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杰
如何塑造班級文化的三張『名片』
□鐘杰
有人說,三流的班主任靠情感治班,二流的班主任靠制度治班,一流的班主任靠文化治班。不管是情感,還是制度,抑或是文化,只要能把班級治理得井井有條,能使班級健康發(fā)展,就是可行的,就是好辦法。不過,就我個人來說,我更傾向于用文化治班。我以為,一個班級如果沒有屬于自己的文化,內(nèi)部就會缺乏凝聚力,這個班級也就會缺血且無魂。所以,班主任在做好班級常規(guī)管理之后,一定要著力建設(shè)屬于自己班級的文化,并將其塑造成屬于自己班級的、富有特色和個性的“文化名片”。
那么,如何塑造這樣的文化名片呢?
先要明確,“文化”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所以很難給它下一個嚴格、準確的定義。不過,我們可以從表象、行為、思想三個層面來切入,也就是從我們常說的物質(zhì)、制度、精神三個方面來塑造班級文化的三張名片。
表象層面的文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物質(zhì)文化,是班級文化中最為淺層的文化,也是每個班主任駕輕就熟、校領(lǐng)導(dǎo)最喜歡用來衡量一個班級是否有文化的標準。貼在墻面上的東西,雖然不能說話,但對孩子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能夠熏陶孩子的心靈。因此,布置教室,美化教室,把自己的教室裝點成一個雅致且充滿溫馨的教室,是班主任的一項基本功。
墻面文化,可以模仿、復(fù)制,除了創(chuàng)新,不涉及太多的班主任專業(yè)知識,對班主任來說,不是難事。因此,希望每個班主任都重視這項物質(zhì)文化的建設(shè)。因為沒有物質(zhì)文化建設(shè),后面要進行層次更高的文化建設(shè),就好比是在沙灘上修城堡了。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我不相信那種不要任何班規(guī)制度,就可以讓孩子們自然習得一個合格的現(xiàn)代公民所具備的素質(zhì)的做法。就算沒有明確的班規(guī),那也一定有隱形的道德約束或者充滿正能量的輿論壓力在起作用。
班主任要大大方方地與孩子們一起挖掘班級存在的問題,然后直面問題,商量對策,與他們一起制定能促進他們成長的班規(guī)或者公約。
在這里要特別提醒一下我們的老師:規(guī)則應(yīng)該是嚴肅的,甚至嚴厲的,同時也應(yīng)該是柔性的、人文的,而不是充滿暴力和控制性的。班規(guī)既要教孩子們怎么做,也要告訴他們哪些不可以做。班規(guī)出臺之后,還要配以相應(yīng)的獎懲措施。比如,我們的“一心走路班”班規(guī),不僅告訴孩子們怎么做,也告訴了他們哪些不能做,最重要的是,每條班規(guī)都有制定的理由。這些班規(guī)滲透著“人文、柔性、嚴肅”的內(nèi)涵,所以孩子們在執(zhí)行的時候毫無異議,還得到了家長的支持。
附《“一心走路班”做人要則》
1.同學(xué)之間、師生之間不得互相埋怨、指責,如對方有錯或者失誤,必須友善地進行鼓勵或者安慰。(理由:埋怨只會增加雙方的厭惡感,導(dǎo)致人際關(guān)系惡劣,而且于事無補。)
2.所有的正式活動都要穿戴整齊,符合學(xué)生身份。(理由:凸顯班級風貌,體現(xiàn)班級精神,提升班級凝聚力。)
3.用餐時不可高聲喧嘩,用餐完畢必須收拾自己的食物殘渣。(理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遇到大人或長輩,要主動稱呼。大人問你話時,你一定要清楚回答:是,不是;好,不好;有,沒有;或者,我不知道。不可以光點點頭或搖搖頭,也不可以含糊答“哦”或“嗯”。(理由:從小養(yǎng)成待人有禮貌的習慣,長大之后受用無窮。)
……
班規(guī)出臺了,如果沒有配套的獎懲措施,推行的時候效果必定不佳。因此,班主任還要與孩子一起制定令大家都能接受的獎懲措施,這個難度不大,具體怎么操作,前文已有敘述。
班名。一個班,只用一個數(shù)字表示,沒有感情,沒有溫度,也沒有凝聚力。所以,從精神層面來講,班主任要和孩子們一起為自己的班取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名字。這樣的名字,既有溫度,也有力量,最主要的是,這個名字可以把孩子們凝聚在一起。我?guī)н^的班,有“奮進班”“意搏班”“樂美家族”“涅槃班”“一心走路班”……孩子們都很喜歡自己的班名,即使畢業(yè)了,也不是用數(shù)字來稱呼自己的班級,而是自豪地將自己的班名掛在嘴上。
班章。每個國家單位都有一個鮮紅的印章,顯示正式、正規(guī)。我的班級,也有一枚鮮紅的章。比如,制定制度時,發(fā)布消息時,都要讓掌印大使蓋一個章,表示這件事非常正規(guī),也非常鄭重,紅章一蓋,文件生效。
刻章簡單、易行,就看班主任是否有心,是否愿意去做。不過,我要特別說一下,孩子們特別喜歡,也特別在意這枚班章。
班徽。如果一個班沒有自己的標志,沒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那么這個班的文化也缺乏凝聚力。所以,班主任在塑造精神文化的時候,要引導(dǎo)孩子設(shè)計班徽。班徽的寓意就相當于班級的愿景。班徽的設(shè)計不是由老師來完成,而是由老師指導(dǎo)學(xué)生來完成,并且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畢竟這里面要融進班主任的帶班理念,也要糅進班級的發(fā)展理念。
班花。班花彰顯的是一種精神內(nèi)涵。比如,我們“一心走路班”的班花是蓮花。為什么要用蓮花呢?因為我們班級的核心文化之一是“蓮文化”。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朵花作為我們的班花,隨時都在告訴孩子們要“遠離誘惑,做一個高潔的人”。
班歌。班歌唱響,激情昂揚,孩子們的自豪感、榮譽感、積極心、正能量就借助歌聲滲透到心田了。創(chuàng)作班歌并不難,如果孩子們可以自己填詞、譜曲,那當然好。如果能請到音樂家給譜曲,那就更好。如果這些都做不到,也沒關(guān)系,可以選一首積極上進、適合自己班風的歌曲,借用曲子,讓孩子們重新填詞,一樣可以唱得有滋有味。比如,我現(xiàn)在的班級,孩子們根據(jù)《紅蜻蜓》的曲,創(chuàng)作了一首班歌,再請音樂老師修改,然后學(xué)唱,唱好之后創(chuàng)作音樂劇。孩子們在音樂課上學(xué)得可來勁兒了。
接下來,還有班訓(xùn)、班級口號、班級格言、班級標語,都需創(chuàng)作且落實到行動上。我相信,假以時日,這樣的班級一定是一個有文化、有品位的班級。孩子們在這樣的班級里,能找到歸屬感、安全感、依戀感。
以上這些精神層面的文化,還算是低層次的,但是這個低層次的必須做。
一旦低層次精神文化變?yōu)楹⒆觽兊男袆?,接下來就要塑造高層次的精神文化了?/p>
形成班級的核心價值觀。要形成班級核心價值觀,先要在孩子們的心田種下正確價值觀的種子。我承認當下社會價值觀多元化,只要是不傷人、不害己、不違反國家法律的價值觀,都能得到認可。但是,作為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wù)將積極的、充滿正能量的主流價值觀植入孩子的心田,比如陽光、善良、熱情、承擔、勇敢等等。一旦孩子們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班主任就要著力打造核心價值觀了。當下不論是學(xué)校,還是社會,都存在嚴重的“知而不行”的問題,尤其是學(xué)校,“知而不行”已成為德育工作的瓶頸。
所以,我教給孩子們“知行合一”的價值觀。
打造班級愿景。愿景是人們?yōu)橹畩^斗且希望達到的前景,是一種意愿的表達。愿景包括未來目標、使命及核心價值觀,是最終希望實現(xiàn)的前景。
對于一個人來說,愿景就是個人所向往的意象或景象;對于一個組織來說,愿景必須是共同的。共同的愿景就是組織成員所向往的意象或景象。
最后,我還想說一句,塑造班級文化的三張名片,并非是要向別人證明什么,而是為了幫助孩子們搭建精神家園,幫助他們進行精神成長,這也是班主任的專業(yè)核心所在。
(文章源自源創(chuàng)圖書《這樣做班主任才高效》,鐘杰著,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