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資助“隱形”暖胃又暖心
張軍
“剛上大學的時候,家庭條件不好,每天在學校食堂吃飯不超過6塊錢,午餐晚餐每次4毛米飯加3個半份菜,兩塊錢左右。一個月校園卡消費不超過180,結(jié)果收到校園卡管理中心的郵件,讓去領(lǐng)136塊的補助?!睋?jù)中青在線報道,13年來,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本想“偷偷”資助貧困生,不料這種“隱形資助”又火了一把。
資助的前提是尊重?!半[形資助”既切實地裨益了那些需要幫助的貧困生,也呵護了他們的情感需要與精神訴求,避免了貧困生被標簽化、污名化。貧困生不光需要經(jīng)濟上“施舍”,更需要人格上平等和尊嚴。學校在給予他們愛的同時,一定要先給予他們尊重和溫暖。
世界上真正的尊重,就是要讓接受者感覺不到他們是在接受捐助。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兒童的尊嚴是人類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前進的潛在的動力。”我校優(yōu)秀班主任漸梅修在談到呵護父母雙亡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的小剛時,曾動情地說:“孩子的心是玻璃做成的,尤其是家庭特殊的孩子需要倍加關(guān)注。小剛每年兩身校服錢,我都會提前悄悄地先送給他奶奶,讓奶奶再交給小剛,這樣小剛就會和同學們一起高高興興地交錢領(lǐng)校服?!辈粍勇暽膼?,悄悄融化了孩子心里的自卑,師愛溫暖便如掌心化雪。
不傷害貧困生的尊嚴,體現(xiàn)了一種博愛,一種教育的藝術(shù)。對待弱者的態(tài)度見證著一個社會的溫度。不注意施愛的方式,沒有以尊重為前提,雖然我們出發(fā)點是好的,善意的,但好心也往往會辦壞事。家庭不幸、貧窮不是孩子的錯,我們千萬不能為了所謂政績或勵志教育,非要在無辜孩子傷口上再撒一把鹽。
救助不是可憐,不必求庸俗的回報。愛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這是救助的最高境界!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對貧困生這種“偷偷”補貼的做法,暖胃又暖心。難道不值得點贊嗎?■
(作者單位:山東棗莊市薛城區(qū)奚仲中學)