生的食品對健康不利。
3.愛學習、懂知識的良好品質。學習是學生的天職,愛學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技能是學生的必備品質。一是通過家校聯合建立學習反饋機制,有利于小學思想品德教師的針對性課堂教學。如建立“預習卡”制度,學校教師布置了課前預習內容,學生在家庭作業(yè)中完成得怎么,家長要做出評價,并反饋給教師。二是通過家校聯合動態(tài)跟蹤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變化。有的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會出現大的波動。如有的孩子因為迷上了電子游戲,導致上課不聽講,作業(yè)完不成,成績下降等情況,家校聯合的雙向溝通平臺,家長將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反饋給教師,教師將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反饋給家長,雙方約定應對措施,共同教育。
1.家校聯合,合理衡量學生的品德狀況。學生家長要對學生的日常表現,如學習、勞動、公德意識等方面做客觀公正的評價,對于表現不好的“后進生”,要具體分析原因。小學思想品德教師要根據家長的評價,觀察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表現,正確地分析其心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教育。對于教育效果的評價,也需要家校動態(tài)跟蹤,并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
2.家校聯合,健全“小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制度。評價制度能詳細記錄學生在不同年紀、不同時期、不同事件中的道德表現,既需要家長記錄家庭表現,也需要教師記錄學校表現。要盡可能詳盡、精確地評價一個學生的道德變化情況。
3.家校聯合,建立家庭道德實踐基地。小學思想品德課堂上的道德說教,要在家庭生活中進行“行為訓練”,充分利用學生家庭所具有的實踐教育優(yōu)勢,將家校綜合施教交匯于中。
(作者單位:廣東韶關市建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